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中医凸显疗效的中药补血术

中医凸显疗效的中药补血术

收录日期:2025-11-21 03:53:18  热度:5℃

熟地黄
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含有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和氨基酸等成分,有强心和降血糖的作用,以体大、质重、切断面油润乌黑,味甜者为佳。
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甘,功能滋阴补血,适用于血虚及肺肾阴虚,腰膝痿弱,劳嗽骨蒸,,月经不调,耳聋,目昏等症。
若水煎,每剂用量9—24克,水煎内服。若酒浸,浸于米酒或白酒中,20日后可服用,每次卜3汤匙,1口2次。
平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以及胸脘胀满,舌苔厚腻之疾湿盛者忌用,又忌与萝卜、葱白、薤白同食。
阿胶
阿胶为驴皮经过漂泡去毛后,加冰糖等配料熬制而成,为补血滋阴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养血滋阴,补肺润燥,强健筋骨,添精固肾,抗衰延年,内含胶质、钙、硫等,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形成,改善体内钙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有助血清中钙的存留,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能用于抗刨伤性休克1。
中医认为,其性乎,味甘,功能补血和血,滋阴润肺,可用于贫血、心悸、燥咳、咯血,崩漏、先兆流产、产后血虚、腰痿无力等症。
用量:6-15克;但不能直接入煎,须单独加水蒸化,再人汤液中服,称烊化服。但本品性质滋腻,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用。
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内含蒽醌类(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卵磷脂,淀粉,粗纤维等;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卵磷脂有强壮神经作用,有缓泻作用,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苦、甘、涩,功能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悦颜色,增气力,并能抗衰延年,令人有子,主要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腰膝软弱,肢体麻木,筋骨酸痛,梦遗滑精崩漏带下等。
用量:每剂卜15克,脾虚泻泄及痰湿患者忌用。
温馨提示:
       为您提供最新的内科偏方,妇科偏方,儿科偏方,男科偏方相关咨询,想了解更多精彩的健身文章,请点击返回偏方专题。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3

    鲜苦楝根白皮:1岁左右15克,2-3岁20克,4-6岁30克,10-14岁60克,洗净剪碎,煎浓汁,加红砂糖适量煮为糖浆,分3次l天内服完,连服2-3天。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4

    新鲜蚕蛹50克、加油盐炒食。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5

    将君子略炒,按年龄每岁每次2粒,最多每天不超过20粒,分3次服食,连服3天为一疗程。

  • 治疗小儿蛔虫病的经验方

    驱虫治疗: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驱钩蛔)、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详见常用驱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胆道蛔虫症的

  • 治疗小儿蛲虫中医偏方之四

    大蒜数瓣,楂物油少许。将大蒜捣烂,加入植物油,每晚睡前涂肛门周围,连用5天。本方对小儿蛲虫病有效。

  • 治绦虫验方

    治绦虫验方榔片四两,百部草,蕃杏叶各一两,硫酸镁四钱,用水六斤把三味中药泡上,浸半小时,再用火炖剩一小碗,硫酸镁不炖,患者头天晚上不吃饭,第二天早晨空腹把药一次服下。再服硫酸镁,一小时内虫必下。

  • 治小儿蛲虫偏方1

    槟榔50克,茴香10个。将槟榔切碎,放人茴香,再加人适量水,煎煮后服用,每日分2次服用,连续5—7天。本方适用于小儿蛲虫玻

  • 治小儿蛲虫偏方2

    槟榔30---6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槟榔片煎汁去渣,加入粳米一同煮粥。本方适用于小儿蛲虫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