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13岁考取清华大学

13岁考取清华大学

收录日期:2025-11-21 03:21:40  热度:11℃

13岁考取清华大学

范书恺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父亲范相是警察,母亲王静是教师。负责任的优秀父母,给予了他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成长环境。王静深有感触地说,从小就要把孩子朝好的方面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小时候形成坏毛病,以后就不容易纠正。

在范书恺刚会说话时,母亲就用彩笔在墙壁、物品、广告牌上面写字,有意随时随地用规范的语言教他认识汉字、认识各种事物。王静还经常带着他看图画书,边讲述故事边指认书上的字和词语。

坐在院子里的小书桌前,父亲喜欢利用玩具、扑克牌或者象棋与范书恺做数字游戏,在快乐的游戏中教他认识数字,练习简单的运算。

在父母的指导下,范书恺很快就显现出读书学习的天分,只有两岁的时候,已经认读1000多个汉字,能口算10以内的加减乘除。

发现范书恺记忆力和领悟力特别好,学习起来不费劲,为了更好地培养他,母亲就专门买来教学挂图,并借到五年制小学课本教他,从拼音、字母开始学习,同时练习书写,让他在教育下成长。

语文的学习,母亲按照课本字、词、句、段、篇,对儿子进行听、说、读、写、记的教育,尽力把文章理解透彻,要求背诵的课文,尽量能够背诵。

数学的学习,父亲并没有根据学校教材对范书恺进行系统的教育,而是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凭借范书恺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予以教育。

英语教学主要选择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新概念英语》,王静还买来整套光盘让儿子练习听力。与此同时,范书恺也学习其他各种课程。

父母自制了小黑板,购来小桌凳,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在房间里、院子中教范书恺读书学习,练习做题目。他们几乎每天都教儿子,在家总是围绕着孩子转。

范书恺没有上过幼儿园和小学一、二、三年级,而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学习,不仅学会了不少知识,而且养成良好的品质。

4岁那年,父亲给范书恺做三年级的测试题。由于儿子得到的分数比较高,范相准备将他直接送进小学读三年级。可惜校长没有答应,顾虑范书恺年纪太小,容易在楼道里摔倒。

被劝回家里,范书恺继续在父母的指点下学习,学完小学的主要课程。第二年父亲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征得学校同意后,把儿子送进河曲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学习。

当时范书恺只有5岁,老师担心他上四年级会很困难,便试着让他做了一份数学试题。范书恺不但很快就把试卷做出来,而且全部做对,现场的老师很惊讶。

尽管刚开始,范书恺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可是只过去几天,就逐渐适应了。入学后第一次考试,他居然取得全年级第一名,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

从小学五年级毕业,范书恺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河曲县实验初中。进入初中后,父母重点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范书恺勤奋学习的习惯从未间断,每天的学习、生活很有规律。经过3年学习,他圆满完成初中学业,中考居然考了604分。为了离家近上学方便,以及便于照顾,父母让他在河曲中学就读。

虽然年龄很小,不过范书恺表现出超过多数同龄人的自律。他反应非常快,在学校能紧紧跟上老师的教学步骤,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放学回家后还要系统学习,每天都坚持做到将疑难问题弄清楚。

在平时的学习里,范书恺养成了学习紧凑、不拖拉、注重效率的好习惯,形成严谨、认真、有计划、有毅力的好品质,这样的好习惯、好品质伴他度过了3年的高中生活,各科学习均衡,成绩稳定。

到高三时,范书恺忽然意识到自己离最优秀的目标还差很远。看到儿子的忧虑,母亲告诫他,对于勤奋的人,天下无难事。在王静的陪伴下,范书恺基本每天夜间12点半才睡觉,第二天凌晨5点50分就起床。

通过多方了解得知,山西有专项生的惠民政策,清华大学在山西有3个专项生指标,在全省实施专项生计划的36个贫困县,只有一个考生分数高过范书恺,父母和老师便支持他填报清华大学,后来他果然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成为年龄最小的新生。

范书恺从来不参加补习班,他的成功主要源自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形成的良好习惯,并具有坚强不屈的毅力,能够持之以恒,自学能力特别强,学习上没有松懈过,他的辛勤付出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猜你喜欢

  • 遇到烦恼,拈花一笑

    烦恼不是一种折磨,仅仅是一种打扰。打扰是由生活延及心,而折磨是由心延及命运。与深沉的命运相比,烦恼不过是陌生的风沙,一股子一股子地刮来,有时会眯了眼,有时会乱了心,但都是一些琐碎的疼,不合时宜的乱,以及挥之难去的扰。也像是轰隆隆的闷雷,雷声

  • 嫁给谁都幸福

    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在好友的聚会上,一个35岁的女人,中等姿色,学历也不高,却嫁了个气宇轩昂的好老公,据说他是硕士,后来做家具生意发了家,结婚十年,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儿,好多女人半妒半羡地感叹:“嫁到这么好的男人,这个女人真幸福。”我笑着不

  • 程朱理学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轶事典故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

  • 养狗和养马的区别

    马云听人说起美国洛杉矶有一所中学,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养一匹马,学校里面两百多个学生就有两百多匹马。他还听说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都很优秀,很受美国大學名校的欢迎。马云很奇怪这所学校为什么要学生养马,这在国内中学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另外,为什么养马?

  • 餐桌上的招聘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集团要招聘一名财务主管。经过层层面试之后,有甲、乙、丙、丁四人进入最后一关,他们将接受总裁的亲自考核,以决定谁最终留下。这四名应聘者无论在学历上,还是能力上都旗鼓相当,到底该录用谁,的确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天,曹德旺

  • 妻子的泪

    1999年年初,经过三年多的恋爱,我与妻子郦玉仙举行了婚礼。还没有来得及品味新婚的甜蜜,我们就尝到了军人家庭特有的酸楚。2000年3月23日,距妻子预产期不到十天,我临时接到一项任务赴北京出差。当我在电话中告诉妻子时,她异常平静:“没事的,

  • 婚姻的环保革命

    朋友小米跌跌撞撞地跑来找我,将一张揉得稀烂的纸放到我面前,声嘶力竭地喊:“他……他竟然拟好了离婚协议!他太没良心了!”我邀她到郊外散步。一路上,小米喋喋不休地向我诉说她丈夫的种种不是:他竟然说出当初同情小米是大龄姑娘“没人要,才娶你”这样伤

  • 落泪之前为婚姻划界

    丽和伟是一对冤家夫妻。丽总是质疑伟的生活、思想、朋友以及伟做事的动机。她经常会一遍遍地盘问他:“今天去哪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些什么?”伟烦透了她。一天,伟正在电脑前饶有兴致地研究他新开发的软件,丽走过去拽他的胳膊:“今天在街上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