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常遇春为何被称为常胜将军?他是怎么死的?

常遇春为何被称为常胜将军?他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0:18  热度:10℃

常胜将军的名号可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需得是英勇无敌的大将,一生少有败绩甚至毫无败绩才能称之为常胜将军。这样的将帅,往往名留史书垂名千古。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常胜将军,号称率军十万就可纵横天下,这位将军是谁大家知道吗?稍微听过这位将军的人,应当已经有了答案。没错!这位常胜将军就是明初名将,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

常遇春自言只要给他十万大军,他就可以率军纵横天下,因此后来有了常十万的称号。常遇春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又真的一生从未有败绩吗?

常遇春是一位非常聪慧的将帅,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却有卓越的眼光。他出生贫苦之家,小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一般人想的都是如何多吃两口饭,而常遇春却不甘心一辈子困在田地中,所以跟人学武。

后来负担不起学费,他就给人干活抵钱,就这样坚持又坚持。等到他长大之后,武艺骑射过人,为他后来参军立功打下基础。

元末统治黑暗,阶级剥削严重,很多不堪负担的百姓纷纷选择起义反抗。常遇春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不想过这种吃不饱饭的生活,也加入进去,但他最先加入的是刘聚的绿林匪盗组织。

一开始的时候,常遇春还觉得这种吃肉喝酒还有银子分的生活十分快意。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他发现刘聚仅仅满足于此,没有长远的打算之后,就起了离开的心思。

正好当时朱元璋义军打过来,常遇春早听过朱元璋的大名,于是起了投靠的心思。他也是小心,并没有鲁莽前去,而是先做了一番考察。

他混在人群中观察朱元璋,发现他所率军队军纪严明不扰百姓,朱元璋本人又视士兵为手足,让他很满意,于是就正式投靠朱元璋。

常遇春看上了朱元璋,但朱元璋一开始却没看上常遇春,认为他是吃不饱饭才投军的。但常遇春说了自己之前的经历,表示自己不是吃不饱饭,而是真有抱负。朱元璋看他谈吐不俗,又身体壮硕才收下他。

常遇春刚投军不久,就在著名的采石矶大战中立下大功。在元军严防死守中,他率奇兵突围冲杀使得元军大乱,为朱元璋创造机会,获得了采石矶之战的胜利。这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十分重视,而常遇春后来也在各项战役中发挥军事才华,屡战屡胜。

元朝气数已尽,元大都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起义军的领土之争抢先打响,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

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战舰庞大威武,而朱元璋这边的战舰小但移动迅速,两方鏖战多日,始终难分胜负。在这场战斗中,常遇春不仅立下大功,还救了朱元璋一命。

战斗中朱元璋乘坐的战舰突然搁浅,陈友谅部下大将张定边看准机会,围攻朱元璋战舰。常遇春看见之后,一边搭箭瞄准一边命人加速战舰冲击朱元璋座舰。

后来朱元璋座舰重新浮起来,而张定边也被常遇春一箭射伤。整场战斗局势向明倾斜,而陈友谅在战斗中被乱箭射死,则大局已定。

除了鄱阳湖大战,常遇春还曾与徐达攻打元大都。他直将元军追着打着玩,元顺帝退居上都开平,后来也被常遇春拿下。

朱元璋大杀功臣是出了名的,而常遇春却是免受如此结局的一人。为何?因为在从开平班师回朝的途中,常遇春就病死了,没有经历被效忠的君主抛弃的悲惨结局!

这就是明初的常胜将军常遇春,战力过人,勇猛无挡,屡战屡胜,绝对能胜任常胜将军的称呼!

猜你喜欢

  • 坚固柔情的铁娘子

    他们夫妇相濡以沫度过了52年的金色婚姻,10年前,她的丈夫走了;10年后,她也去了。不同的是,她去世后,全世界的政要都以尊敬的口吻表示哀悼。她就是撒切尔夫人。 她曾经说:“没有丹尼斯陪伴在我身边,我不可能做11年的首相。” 丹尼斯曾有过一次

  • “孤独天才”约翰·纳什

    孤独天才 21岁的博士 独立思想 虽然在纳什的青年时代,他的身边就已经出现20世纪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和维纳,但是他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学派,不是任何人的门徒,基本上是在没有引导者的状况下前进。在他所做的从博弈论到几何

  • 口吃的毛姆

    没有口吃,就没有一个作为作家的毛姆。 口吃从少年开始就一直跟随毛姆,直到他人生终了。 据说,口吃是因为舌头长得太长的缘故,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医学界并不从心理学角度去挖掘口吃的原因,而是奉行外科手术,即将舌头割去一截。我不

  • 安徒生也曾是个迷路的孩子

    众所周知,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创始人。在他短暂的一生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其实,童年时的小安徒生,是个特别调皮的男孩。因为父亲是鞋匠,家庭比较贫困,他被送去慈善学校读书。有一段时间,安徒

  • 偷咖啡的孩子

    1961年的那个冬天,对他来说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这就意味着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 失去工作的父亲,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酒鬼。只要他稍不听话,父亲

  • 凯瑟琳·毕格罗:从“王”的女人到好莱坞“

    2013年伊始,美国第70届金球奖公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诧异。人们把同情的目光射向了凯瑟琳·毕格罗。因为,早前的纽约影评人协会和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已经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些重要奖项毫不吝啬地颁给了她和她执导的《刺杀本·拉登》,理所当然,

  • 像斯库特尔一样快乐

    斯库特尔长得很英俊,虎头虎脑的,人见人爱。他的腿修长而有力,能跟着汽车一口气跑出几公里,还能挨着墙壁做倒立,常逗得家人哈哈大笑。可惜,一场意外的疾病瞬间将他击倒,医生贝齐不得不忍痛为他做截肢手术,为了让他能够自由行走,贝齐还为他特别设计安装

  • 玛丽莲·梦露竟是苏联间谍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了苏联克格勃女特工柳德米拉·蒂姆诺娃的文章,文章披露,玛丽莲·梦露当年居然也是一名克格勃间谍,代号“玛莎”。不仅如此,柳德米拉还在查阅了一批克格勃绝密档案,采访当年众多知情人之后,拍出一部叫《玛丽莲在多斯托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