典蕴文化网>偏方>女人必须进补的五大元素

女人必须进补的五大元素

收录日期:2025-11-20 14:03:08  热度:3℃

《本草备要》称土茯苓:“治杨梅疮毒,瘰疬疮肿。”虽是治疗梅毒,但对于一般的“湿热”,土茯苓汤的功效更为明显,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因此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苍术等配伍同用。
在众多的祛湿汤类中,土茯苓煲龟是民间一道很有名的菜谱。据《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具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而乌龟的功效则大补阴虚、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
土茯苓配以乌龟,一清一补,加上黄芪、枸杞、淮山、红枣、党参,更加强了其清利湿热、解毒利尿之功效。不过,祛湿土茯苓不一定非要煲龟,在此我们介绍两种汤料:
土茯苓炖水蛇
原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红枣两粒、姜一片。
制作:水蛇切段洗净,用滚水飞水待用。土茯苓刮皮、切片,将红枣、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炖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加入食盐调味。
土茯苓煲猪骨汤
原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扁豆15克、赤小豆15克、蜜枣三粒。
制作:猪脊骨洗净,加水煨汤,撇去上层浮油,待煎成3碗左右汤时,捞出猪骨。土茯苓洗净,切片用纱布包好,与洗净的扁豆、赤小豆、蜜枣等一道放入猪骨汤内,煮至汤约剩2碗时即可。
该汤具有健脾利湿,补阴益髓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有糖尿病者。猪骨,性味甘、平,能壮腰膝,益力气,补虚弱,强筋骨,是补肾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服之补骨髓,益虚劳。”
更多推荐:
[老年]独特:老年人闭目养生法
[生活]洗澡“小动作”缓解疲劳
[饮食]日本推崇“赤足教育”
[饮食]日本推崇“赤足教育”
[饮食]日本推崇“赤足教育”
[饮食]改善睡眠的4大水果乐园
[养生]定期无盐餐对身体的好处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姜汁酒方

    【酒方名】姜汁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生姜汁(作三服)六分盏,鸡子黄(作三服)三枚。【制法】上二味,先用酒三分盏,醋二分盏,同煎沸,入姜汁二分盏,又煎令沸倾出,用鸡子黄一枚,乘热打转。【主治】治子死腹中,气血凝冷难下。注意:即使是泡

  • 僵蚕豆淋酒

    【酒方名】僵蚕豆淋酒【来源】【配方】黑豆250克,僵蚕250克,酒1公斤。【制法】将黑豆炒焦,用酒淋之,绞去渣,贮净瓶内,加入僵蚕,5日后取用。【主治】产后中风诸病。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胶艾酒

    【酒方名】胶艾酒【来源】《备急千金要方》【配方】阿胶30克,艾叶、川芎、芍药、甘草各20克,当归、生地各30克,黄酒、水各250克。【制法】上药用黄酒、水煮取250克,分3份。【主治】妊娠顿仆失踞,胎动不安。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

  • 椒柏酒

    【酒方名】椒柏酒【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配方】椒37粒,侧柏叶7枝,酒500克。【制法】将上药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取用。【主治】瘴气,瘟疫等时气。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解酒毒方

    【酒方名】解酒毒方【来源】酒毒是由于饮酒过度,以致蕴湿酿热,酒毒积聚,表现为面目红赤,烦热躁动,心中懊,呃逆恶心,时时欲吐,胡言乱语,或哭笑无常,醉酒神昏等,甚则可因酒精中毒致死。《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所述之酒疸即酒黄【配方】柑子皮

  • 芥子酒熨方

    【酒方名】芥子酒熨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白芥子(研碎)五合。【制法】上一味,用酒煮令半熟,带热包裹。【主治】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蚧参酒

    【酒方名】蚧参酒【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蛤蚧1对,人参30克,甘蔗汁100毫升,白酒1.5升【制法】将甘蔗切成小段,榨汁备用;将蛤蚧去头足,粗碎;将人参碎成小段;两药用纱布袋盛之;将白酒、甘蔗汁倒入坛内搅匀,放入药袋,加闰密封,置阴凉处

  • 金花酒

    【酒方名】金花酒【来源】《景岳全书》【配方】黄柏90克,黄连15克,栀子30克,江米酒500毫升。【制法】将上药用酒煎数百沸,去渣,候凉备用。【主治】口舌生疮,牙龈出血。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