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偏方>失眠噩梦 有偏方

失眠噩梦 有偏方

收录日期:2025-11-20 08:10:30  热度:6℃

人在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袭击后,可出现如心悸、失眠、噩梦、恐惧、易惊醒及颤抖、呼吸困难、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或悲伤、情绪低落、麻木、冷漠、失望、心里空虚、疲倦、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若这些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得不到调整,持续四周以上则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上述症状属中医“惊悸”、“怔忡”、“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梅核气”、“妇人脏躁”等范畴。其发生有外界刺激及体质因素两方面的原因。五志过极,心神被扰,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或健忘、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一系列症状。悲忧伤肺,肺气不足则呼吸困难,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见胸胁少腹胀痛不适,情绪低落,心情抑郁;肝气升泄太过则急躁易怒、口苦、头晕;肝木横乘脾土则见呕逆嗳气、脘腹胀满、腹痛腹泻;木不疏土则食欲减退、纳谷不化。
老人、妇女、儿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受人群,因这部分人多心脾两虚或心胆气虚,稍有所感,即发上述诸症。
在历代医家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以下基本方剂:柴胡12克,黄芩12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栀子9克(炒),香豉7克,茯神12克,石菖蒲9克,龙齿24克(先煎),远志12克,酸枣仁18克(炒、捣),夜交藤24克,琥珀4克(研、冲),灯心草6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中之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和解少阳,疏畅气机;栀子豉汤(栀子、香豉)清宣郁热;安神定志丸(茯神、石菖蒲、龙齿、远志、党参)益气镇惊,安神定志;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甘草、川芎、知母)养血安神。琥珀助安神定志丸镇惊安神,夜交藤助酸枣仁汤养心安神,灯心草助栀子豉汤清心除烦。
心火偏亢,心烦神乱,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舌红脉数者,可以本汤剂送服朱砂安神丸;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证属心肾不交者,可以本汤剂送服磁朱丸;心烦少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精神萎靡,腰膝疲软,咽干,健忘者,可以本汤剂送服交泰丸;素体阴亏血少,症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健忘,大便干燥,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合天王补心丹加减;心脾两虚,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易惊,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者,可合归脾汤加减;胆虚痰热上扰,症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者,或合温胆汤加减;心脾血虚,症见失眠多梦,心悸心慌,面色萎黄者,可合茯苓散加减;脾虚偏寒,症见失眠,便溏者,或合寿脾煎加减;肝郁化火,肝阳上亢,症见失眠,心烦、口苦者,可合泻肝安神丸加减;心气不足,心血亏虚,症见心悸怔忡,气短自汗,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少寐多梦,健忘者,可合柏子仁丸加减;遭受自然灾害,跌打损伤,症见瘀血征象者,可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友情提示:该小偏方收集自网络,不保证有效和安全,请谨慎使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 大豆浸酒(五)

    【酒方名】大豆浸酒(五)【来源】《普济方》【配方】黑豆一升。【制法】拣紧小者净淘,用酒五升,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热,约至酒减半,即去豆取酒。一方面用炒豆。【主治】中风,手足不遂。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大豆酒(二)

    【酒方名】大豆酒(二)【来源】《普济方》【配方】大豆一升。【制法】上一味炒令熟热,投三升酒中,密封。【主治】产后风虚,五缓六急,手足顽痹,头旋眼眩,血气不调。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大豆酒(三)

    【酒方名】大豆酒(三)【来源】《普济方》【配方】大豆(拣净)一斗。【制法】上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内釜中,以一斗半美酒内中,更煎取九升。【主治】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风气入腹,妇人新产上圊则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注意:即

  • 大豆酒(四)

    【酒方名】大豆酒(四)【来源】《普济方》【配方】大豆。【制法】用大豆三升,以水六升煮令熟,出豆澄汁,更内美酒五升,微火煎如饧。【主治】疗水肿,兼治风虚水气。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大豆酒(一)

    【酒方名】大豆酒(一)【来源】《肘后备急方》【配方】大豆(熬令黄黑)五升。【制法】以酒五升渍取汁。【主治】口噤不开。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大豆酒方(二)

    【酒方名】大豆酒方(二)【来源】《圣济总录》【配方】大豆一斗。【制法】上一味捣碎,安甑上蒸,乘热以酒一斗淋下。【主治】治头破脑髓出,中风口噤。注意:即使是泡制的酒方,过量饮用仍然会有害健康。

  • 大豆酒方(六)

    【酒方名】大豆酒方(六)【来源】耳聋又名“耳闭”、“耳聩”。系指主观感觉或客观检查均示听力有不同程度障碍者。症见头痛,鼻塞,口苦,耳窍闭塞,如棉塞耳,耳鸣耳聋,多属实证,多因风热、风寒、肝火等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乏力等症者【配方】

  • 大豆酒方(七)

    【酒方名】大豆酒方(七)【来源】《圣济总录》【配方】大豆三升。【制法】右一味炒令声断,取器盛,清酒五升,沃热豆中讫,漉出豆,得余汁。【主治】妇人产后中风困笃,或背强口噤,或但烦热,或头身背重,或身痒,剧者呕逆直视,此皆因湿所致。注意:即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