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慢性荨麻疹偏方-地肤白鲜汤

慢性荨麻疹偏方-地肤白鲜汤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3:24  热度:5℃

药物组成地肤子30g土茯苓20g白鲜皮15g荆芥15g秦艽15g防风10g蝉蜕10g浮萍10g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病证慢性荨麻疹,湿热内结之证。病案举隅黄某,女,35岁。慢性荨麻疹8年余。每逢春秋,两季病情加重或复发,遍身起风团,受热时尤甚,风团时起时消。曾服用多种中西药,效果不佳。今再次发,见全身散发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肿性风团,部分融合成片,以四肢及背部为甚。皮肤瘙痒、灼热,抓痕累累。遇风更甚。舌质红,苔黄滑腻,脉弦滑,皮肤划痕征阳性。血常规Hb140g/L,RBC4.8X1012/乙WBCl2X10的9次方/L,L20%,N75%,E5%。属慢性荨麻疹之湿热内蕴证,治宜清热利湿、疏风透疹止痒。予地肤白鲜汤加连翘15g、栀子10g,每日1剂,连进9剂。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资料来源王文明。黑龙江中医药,1992;(2):22--23评按本方为自拟方。荨麻疹多由风邪挟寒、湿、热邪为患。其中湿邪不易速去,多成湿热内蕴。内有伏邪易招致外患,故成内邪留恋,外患缠绵之势。本方正是针对此病机而设。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地肤子和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白鲜皮为主药,地肤子善祛肌肉之湿,而白鲜皮善燥太阴阳明之湿,二药合用则内外之湿兼祛而又能祛风解表止痒;辅以土茯苓清热解毒、祛湿通络以助君清热利湿;复用防风、荆芥、蝉蜕祛风解表透疹以散外邪;而浮萍性寒轻浮外散,善开毛窍,人肺经而达皮肤,既助君泄热利湿,又助荆防宣散外邪;秦艽辛散苦泄而性平和,既能散风除湿,又能利二便导湿外出,为佐使之品。诸药共奏清热利湿、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之功。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巧用橄榄治疗咽喉肿痛

    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如克,白糖适量。将天麻、钩藤、石决明布包煎水去渣,趁热冲熟藕粉,白糖调味,顿服。日1剂,连服4——5剂。本方适用于小儿惊恐气逆之所致呕吐者。

  • 腮腺炎偏方治疗

    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鲜橘汁30毫升,佛手20克。将土豆、生姜、佛手榨汁,兑入鲜橘汁调匀,烫温服用,互日1次。

  • 三次见效的小儿口疮治疗偏方

    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 生姜是治嗓子疼的最佳办法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本方适用于暑热吐泻。

  • 西瓜汁治口腔炎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 小儿鹅口疮偏方

    方1〖组成〗葱白3根、生蜜、阿胶未各适量。〖用法〗葱白煎汤,调生蜜、阿胶未服,再以葱头裹蜜,插入肛门。〖主治〗小儿二便不通。方2〖组成〗葱头2根、酒糟一撮。〖用法〗共捣烂炒热,敷肚脐上,外用布包。〖主治〗小儿大小便不通。方3〖组成〗葱白汁、

  • 小儿口疮各种治疗方法

    肉豆蔻为肉豆科植物肉豆蔻的种子,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其所含挥发油有抗菌作用,对胃肠道有局部的刺激作用,增加蠕动,促进胃液分泌,因而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同时肉豆蔻有止泻作用。中医认为,其

  • 小儿口疮偏方

    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表现,各年龄段孩子均可发生,其中以学龄前儿童较多。山药内金粥调治小儿厌食疗效好。原料: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山药、鸡内金研成细末;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再加入米、山药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