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如何评价鲁斋先生许衡?许衡的人物故事

如何评价鲁斋先生许衡?许衡的人物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01:34:51  热度:11℃

人物档案

姓名:许衡

别名:许仲平、鲁斋先生

谥号:文正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金末元初

籍贯:怀庆路河内县沁北村

出生地:新郑县城西阳缓里

出生时间:公元1209年

去世时间:公元1281年

职业:政治家、教育家

官职: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等

信仰:儒学

爵位:魏国公

追赠:荣禄大夫、司徒等太傅等

主要成就:元代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

代表作品:《鲁斋集》、《读易私言》

许衡出生贫穷,家里是农耕家庭,所以许衡能够成才,全靠他个人的毅力。小的时候学的少还好些,一些基础的书籍就可以满足其需要。等到他长大之后,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就需要更多的书籍。因为没钱,许衡只能找人借书然后拿回来抄。当时他为了借一本好书,经常徒步走一百里,有些时候更多。

许衡为国子监祭酒的时候,他乐育英才,面教胄子,对待汉蒙子弟都一样公平。他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在他的辛勤教育之下,许多学生都得以成才,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的人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门下矣。,所以许衡对汉蒙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虞集评价他:文正遗书,其于圣贤之道,所志甚重远,其门人之得于文正者,犹未足以尽文正之心也。后之随声附影者,谓修词申义为玩物,谓辨疑答问为躐等,谓无猷为为涵养德性,谓深中厚貌为变化气质,外以聋瞽天下之耳目,内以蛊晦学者之心思,而谓文正之学,果出于此乎?

后世人认识到许衡这个人,大多数都是因为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故事。

说的是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赶路的人都十分口渴。当时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梨子长的饱满水润,许多人的都前去摘梨吃,以解口渴。

当时许衡也在赶路,同样口渴难耐,却坐在树下不动,没有去摘梨。当时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梨来解渴呀?许衡回答道:又不是自己的梨子,怎么能够随意摘取呢?

那人听了许衡的回答之后,笑着说他迂腐,表示现在世道这么乱,梨树应该早就没有主人了。许衡却正色道:梨树虽然没有主人,难道我们的心中也无主了吗?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许衡个人品质,个人道德感是十分高的。

猜你喜欢

  • 座位的尊严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名叫乔治逊,是个黑人。有一次,乔治逊乘坐加利福尼亚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他身边坐着一位白人女性,衣着华贵。乔治逊刚坐下来,就听到那位女士嘟囔了一句:“真讨厌,黑鬼。”乔治逊没有介意,还谦逊地对她微笑。 那位女士更不高兴了,对空

  • 需要一块石头

    不知从哪天起,办公室里的人陆陆续续都备了各种各样的小瓶子,每人桌子上都养了绿萝。绿萝好养,直接泡到水里就可以了,省了找土栽培的麻烦。 只是这些绿萝完成了繁殖到每个办公桌上的任务之后,就再没有什么起色了。绿萝在水里慢慢生了根后,几乎就不再长

  • 每个人都是贵人

    有3个实习生被分配到一个机关实习,办公室里有一位表情冷漠的阿姨,是临时员工。她写公文的速度很慢,有时还出现差错。而其中的两位大学生自认为学历比较高,经常嘲笑她,这让她感到非常苦恼和尴尬。而另一位大学生来自农村,他总是默默地做事,不参与他们的

  • 一条狗的两次死亡

    那一年,因为生活上的原因,我搬到一个远亲弟弟家,和他一起住。弟弟的房子在艺术家和图书馆员集中的小区。住在市中心的人们或许想都没想过还有这样偏僻的地方。人们把垃圾和脏水倒在离小区门口不远的地方,加之冬天寒冷,小区门口结了厚厚一层冰。这里的生活

  •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智者不假思索地答道。 “为什么?”

  • 这个面具你要不要

    肖俊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前些天,他随团参加了云南的孤城六日游。 这天傍晚,肖俊在一个景点多拍了几张照片。等他出来的时候,才发觉跟旅行团失散了。肖俊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试图和导游取得联系。奇怪的是,手机突然没信号了。肖俊摇了摇头。他们入住的宾馆

  • 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有一天,儿子在电子邮件里对妈妈说:妈,你要清楚地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龙应台看了这句话,感到很困惑,就问道:你说的平庸二字是什么意思? 儿子停顿了很长时间,才说道: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

  • 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广德延禅师的法嗣弟子。 一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向他询问:请问老师,如果听到对方谈法论道,自己却不能领会其意,该怎么办呢? 广德周禅师淡淡地说:法界之中,没有听不到声音的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