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经济效益与自我毁灭成正比

经济效益与自我毁灭成正比

收录日期:2025-11-20 09:39:19  热度:10℃

今天休息,闲来无事得便到附近乡村转悠了一圈,一个养鸡专业户中年汉子正在鸡圈旁一个尼龙网围成的小圈子里用青菜稻谷喂养另一群鸡,我觉得好生奇怪,不觉走过去问个究竟,中年汉子见我是一个老者,甚觉亲切说:看模样您比我的父亲年纪还要大不少呢!

我说:令尊好福气呀!儿子能干,看你养的鸡怕是有上万只吧?四五十天就是一茬,一年也挣不少钱。

中年汉子叹息说:哎父亲命不长,钱是赚到不少,可是没享到福啊!我刚接手,想想父亲当初艰苦创业多么不容易啊,可是他老人家一天福也没享就去了。

我一听这话题沉重,不宜往下说,只得转移话题说:这个小圈子里的鸡怎么不喂鸡饲料改用传统饲料做实验呀?

中年汉子又一次叹息说:哎!害人终害己,这不母亲又病了,四五十天出栏的鸡卖给别人自己也吃,父亲就是因为吃这种饲料养的鸡患上癌症死的,医生说,母亲再不能吃饲料养的鸡了,要吃土鸡炖汤恢复元气,上哪儿买土鸡去?

我说:你们为什么没想到用传统饲料养鸡呢?虽然生长周期长,成本价格高,但是出售价格也高嘛!不是一回事吗?

中年汉子说:您不养鸡,不知道这里面道理,现在的鸡幼小的时候根本就不吃传统饲料,它们只吃专用鸡饲料,这几只鸡我们采用的是上面是鸡饲料,下面是稻谷苞谷茬子,小鸡吃完了鸡饲料就不吃下面粮食,我们慢慢饿着它们,好不容易才改变它们的食性,人害了自己也害了鸡,这种养鸡方法鸡不肯长,等着吃都来不及。

我沉吟不语了,鸡本来是自然界一个物种,它们是杂食性动物,现在人为地改造竟然使这种自然生物丧失了自然属性,它们只认识人造食物却不认识自然食物,倘若有一天把它们放归自然,岂不是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人类片面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自然物种丧失自然天性,同时它们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效益还有疾病,养鸡人自食其恶果死了,其他的消费者也会步养鸡人的后尘躺倒在疾病之下。当然,这种恶性循环不只有养鸡人,还有养鸭人、养鱼人......

据说,从雏鸡到出栏只需要四十五天,从雏鸭到成鸭只需要三个半月,从鱼苗到成鱼也只需要几个月,盲目地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究竟是一条捷径还是一条歧路?我已经被这个世界弄糊涂了,有了钱命却没了,这个钱还有多大意义呢?这是不是就像赵本山小品里面说的,人生的最大的悲哀钱还在命却没了。

人与其他动物重大区别本来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但是,这种改造和征服也是有一定的准则的,不能改造得没有边际,一个物种的自然属性都没有了,这个物种必然给人类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有敬畏感恐怕还是必须的,不然,人类真的要遭受天谴了。

猜你喜欢

  • 跑得慢也能赢

    “简直太神奇了!”“我要把它搬到我家去!”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美国的安迪·奥尼尔在自己的作品展览会上,又一次迎来了大批的参观者。他们对安迪的树雕作品啧啧赞叹,纷纷表示要订购。安迪是一名手艺精湛的工匠,一直以替别人打家具为生。两年前,一次偶然

  • 骑自行车的日子

    穿着开档裤的我,骑的是四轮车,就是两旁各有一个辅助轮子,后来有一个辅助轮子掉了,爷爷干脆就把两个都卸了,扶着我骑。再后来,我一个人骑,摔过好多次,最后摔会了。骑得像阵风,天天骑车乱窜。记得大姨妈回老家时,曾给我买过一辆红色的自行车,我骑了整

  • 倒掉一小半的水

    上个世纪初,奥地利维也纳有个少年读书非常用功,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后也依旧坐在位置上读书,即使放学后,做完作业也还要一直复习到半夜。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全在学习,可纵然如此,他的成绩顶多算中上水平。这么努力,却无法取得最好的成绩,少

  • 清水文

    中午十一点,我走进“鲜之尚”,挑个临窗位置坐下。冬天的阳光就是舒服,特别是对于一个刚睡醒懒觉的人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恩赐。生活无分秒时针的束缚,工作不必费尽心机讨人好脸色,自由踪影,活脱自然,保持纯天然本质,活得犹如清水一般,羡煞旁人。胡姐

  • 最悲情的一吻

    别人的初吻是羞涩的、甜蜜的、刻骨铭心的,而我的初吻是惨烈的、悲恸的、惊心动魄的。我原本是个实足的保守型的书呆子。“新型人类”没进大学就谈过恋爱,大学期间就公开同居,甚至生子;可我直到博士毕业也没有敢碰过一下女孩子,尽管我心中常常有克制不住的

  • 迟到的吻

    二十一世纪。街道空旷通畅,房屋宽敞。一个寒冷的冬天。满脸皱纹的老阿婆背靠着墙在晒太阳,眼睛直直地望着路面。人老了,牙齿落净,两腮嘴角明显地凹陷,但,看得出,这张脸在年青时是很漂亮的。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老阿婆想,如果有人肯停下,过来与自己聊上

  • 情变

    一汽车在这个城市奔流不息,夹杂着喧嚣,夹杂着李茹的思绪。李茹静默地立在天桥上,望着不息车流,她轻撩了一下长发,陷入了沉思中。她无心去品味这城市的繁华、无心去观赏这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明天成子凡就要出狱了,李茹一定要去接的,但她该怎样去面对他

  • 网征宅友之幸事

    年逾古稀的古老太太老伴儿去世三年了,唯一的独子又在国外定居,感到非常孤单。儿子多次劝她搬到国外去住,她都不去;劝他找个老伴儿,她又不愿意,说自己一个人生活自由。还好,儿子临走前给她买了台电脑,又教会她如何上网聊天,这可给她增添了不少乐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