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好话与坏话

好话与坏话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9:25  热度:10℃

人对人都有说好话的时候,也有说坏话的时候,但什么时候该说好话,什么时候该说坏话,这就复杂了。从人的本性上讲,谁都爱听好话,讨厌坏话,我就没听说过有人说了别人好话,反遭辱骂的。

有些明明是硬道理的话都不敢直说,如触龙说赵太后,极其典型。为了你皇室的事操心还得先把嘴巴上抹满了蜜,可见好心也不能把话说得难听。

有医学专家研究证明,人听到别人说他坏话时生理上的化学反应特敏感,心情会晴转阴,情绪上立刻进入难受难忍的状态;听到人家说他好话心里舒服、高兴,精神状态愉悦。这是人的本能吧,听好话有利于身心健康,听坏话不利于心理康健。

可你爱听好话不行,因为人的自私决定了人们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对你说好话的,别看说别人好话没什么物质成本,可人们照样吝啬。就连熟人见面说声礼节性的“你好”都不情愿,就是违心地说两句,“你今天的气色真好”,“你今天穿得这么漂亮”,好像自己就吃了大亏。

其实人与人之间只要不是什么原则的事儿,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我主张还是多种花、少栽刺,好话一句暖三春,人际关系之间的润滑、和谐缺不得彼此多说好话。谁多说了,谁也能接受到好话的回报。

所谓的坏话,也有两种,一种是恶意的伤人,另一种为善意的批评。恶意伤人的话,连有装船肚子的宰相都不爱容纳,更别说芝麻官衔都没有的凡夫俗子了。就是善意的批评也没人爱听。

这也来不得勉强,人家不爱听你善意的批评我们就少说,尊重人家的感受。

但对那些担负着社会角色的人则不同,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他们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批评他们不是批评他们个人,是问责他们的行政行为。

若批评不能自由,说再多的好话就都没了意义,那不过是阿谀奉承了。就像如今下级对上级送上的好话,局外人听着就恶心。违心地说好话,是因为接受好话的那个家伙有回报你好处的权力。听别人好话也是有成本的。

做人做事,得有一份自知之明对好话、稀里糊涂对坏话的心态才行。在这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嘴巴早就“无组织无纪律”了,我们对坏话的态度,听着就是了。那么多网友说于丹、余秋雨没文化,也没人当真呀。真假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公民对公众人物有说好话与坏话的自由。

猜你喜欢

  • 为何不快乐

    放眼四周,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正在追逐着一种名为高端的活法,拔高物质档次,助长品位标杆,用尽肉眼、红外线系统拉开与普通人的识别系数,强行把自己拽入精英阶层的队伍中去,说直白点,就是拒绝接地气儿地活着。 于是,破茧成蝶、脱胎换骨

  • 甜蜜的炫耀

    那些在同一个情感问题上纠结不止的女人,有时我真的很不理解。 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纠结的人。认识多年,每次见面,都看到听到她在为自己的婚姻烦恼,五年、十年、十五年,很有可能是二十年。 她总是数落对方的不是,老公这不好那不好,这不行

  • 安静有趣地生活

    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他们过着安静有趣的生活。 大学教师邵,同学老戈的朋友,骨灰级摄影爱好者,每年独自进藏两个月。不呼朋不唤友,开着那辆塞得满满当当,除了他自己再容不下第二人的越野车,走一路拍一路。 日前,他返程经过本地,约见老

  • 缺爱的心灵最危险

    因为家暴而处于风口浪尖的疯狂英语李阳,接受央视看见栏目采访,诚恳承认: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把太太按在地上打的时候,是内心魔鬼疯狂出笼。 李阳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肯定,妈妈爸爸的称谓,到现在他仍然喊不出口。正常亲子关系

  • 沈星夸人,只夸一厘米

    花了心思的菜人家吃得出来,花了心思的夸奖人家也能听得出来。 关于沈星的美究竟有多大杀伤力,早在沈星还在北京台主持《魅力前线》时,就有人做过调查,逢她出现在镜头前,收视率就直线攀升;一旦画面中没有沈星,不管正讲述的内容多精彩,收视率

  • 爱情手臂转移

    男人的手臂很粗壮。男人的手臂在女人撒娇时常当作抵挡粉拳的盾牌。男人揽着女人入怀时,女人温顺得像一只猫。女人在男人的臂弯里做了无数个梦,那些梦使女人完成了从女孩到母亲的转变。 男人像一棵大树,他强而有力的双臂像是枝繁叶茂的树干,树荫

  • 学会被爱

    多年没见到敏青,再见她是在一次讲座上。她主讲女性课堂,有关婚姻和家庭的主题,听课的人很多。敏青讲得深入浅出,极有感染力。我当时坐在最后一排,居然听得几乎忘了讲课人是我熟悉的老朋友。 课后,我跟她探讨起她上课时的一句关键词:被爱的习

  • 电视,青年人成长的“慢性毒药”

    大学一毕业,小宇就到南京找男友云了。云的表舅在南京有家公司,他毕业后一直在那儿工作,每个月拿1000出头的工资打发日子。小宇自己找了家小小的文化公司,每个月1000元的微薄收入,也算是高高兴兴上班了。 从此,小宇和云便开始了看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