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糜烂型足癣中药洗剂治

糜烂型足癣中药洗剂治

收录日期:2025-11-20 20:36:37  热度:9℃

糜烂型足癣发生在趾间及趾腹,由于局部潮湿多汗加以真菌寄生,致使表皮浸渍变白,又因瘙痒搔抓而搓去表皮,露出红色糜烂面,疼痛明显。此型往往易继发感染,引起小腿丹毒、红丝疔等。笔者采用中药洗剂浸洗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牡荆200克,明矾20克,苦楝皮30克。加水煎煮,每次1小时,共煎2次,煎取溶液1—1.5升,药液放凉后,浸洗患足15分钟后晾干,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14天。



点评:足癣在中医文献中称为“脚气”、“脚湿气”、“臭田螺”,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玻多为间接感染,相互传染或自身癣菌的感染,为表皮癣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而致。祖国医学认为,足癣发病其因有二:一是湿邪外侵,多由长居湿地或久涉雨露水湿浸渍所致;二是脾胃湿热,下注足腿,郁于皮肤。外湿与内湿交困,病邪与卫气津液搏结,聚而不散,遂发本玻《外科正宗》对该病做了精辟的论述:“臭田螺,乃足阳明胃经湿火攻注而成。此患多生足指脚丫,随起白斑作烂,先痒后痛,破流臭水。该病多以湿热侵犯所致,故笔者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法,采用牡荆等中草药浸洗治疗本玻牡荆洗剂中牡荆性味辛苦,平,有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之效,为君药;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收敛燥湿、解毒杀虫、止痒之功;苦楝皮性味苦,寒,具杀虫疗癣之效。三者合用,浸洗患处,直接接触病变部位,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止痛,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肝癌方二

    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混合后分4次口服,每日1剂。本方为姚善业方,功能破血利水,解毒止痛,适有于肝癌剧痛。

  • 肝癌方二十

    半枝莲、独脚莲、蚤体各30克,丹参、三棱、莪术各10克,土茯苓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来源于《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3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逐瘀,适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

  • 肝癌方二十八

    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蜈蚣、莪术、田七、牛黄各150克。每次6片,每天3次口服,连服5天,停药2天,2个月为1疗程,服完1疗程后休息1--2周再继续用。本方源于《新中医》1985.6期,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中、晚期肝癌。

  • 肝癌方二十二

    白芍、扁豆、薏苡仁各30克,白术15克,防风、陈皮各10克,柴胡、川芎、香附各6克,甘草、川芎各9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天津中医》1983.5期,功能调和肝脾,理气化浊,适用于肝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 肝癌方二十九

    党参、白术、炙黄芪、茯苓、炒扁豆各9克,薏苡仁15--30克,橘皮6克,炙甘草3克。每日1煎,水煎服。本方源于《新医药学杂志》1979.4期,功能健脾益气,扶正抗,蘸,适用于肝痛属脾气虚型。

  • 肝癌方二十六

    接骨木30克,半边莲、金丝线各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青陈皮、车前子各9克,三七0.6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湖南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功能清热解毒,理气化瘀,适用于肝癌。

  • 肝癌方二十七

    黄芪、龟板、鳖甲各15克,泽泻、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当归20克,白花蛇舌草45克,半枝莲15克。本方源于《肿瘤要略》,功能益气养阴,清热活血,适用于原发性肝癌,使用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

  • 肝癌方二十三

    川石斛、竹茹、佛手各9克,绿萼梅6克,生熟谷芽、北沙参各12克,芦根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浙江中医杂志》,1986.4期,功能育阴和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肝癌,阴虚呕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