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收录日期:2025-11-21 09:36:00  热度:10℃

她以一份报纸扳倒了美国总统尼克松,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她是《财富》杂志500强公司中第一位女性“一把手”,是美联社第一位女董事,是美国新闻界传奇人物,被称作“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在由男人主宰的华盛顿新闻圈,政治圈,凯瑟琳·格雷厄姆光彩夺目,备受尊敬。美联储前主席保尔·沃尔克说:“一位如此害羞的女人成为华盛顿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实在令人惊异。”乔治·w·布什的评价更具代表性:“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

人们之所以给她如此崇高的评价,不仅因为她是世上最富权势的女人,更因为这个女人代表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人性中最为高贵的品质——勇气与正直,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灿烂……

含着金钥匙来到世界

凯瑟琳·格雷厄姆称雄美国传媒界,与其家世背景密不可分。

1917年6月16日,她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其父尤金·梅厄因投资得法,挣下数百万美元的资产,成为名震华尔街的大银行家。后来,梅厄先生出任公职,当过胡佛总统手下的美联储主席。在杜鲁门执政时,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任行长。

父亲整天事务繁忙,而母亲又是上流社会出名的交际家,当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生没多久,她只是说了句:“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丑”,就继续自己的应酬去了。

尽管生在一个衣食不愁的家庭,但凯瑟琳却没享受到多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因为相貌一般,她很自卑。在上大学时,她的同学怎样也无法理解,这个全美最富有家庭之一的孩子,怎么只有两条裙子与两件毛衣,而她自己因为长时间的忽略,并不是很在意。

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梅厄通过中间人以82.5万美元购下了创办于1877年的《华盛顿邮报》,从此,这家当时影响并不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厄家族的资产。当时《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只有5万份,一年亏损100万美元,是当年华盛顿5份报纸中质量最差、亏本最多、读者最少的一份,谁也没有想到它以后会变成美国的媒体帝国。

在这个时候,凯瑟琳遇到了一位年轻、迷人的律师,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当菲利普向她求婚时,她简直惊呆了,她几乎不相信这样一个从哈佛大学毕业、风度翩翩的精英人士会喜欢自己的羞涩和胆小。1940年6月,两人结婚了。

1945年,凯瑟琳的父亲将华盛顿邮报大权交给了女婿,甚至把股权的大部分都给了他,因为他认为女子根本不适合做新闻,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而凯瑟琳毫无怨言,全心全意当起了照顾丈夫的“家庭主妇”,养育4个孩子,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领导“男人世界”的女强人

在菲利普的领导下,《华盛顿邮报》的发行量及影响力不断上升。1961年,野心勃勃的菲利普购买了声誉不错的《新闻周刊》,指望凭此与不可一世的《时代》一争高下。而凯瑟琳依旧羞怯,乖乖躲在丈夫后面。就这样,在宴会上,她总是披主人安排在不显眼的位置上,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对她过于忽视。如果生活就是这么平淡过下去,没什么悬念的话,她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平凡而羞涩的女人。

但就在此时,菲利普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开始对妻子日渐不满,并一度同手下的一名女记者打得火热,引起不少风言风语。1963年8月,他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这一突然变故压得已经46岁的凯瑟琳几乎喘不过气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之后。凯瑟琳毅然决定继续经营《华盛顿邮报》,自己出任该报的老板。但没人看好这个缺乏光彩的女人,几乎所有人都预言公司必将被出售。就像当时一位评论家所说的:“有许多原因说明(《华盛顿邮报》)为什么要出售——一家经营不太好的报纸,一个岁数大的业主没有继承人,只有一个寡妇……”

凯瑟琳担任一把手之后。《华盛顿邮报》内部也人心惶惶,不少名编辑、名记者都想跳槽。凯瑟琳在自传中透露,当时自己是“身处悬崖边闭眼一跳。令人惊讶的是,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在当时的美国,虽然已有一些女记者活跃在新闻界。但主管一级的却大多是男性,更甭说老板了。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支撑一家报纸?凯瑟琳开始向周围那些成功人士学习,学习新闻的基本业务和经营手段。她用女性特有的广大和无私来作为自己管理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任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1965年,凯瑟琳作出了重大决策,提拔著名记者本·布莱德利担任《华盛顿邮报》的总编,并放权让各级主管、编辑、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

