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蔷薇花治疗日常疾病的常用验方

蔷薇花治疗日常疾病的常用验方

收录日期:2025-11-20 22:44:22  热度:8℃

(1)将伤湿止痛膏贴于背部胸椎第三脊椎突上,半小时后,就会出现热乎乎,火辣辣的感觉,症状随之减轻。
(2)咽喉肿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廉泉穴上,可起到消肿止痛组作用。
(3)五更泻:有些老年人常于黎明前腹痛腹泻,谓之五更泻,用硫磺粉1克填于脐眼中,再贴上湿止痛膏。忌食油腻生冷之物。
(4)盗汗:取五倍子,龙骨各2份,区辰矿1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肚脐眼中,再贴上伤湿止痛膏,每晚换一次,一般4次可愈。
(5)治腮腺炎:根据患部部位大小,将伤湿止痛膏裁剪后贴于腮腺肿胀处,其范围以患处全部覆盖为宜,每天换贴1次。有抗炎镇痛、消肿散结的功效,必要时可辅助药物治疗。
(6)治胃痉挛:将伤湿止痛膏烘热后贴于胃脘疼痛处,取热水袋放于膏药上,温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每天1次,有解痉止痛功效。
(7)治婴儿腹泻:将伤湿止痛膏剪成4厘米的方块,对准患儿肚脐中央贴牢,一天两次,腹泻止后再贴两天,以巩固疗效。此法适宜于轻型婴儿腹泻(单纯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为大便稀薄或成蛋花样,黄绿色,每日5-6次至10多次,一般情况正常,中医辩证属“虚寒型”者效果最好。若属于重型婴儿腹泻伴有发热、脱水及中毒症状者则不宜使用。
(8)治肋软骨炎:取伤湿止痛膏1张,将少量干姜粉撒于膏药中央,对准痛点贴敷于上,每天1次,有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
(9)治肌注后臀部硬结:将伤湿止痛膏贴与臀部肌注硬结肿痛处,再将热水袋放于膏药上,温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每天1次,有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
(10)治冻疮:患处用温水洗净拭干,将伤湿止痛膏贴上即可,48小时为一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治愈。成人24小时换一次。小儿由于皮肤娇嫩,要勤换贴,一般以12小时为度。如冻疮已溃烂,则此法不宜使用。
(11)治慢性咽炎:先用温水洗净颈前皮肤,捎待片刻后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隔日换药一次,共贴3次。若局部有刺痒感,皮肤发红,可停用半天;若对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化脓者不宜贴用。
(12)治神经性皮炎:患处先用温水洗净拭干,将地塞米松软膏均匀涂擦患处,待软膏吸收后即将伤湿止痛膏贴敷于上,轻者每天1次,重者每天2次,一般3-5天即可见效。
以上各药方,孕妇及伤湿止疼膏过敏者慎用。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天冬红糖饮可补血悦色

    [组成] 天门冬(连皮)20克(鲜品可增加60克),红糖40克。 [制法与用法] 将天门冬加水2碗煮至1碗,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煮沸,即可饮用。[功效与应用] 补血悦色,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及功能性子宫出血。

  • 西红柿+酸奶铁预防贫血

    在日本,由于工作压力大且繁忙,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地影响了健康。因此,日本营养学家给广大的上班族提供了营养又美味的补血食物,现在已经风靡日本。西红柿+酸奶铁是预防和改善贫血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和维生素C一起摄入,则更易被人体吸收

  • 虾仁鱼皮补气偏方

    《虾仁鱼皮制作补气的偏方验方》由本站收集整理,不作为医治依据,以下是《虾仁鱼皮制作补气的偏方验方》正文内容仅作参考。一、原料水发鱼皮300克、鲜海虾仁100克、熟火腿丝10克、鸡蛋清、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汁、水淀粉、熟猪油、鸡汤各适量

  • 香花菜滚煎蛋清补益气

    香花菜滚煎蛋,其汤清香可口,且具有健脾暖胃、清补益气的作用,十分适合于时下之佐餐进饮。尤为夏日时既作清汤又能补益之用。鸡蛋富有人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卵磷脂和卵黄素是青少年和婴幼儿成长期间特别需要的物质。中医还认为,鸡蛋清性微寒而气清,

  • 血糯米补血养肝也养颜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五色入五脏,即不同颜色的食物,它养生保健的功效也不同。一般来说,黑色入肾,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青色入肝,红色入心。血糯米是红色,入心经。按照中医学说,心主血,也就是说它的功效和滋补气血有关系。服用血糯米可以借助收敛的功效,

  • 血虚女性可吃墨鱼补身

    墨鱼肉、脊骨(中药名为海螵蛸)均可入药。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药”,是治疗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良药。以下介绍二种墨鱼药膳。补骨脂墨鱼汤材料:补骨脂30克,大枣10克,墨鱼50克,海螵蛸10克,调料适量。将墨鱼泡发,洗净,切丝。做法:

  • 药膳偏方可补气血

    归参山药猪腰原料当归10克,党参1O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各适量。制作1.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放入铝锅内;2.将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铝锅内;3.在铝锅内加适量水,清炖至猪腰

  • 以牛乳补牌可大补阴血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本草纲目》等,原方用于大补阴血”,老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