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深夜敲门的女子

深夜敲门的女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5:45:34  热度:9℃

故事发生在几年前,那时候的我离开了家乡在一个大城市工作,慢慢地有了存款,生活开始宽裕起来,就在距离工作比较近的一个小区租了一个单身公寓,这种租房楼的格式都是一样的,一共有八层,每层都有二十来间房间,而我的租房就在三楼的最后一间。每次回租房,上楼梯后都要走一段长长的回廊,夜晚的时候更恐怖,回廊绿色的指示灯看起来十分诡异。

那年的暑假,我接了老家的妹妹来我这里住,她才十三岁,我上班的时候她很无聊,刚好我迷上了看恐怖小说,就把小说下载到手机里,让她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看了之后,她心里有了阴影,跟我说了好几次房间里有鬼。我当她是小孩子,胡说的,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有天晚上......

那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妹妹已经熟睡了。我怕影响她休息,就关了灯在看小说。故事的情节太精彩了,太吸引我了,正投入的时候,耳边传来了一声轻轻地、柔柔地“凌凌!”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发觉我心跳快了一点点,我安慰我自己“没事没事,只是幻觉。看故事入迷了就会这样...当做没听到,没听到...”正在想的时候,门敲了两下,门口响了一声“凌...”这清楚清冽的声音让我突然间觉得头皮发麻。我的租房一向没有让人过来做客,更何况是半夜三更。我想起了妹妹前两天说的房间有鬼,不由得全身僵硬了,感觉心跳在加速了。-

敲门声又响了起来,声音比刚才大了一点点“凌,睡了吗?”我听了声音有点耳熟,忙爬起床,费力地走向门口,感觉到脚在麻痹。

开了灯,紧张地问了一声:“谁呀?”声音有点沙哑,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是我!开门,救急救急啊。”没想那么多,下意识地就打开了门。

昏暗的回廊道上,绿色的指示灯闪烁着淡淡的青色光辉。一个头发湿湿的、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的女子站在我房门前。

夜风从回廊尽头的窗吹进来,浑身感觉像掉进了冰窖。刹那间,脑袋一片空白,整个人麻麻的,喉咙发不出一点声音,感觉到腿在抖...

在我快站不稳的时候,女子出声了:“我好惨啊——头发洗了一半居然就停水了,看我急急忙忙就跑过来了,衣服也穿得不三不四的...借你的洗手间洗一下头和冲凉...”

“哇,嫂子,是你啊,吓死我了...”

猜你喜欢

  • 两袖清风的故事

    【典 故】 两袖清风(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一、 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已出现了“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魏初,字太初,号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书省掾吏、监察御

  • 路不拾遗的故事

    故事一 唐朝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邯郸一带),不小心把一件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那人听了心里话:这可能吗?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 量体裁衣的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

  • 买椟还珠的故事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

  • 名落孙山的故事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 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能然

  • 门庭若市的故事

    出处: 《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豫,门庭若市。释义: 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故事

  • 马首是瞻的故事

    出处: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基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释义: “瞻”是看的意思。这则成语的本意是,作战是士兵看着主 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者乐于追随。 故事: 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

  • 盲人摸象的故事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