首先就是改变报社传统老旧的风格。布莱德利确实是个人才,他不喜欢强调新闻的责任感,更讨厌纯粹的资讯,他的短暂注意力使他无法容忍沉闷。之前在《新闻周刊》时,他整天督促年轻的记者写出好玩的东西,如今他要把这种风尚带入《华盛顿邮报》。布莱德利喜欢明星记者制,坚信闪闪发光的明星们可以让报纸水准获得最快的提升。他从《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各处找来青年才俊,甚至包括三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与令人羡慕的薪水。

就这样,一系列的剧变发生在《华盛顿邮报》,保守派纷纷离去,报社的政治立场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始终与政府站在一边开始越来越倾向于自由派立场。

她打败了美国总统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执政期间,两次事件改变了《华盛顿邮报》,也把凯瑟琳推到了事业的顶峰。

1971年,《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在《纽约时报》之后搞到了美国国防部秘密越战研究报告即“五角大楼文件”。《华盛顿邮报》的编辑、记者要求立即登载,而律师们却反对,因为当时尼克松政府正以此事将《纽约时报》告上了法庭。更为重要的是,《华盛顿邮报》的上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报道还是不报道?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凯瑟琳面前,即使当时她说“否”,相信也不会有任何人会对她产生异议,但是这位女强人再一次站出来,说了“是”。她后来回忆,当时她非常紧张害怕,但她吞咽了一下,一连说了三个“Go ahead(向前)”--Go ahead,go ahead,go ahead,Let’s go.Let’s publish!

凯瑟琳就像一个赌徒,倾其所有押在了一篇报道上。结果,她赢了!从此,《华盛顿邮报》已不再是一张小报,人们提起它的时候,那口气,就像提起了《纽约时报》。

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

猜你喜欢

  • 高允实话实说

    高允,一个名字,意味着坚守真实、敢言敢为的人。他与众不同的特质,使他在朋友圈中倍受尊重和喜爱。高允是一个坦率的人,他以实话实说而著称。无论是私下的交谈还是公开的场合,他总是以真诚和直率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他赢得了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正

  • 周亚夫治军

    周亚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他的治军之道及其遗产,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周亚夫生于公元307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年幼时,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军事天赋。在成年之后,他开始

  • 高祖回家乡

    高祖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但始终无法忘记他的故乡。他的故乡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那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人民。无论高祖多么忙碌,他的心总是牵挂着故乡。终于有一天,高祖决定回家乡看望亲人和朋友。他收拾行李,乘上了

  •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是汉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才华出众,聪明智慧,被后世称为“智囊”。而韩信则是当时关中地区的一位知名将领,他用勇猛果断的战术征战沙场,被誉为“战神”。两人虽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但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月夜,

  • 密谋沙丘

    15162世纪,人类已经征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的进步让人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安宁。然而,在这个看似和谐的世界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密谋。这个密谋发源于沙丘,一个位于亚洲大陆边缘的地方。沙丘覆盖了数千平方公里的面积,高山与沙漠交

  • 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信陵君窃符救赵.秦昭襄王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就派人去对魏安王说: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谁要去救,我就先打谁!”魏安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叫他在当地安营.晋鄙把魏国的十万兵马驻扎在邺城(今河北临

  • 浑瑊李晟平叛

    浑瑊李晟平叛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王朝里,有一位名叫浑瑊的年轻人,他是国家的故事专家。浑瑊非常聪明和机智,他能够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导人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智慧。这个国家一直都很安定,人民和平相处,直到有一天,一场叛乱突然爆发。李晟平,

  • 白居易写《琵琶行》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婉约并存著称,道出了那个时代的人情冷暖和社会变迁。而《琵琶行》这首诗,更是他创作生涯中的杰作之一。故事开始,我们来到了白居易写《琵琶行》的那个时刻。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白居易坐在一个小院子的石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