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西红柿治病的生活小偏方

西红柿治病的生活小偏方

收录日期:2025-11-20 20:08:37  热度:6℃

经行胁痛
行经时两胁作痛,甚至胁内有块,疼痛不已,经血紫暗,当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取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5g,元胡5g,沉香10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5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中医治疗痛经的四个证型
经行关节痛
行经时周身骨节疼痛。
方药:药用乌药、川芎、白芷、陈皮、枳壳各10g,干姜、甘草各7g,僵虫、麻黄各6g,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6剂。
小编推荐:疾病专题--痛经
经前腹痛
经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滞,常表现为少腹冷痛异常,宜服温里活血化瘀方剂。
方药:取当归尾、川芎、赤芍、丹皮、制香附各12g,元胡5g,生地10g,红花、桃仁各4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7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痛经的饮食调养
经后腹痛
行经之后腹痛多系血虚夹滞所致,宜补虚通滞。
方药:药用党参、白术、醋香附、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12g,炙甘草8g,木香3g,青皮10g,生姜2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痛经外治有妙法
◆痛经其它解决途径
指压法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Achillestendon)而上,直至小腿迹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家庭自疗
1.按摩: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
2.灸法:
(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
(2)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
3.刮痧: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5次。肝郁加刮太冲经穴部位,气血虚加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轻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3分钟;重刮其它穴位3~5分钟。
4.拔罐:取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穴,选用大小适当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疗程。
5、敷贴法:
(1)取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克。先将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水煎2次,煎液浓缩为糊状,混入(溶于95%乙醇)适量乳香、没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月经前3天取药粉5克,用黄酒调为糊状,外敷脐,用胶布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药,月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治愈为止。
(2)将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为末,用白酒调成糊状加热敷脐,每日1次,经前连用3天,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葶苈酒方

    【酒方名】葶苈酒方【来源】《圣济总录》【配方】葶苈一升。【制法】上味,用酒五升,浸三宿。【主治】治大腹水肿,利小便。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通草酒(一)

    【酒方名】通草酒(一)【来源】【配方】通草(切)30克,石钟乳(研碎)60克,米酒400毫升。【制法】用酒浸药于瓶中,近火煨3宿后开放。【主治】乳汁不下。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通草酒方

    【酒方名】通草酒方【来源】《普济方》【配方】通草(煮汁)。【制法】酿酒。【主治】治金疮及些小出血。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通草酿酒

    【酒方名】通草酿酒【来源】《本草纲目》【配方】通草250克,灯芯30克,曲、米适量。【制法】将上药共煎汁,同曲、米如常法酿酒。【主治】水肿,淋病,胸热心烦,小便短少,乳汁不通。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通草石钟乳浸酒

    【酒方名】通草石钟乳浸酒【来源】《普济方》【配方】通草(横心者,是勿取羊桃银色黄无益)、石钟乳各等分。【制法】上二味,酒五升渍一宿,明旦煮沸,去滓服。【主治】治妇人乳无汁。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通脉管药酒

    【酒方名】通脉管药酒【来源】《广西卫生》【配方】走马胎、七叶一枝花、归尾、桑寄生、威灵仙各30克,牛膝、桂枝、红花、桃仁、皂角刺各15克,乳香、没药各9克,黄芪、党参各15克,桂林三花酒2500-3000克。【制法】将上药浸入酒中3周后即可

  • 桐皮薏仁酒

    【酒方名】桐皮薏仁酒【来源】《普济方》【配方】海桐皮、薏苡仁各60克,生地100克,川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30克,甘草12克,白酒1.5公斤。【制法】将上药共为粗末,用夏白布袋盛,以酒浸泡,封口,夏7日,冬14日后即可开封。【

  • 屠苏酒(二)

    【酒方名】屠苏酒(二)【来源】《杂病源流犀烛》【配方】白术54克,大黄、桔梗、川椒、肉桂各45克,虎杖根36克,川乌18克。【制法】将上药为末,装入绢袋中,元旦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第2天正月初一早晨取药,浸入一瓶清酒中,煮数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