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渭新闻 >
【我的这一年】南双红:用真心情暖“夕阳”
发布日期:2022-01-12 19:35:21 来源:通渭县融媒体中心
中国通渭网讯(记者 何仪) 在敬老院,护工不仅是老人生活的打理者、身体健康的守护者,还是耐心细致照料老人衣食起居的“最贴心棉袄”。南双红是通渭县中心敬老院和综合福利院的一名养老护工,只要是属于她照料的老人,南双红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细心照料,她和老人也建立起了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慢慢的,她对自己的这个职业也有了认同感和荣誉感。
在通渭县中心敬老院见到南双红时,一米六的个头略显单薄,但是在护理工作中,她娴熟的按摩手法和恰到好处的力道总能解决和减轻病痛给老人们带来的痛苦。通渭县中心敬老院和综合福利院入住的93位老人中,有将近60人需要护理,这给人数本来就很少的护理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成为护工的两年时间里,南双红在自我鼓励和不断学习中快速进步,渐渐也成了敬老院的骨干力量。
通渭县中心敬老院护工南双红:“当时培训学习,当我第一次要照顾失智、失能老人的时候,我不知道从何下手,当天晚上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全都是我妈妈的声音和需要帮助的画面。我决定从那刻起,我认可了自己的职业,并且要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一切。”
除了第一次面对失能、失智老人,南双红起初的护理工作还要去给老人们洗澡,当时她都愣住了。在不解和慌恐中,她闯过了自己心理的这道关后,最终靠着心中的执念坚持了下来,这也让她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渐入佳境。
通渭县中心敬老院护工南双红:“以前住在304房间的张爷爷属于一级护理老人,体型高大偏胖,右侧偏瘫,语言不清、沟通困难,平时需要两名护理员照顾。当我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我随时进去帮他翻身、擦洗、喂水、接大小便、按摩瘫痪肢体。日复一日,贴心照顾,张爷爷的病情得到缓解。像这样的事,在我工作中很平凡,也很常见。”
护理工作看似平凡,但做起来却十分不易。很多时候,南双红和同事们一样,在敬老院里都是身兼数职,协助老人洗漱、更换衣服、照顾日常……付出了很多很多,而南双红敬老、爱老的职业操守和服务品质,也赢得了院里老人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今年83岁的魏奶奶,因为4个月前腿骨骨折住进了敬老院,在术后康复中,几乎都是南双红照料魏奶奶的饮食起居。见到魏奶奶时,只见她拉着南双红的手,对她的护理工作赞不绝口。
入住老人魏奶奶:“刚到敬老院的时候就是双红照顾我,每天晚上洗脚、洗头、衣服床单都是护工的工作,晚上有病人生病她们也离不开,等他们把药吃完了才离开,各方面都靠得住。”
通渭县中心敬老院副院长张红梅:“我们的护理员南双红对待每一位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扎扎实实,诚心诚意,耐心周到的为老人服务,并且她好学,专业技能强,是老人和家属最满意的护理员,我也非常喜欢她。因为她在工作当中,能及时发现老人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解决老人的困难,是我们敬老院里每个工作人员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院里的骄傲。”
今年80岁的王爷爷,生活不能自理。南双红每天上班就去照看他,很多时候,南双红都忍受着脏和累,为王爷爷擦拭身体、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中午,记者跟随南双红走进了王爷爷的房间,南双红跟平常一样,询问老人的需求,给老人喂水喂饭。在王爷爷饮水期间,南双红总是习惯性地试试水温,避免烫着老人。
付出总有回报,南双红觉得,幸福感和获得感很多时候是双向的。南双红说:“一次,以前304房间的张爷爷坐起来等我,我看见后,先是感到惊喜,然后又担心他跌倒。当时张爷爷拉着我的手直流眼泪,大拇指举着不放。然后又指了指桌上的好多水果让我吃,还让我拿回家给我的孩子吃。我当时特别感动,心里也很温暖。”
通渭县中心敬老院的老人们在南双红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下,都融入了敬老院这个大家庭。她们用行动和爱温暖着老人们的心,也在用心用情守护着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通渭县中心敬老院护工南双红:“像百岁老人魏奶奶,性格特别开朗,我很喜欢和他聊天。宋叔叔一开始不接受我护理她,通过慢慢沟通,到现在,比如说他要理发,就直接找我,还有摔倒后下不了床的老人,经过我和同事的轮流照顾,自己也能坐起来了。”
现在,南双红觉得,干一行就该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养老护理这份工作,自己就应该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当问到南双红在护理工作中有没有打过退堂鼓的时候,她用一个“责任人”的态度和坚定的眼神告诉记者:“我把他们看成自己的父母长辈。”
通渭县中心敬老院护工南双红:“养老护理员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简单的照顾老人,其实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实战技术,不仅要观察老人的性格脾气,还要给他们专业性的护理。我自己呢,父母过世的早,看着这些老人,我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长辈,很亲切。他们信任我,让我照顾,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我想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