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周总理震惊全世界的谈话与事迹!

周总理震惊全世界的谈话与事迹!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5:50  热度:11℃

1.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自动过滤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2.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

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自动过滤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猜你喜欢

  • 一个拙讷的“手工业者”

    贾平凹在中国文坛,素有“鬼才”之称,而这个“鬼才”却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个笨人,不会说普通话,不会用电脑写作,我是一个写作领域的手工业者。”如今,用电脑写作、发稿,几乎是所有作家的技能。贾平凹对电脑写作也特别向往。有段时间,贾平凹在朋友的劝

  • 宽恕迫害者的女总统

    米盖尔·卡纽克欧是智利军队的一名少校。1973年,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总统阿连德,卡纽克欧选择站在叛军一方,积极充当打手。那时,他带领手下四处搜捕政治对手,把他们关进监狱严刑拷问。卡纽克欧曾亲自审问过自己的上司阿尔贝托——

  • 钟汉良的“过敏反应”

    在拍摄电影《后会无期》时,由于剧情的需要,钟汉良每天都需要上特殊的妆容,打造出生痂般的毁容效果。本来妆容就厚,再加上拍摄现场海拔很高,日照强烈,钟汉良脸上有了过敏反应,不仅有刺痛和痒的感觉,还起了小疹子。第二天,化妆师给钟汉良涂上一层药膏后

  • “铁娘子”董明珠

    作为格力电器董事长,狮子座的董明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铁娘子”——她敢向总理说真话提意见,敢把广州财政局推到法院当被告,敢和家电连锁大佬张近东等交恶,敢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明星企业小米“不行”……坊间对她评价道:“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她多次

  • 艾森豪威尔车上的凹洞

    1953年的一天,刚刚被选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乘坐总统专车,打算去看望当时在西点军校教导过自己的几位老师,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汽车由司机驾驶,快速地向目的地赶去。当汽车经过一个社区大门时,他们发现几个小孩子正在门口做游戏,来回地奔跑打闹。

  • 最美好的毕业季

    何炅,中国内地主持人。获得第二十二、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主持人奖、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湖南卫视最佳主持人奖,入围2009年亚洲电视节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二十岁的时候,我大学三年级。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那

  • 那个发现冥王星的年轻人

    你大概已经知道了,前天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太空船近距离飞过冥王星,人类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冥王星的样子,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的重要时刻。“新视野号”上一共搭载着九件纪念品,其中包括两枚25美分的硬币,分别来自建造“新视野号”的马里兰州和“

  • 路遥从不“吃亏”

    当代作家路遥七岁时被过继到了大伯家。膝下无子的大伯对路遥视如己出,虽然家境异常贫寒,但坚持送路遥上学。懂事的路遥自然不会辜负大伯的期望,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回到家就抢着帮养父母干活。十几岁时,路遥每天放学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后山割猪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