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鸡喜欢上鸭

鸡喜欢上鸭

收录日期:2025-11-21 01:36:01  热度:8℃

一只鸡喜欢一只鸭子,鸭子也喜欢鸡,不论鸭子到哪里,鸡都会跟到哪里。

一天,鸭子到水边游泳,鸡在岸上观望,很是苦恼,便对上帝乞求道:“上帝啊!我很喜欢鸭子,您要是让我拥有,和鸭子一样的双脚,和鸭子一起,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泳,您不论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果然,在鸡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上帝般模样的男子,长长的胡须,一脸的慈祥,对鸡真实的说道:“你的要求,我可以答应,但前提是不许后悔!”

面对上帝,鸡也不知所措,不过很快,它便平静了下来。

鸡坚决的答应道:“只要能和鸭子在一起,我决不后悔!”

“那好吧!我满足你的要求!让你拥有和鸭子一样的双脚。”上帝答应道。

果然,在鸡的双腿上生出了和鸭子一样的双脚。鸡兴奋不已,一下子跃入水中,和鸭子一起在水中嬉戏。

可惜,好景不长,鸡发觉到,自己虽然拥有了鸭子的双脚,却不能和鸭子一起享受捕鱼的快乐,原因是自己没有鸭子那能够捕鱼的嘴巴。

于是,鸡再一次向上帝乞求道:“上帝啊!你要是让我拥有鸭子一样的嘴巴,不论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上帝再一次答应了鸡的乞求,使鸡拥有了鸭子一样的嘴巴。

可惜,好景不长,鸡发觉到自己虽然拥有了鸭子那能够捕鱼的嘴巴,但自己的食道太窄了,每次捕来的鱼,总会卡在食道里,咽不下去。

于是,鸡再一次向上帝乞求道:“上帝啊!您要是让拥有鸭子的食道,不论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仁慈的上帝再一次答应了鸡的要求,使鸡拥有了鸭子的食道。

鸡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和鸭子在一起了。

可惜,此时的鸭子却开始嫌弃鸡了,认为鸡是一个鸡不是鸡,鸭不是鸭的怪物,和鸡在一起总会引来嘲笑。

鸭子向鸡提出分手的要求,鸡也为了鸭子不被嘲笑,而答应了鸭子的要求。

鸡打算回到原本那个属于自己的鸡群,可惜连自己最好的朋友都嫌弃自己,而又更何况那些与自己没有任何交情的鸡呢?

这时鸡再一次想到了上帝,并再一次乞求道:“上帝啊!您要是能够让我恢复原样,您不论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可惜,此时的上帝也很无奈,因为上帝早已告诫过鸡,不许反悔,可此时正要反悔的鸡,上帝也无能为力。最终,这只鸡只能独自孤苦的过完自己的下半辈子。

要想和一个人在一起,不是一味牺牲掉自己原有的一切所能换取的。等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便是自己厄运的开始。正如鸡牺牲掉鸡的一切,等到自己既没有鸡的体型,也没有鸭的体型,而成为鸡不是鸡,鸭不是鸭的怪物的时侯,便是这只鸡厄运的开始。

猜你喜欢

  • 你能应对的事情

    乔丹先生家的树莓是附近一带最好的,总是硕果累累。一个星期五晚上,一个伙伴突然说:“我们去乔丹家摘树莓吧。”于是,我们悄悄潜入了乔丹家的后院,在树莓树下小心地藏起来,享用那些清甜而多汁的树莓。但是我们还没吃过瘾,乔丹家后院的灯突然亮了。乔丹先

  • 热爱让你生命如花

    是思想、活力、激情,还有热爱的事物,让你的存在产生独特的意义。我的日语老师小泽老师面貌普通,个头不高,但是只要上过他的课的人,都会被他的魅力打动。他不仅人干净利索,说话总是温柔、面带笑意的,而且教日语的过程条理清晰,还能在黑板上把重点用漫画

  • 关系

    生活是由无穷无尽的关系组成的。每个人都与他人相连,关系断裂的时候才空旷无助。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复制的孤本。假如我们不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以附丽地飘荡。对于我们的伴侣,我们是紧密缠绕混于一碟的颜色。你原先是黄,

  • 每个人都是一把镰刀

    长到十一二岁,才在新疆一望无垠的麦田里见过镰刀。那是一种又圆又大的收割农具,完全和课本上描述的半月牙状不同,倒是有点武侠电视剧里圆月弯刀的味道。农人们汗流浃背,顶着太阳,弯着腰,镰刀过处,所有的麦草都能被收割得一干二净,很是利落。那时候不解

  • 靠什么赢得尊重

    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1979年,钟南山获得了国家外派学者资格,拥有去英国进修两年的机会。到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后,导师弗兰里教授却告诉他说:“你要注意,根据英国法律,你们中国的医生资格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不能搞临床,只能在这

  • 人生没有备用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人生中多了许多备用的东西,比如:备用钥匙,备用轮胎,备用电脑,备用电池等。备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当钥匙丢了时,可以用备用钥匙开门;当轮胎爆胎时,可以换上备用轮胎;当手机没电时,可以换上备用电池…

  • 记住那些扔你到悬崖边的人

    小时候,每次你的裤子都无法系牢,总是一副松松垮垮邋邋遢遢的样子,甚至,还拖着烦人的鼻涕。一次,当你凑过去想跟别的小朋友玩时,那个公主般骄傲的小伙伴不屑地白了你一眼,说:我才不愿意跟裤子都提不好还流鼻涕的笨蛋玩。说话间,她就跑开了。“傻瓜才愿

  • 不必抢一个坏苹果

    小时候难得吃上水果。每次,母亲买回水果后,我和哥哥都抢得很凶。他年长,力气和反应能力都比我好。所以,我常常抢不过他。难得的“胜绩”也是母亲尽力劝解的缘故。有次,我在屋门口迎着母亲。母亲刚进家门,我便从菜篮里抢先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