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巴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

巴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

收录日期:2025-11-20 10:42:56  热度:9℃

在民间有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传说,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

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

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来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

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

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遂当上宰相

.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

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没回来.

古代典故和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一个是说蛇的贪婪——"蛇吞象";一个是说人的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这大概是口头文学传播演变的结果.无需鉴别真伪,都是比喻贪心不足,不得好下场.教育人们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长乐".当然这句话用在事业上,学业上是消极的,不对的,而在克制私欲和贪心上,则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巴蛇吞象的意思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或为"巴蛇吞象"。传说古时四川有一条蛇,头大口大,以至于吞下了一头象,三年之后名胜的骨头才吐出来。比喻人心不足,贪午无厌,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

猜你喜欢

  •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明治维新将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封建社会引向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明治维新的发生源于日本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政策所导致的经济和政治的衰落。在这个时期,日本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出

  •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农奴制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制度,给俄国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不公。然而,这个看似无法改变的制度,在19世纪初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改革。农奴制最早源于中世纪,当时农奴是农庄的固定劳动力,与土地紧密绑定,完全没有个人自由。在

  • 红衫军

    红衫军红衫军是一个神秘而强大的组织,在整个国家的秘密角落中运作。他们的出现往往暗示着一场重大的变革即将发生。人们对红衫军的身份和目的产生了诸多猜测,但真相至今仍然未被揭开。然而,一个关于红衫军的事迹流传甚广,成为了一个传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

  •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极具转折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861年到1865年之间,是南北方(联邦军和南方各州联军)之间的一场冲突。这场战争的发生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历史中存在的分歧和冲突。南北战争的具体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经济利益、

  • 布朗起义

    布朗起义发生在1859年,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奴役起义事件。这场起义由弗吉尼亚州的一位叫约翰·布朗的白人废奴主义者领导。布朗认为奴隶制度是道德败坏的,他坚信非裔美国人应该得到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决定采取行动。布朗起义开

  • 太阳女儿

    太阳女儿在一个遥远的太阳系中,有一个神秘的星球。这个星球被称为“太阳女儿”,因为它是太阳的唯一女儿,她的名字叫阿拉亚。阿拉亚是一个身着金色长袍的美丽女孩,她的头发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眼睛里充满了智慧和勇气。她的任务是保护太阳系中的所有生命,并

  • 葫芦娃

    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住着七个可爱的兄弟。他们被称为葫芦娃,因为他们都住在葫芦里,并且每个葫芦娃都有独特的特点。大娃是这些兄弟中最高大的,他力大无穷,可以轻松举起重物。二娃非常调皮,他会变成一条蛇或者一只马,帮助兄弟们解决问题。三娃能够吐出一

  • 取经求佛像

    取经求佛像在一个遥远的古代国度,有一个年轻的求道者,名叫张禅。他自幼聪慧,心思善良,一直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渴望能够亲近佛陀的智慧,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决定踏上一段寻求佛法真谛的旅程。张禅开始了自己的朝圣之旅,他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