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半路的亲人,一辈子的情分

半路的亲人,一辈子的情分

收录日期:2025-11-21 13:39:16  热度:8℃

1

中午小憩,梦见他一脸病态,孤苦伶仃地走在街上。心一惊,醒来,才记起,有一个月没去看他了吧。

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就搬回了他原来的家。他儿子与媳妇几年前闹离婚,婚没离成,儿子应聘到南方一个大公司工作,这些年也没回来一次。他是在今年国庆节后突然发病,脑血栓,幸亏治疗及时,才没有太严重的后果,可也明显觉察得出身体一侧的僵硬与不便。出院时,我想带他回家,他坚决不肯,摆着手,很生硬很严肃:“我怎么能去你家养老?你算我哪门子亲戚?以后别管我老头子!”

梦清晰着。心里忐忑,想去看看他。

门掩着。轻轻推开,灰蒙蒙的窗口正掠过最后一抹夕阳,屋里昏暗,桌椅零乱,看起来很萧条。餐桌上用过的杯盘和泡面袋子混杂着,一片狼藉,一边散落着几条吃剩下的咸菜,和一块已经风干的馒头。电视径自播放着不相干的热闹场景,他歪着头,靠在沙发上睡着,面前的棋盘上,零落着棋子,楚河汉界两边的兵马炮无力与敌方厮杀,竟是他一个人左手对右手的孤独与落寞。我的心狠狠地痛,一下,又一下。

2

那一年,我上大一,他的儿子已经成家很多年。他与母亲情投意合,他却一直坚持着,要等我大学毕业,我嫁出去了他才肯住过来。

我想不通,为什么他要等我结婚以后,难道,他来了,我就是这个家里多出来的那个人?

很多年后,我终于要结婚了。母亲忙我的嫁妆,置办酒席,诸多琐事,他在电话里全面指挥。我不语,怨怨地想,这么多年,他恐是怕这一天,过来了还要给我备一份嫁妆吧。

果然,我结婚那天,他不肯出面。一个薄薄的红包,与其他亲友无异。我淡淡地抱怨。母亲说:“他怕给你一份负担啊。你大学的日子那么可心,单位的上司那么提携你,嫁妆那么丰厚,心里就从没想个为啥?你个没良心的,他的心,你不懂。”

顷刻间翻江倒海。母亲不说,我真的不知道他为我做了些什么。

我结婚后,他随母亲住过来,对我总是很淡。我回家看母亲,他打个招呼,便躲出去。到吃饭的时候回家,也不说几句话。我不计较,不是我的亲爸,只要他能对母亲好。我从来没给他买过一件礼物,也没有想,像一个女儿靠近自己的父亲那样去靠近他。

3

儿子出生半个月,老公出车祸住了院。婆婆伺候病中的公公无法分身,两家人都慌了。母亲急急地跑去医院,却见他已经交好钱签好字,正在手术室外溜达。看到母亲,他神态自若:“没事儿,就是腿折了,年纪轻轻,几天就长好了。”

母亲气他说得轻巧,他歪着脖子犟,就是说了句实话。犟够了,索性不回家,带着几件随身的衣裳,夜不归宿地当起了老公的陪床。老公不好意思,怎么可以如此劳累他。他一摆手:“姑爷,你就成全我,你丈母娘气我气得厉害,天天念叨,不来这儿躲躲,你叫我上哪儿去?”他嘿嘿地笑:“你这医院,住的真是时候,我有免费旅馆喽。”

老公住了一个月院,他在医院陪了一个月。晚上,和衣蜷在老公旁边,闭一闭眼。

老公出院,他张罗着把老公接回家,老公看到我,看看怀里酣睡的儿子,回头谢他:“叔,亏你。”他手一挥,冷冷地:“什么话,要不是想找个地方躲躲,我管你哪门子闲事。”

儿子稍大,老公被公派出国,我回单位上班,儿子无法照顾,只好交给母亲。

说也奇怪,儿子竟然只喜欢跟着他。喝奶,要外公调,吃饭,要外公喂,睡觉,要外公陪,就连摔了跤,母亲怎么拉也不肯起来,他把手一伸:“来,外公看看,摔哪儿了?”小人儿也会当即止住哭声,一骨碌爬起来,到他的怀里寻求安慰。

本来,他是典型的大男人,家里的琐事都是母亲做,可面对我儿子的要求,他竟从不厌烦地一一满足。

对我,他神情那么淡,可看到儿子,他立马就绽出笑容,跟儿子玩坦克汽车奥特曼,和儿子一起,跑步爬山去钓鱼,教儿子帅相兵马炮,一板一眼下象棋。没有爸爸在眼前的儿子,在他的调教下,丝毫不缺小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儿子回奶奶家,才隔一天就嚷嚷,妈妈,我想外公。

因为他对儿子的好,想起他,心里忽然就有了像对亲人那样的柔软。那次,我破天荒地为他带了礼物,挑了件外套买了条腰带,还有婆婆家的土特产。

见到他,儿子扑到他怀里,咬着耳朵说悄悄话。等儿子把包包拉开,一件一件倒腾出来,告诉他,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时候,他愣了足足有半分钟。

等儿子不在眼前,他依旧神情淡淡:“就是咱家养的小猫小狗我也疼,你用不着因为孩子跟我客气。

温热的心,有隐隐的失落。儿子与他,一点血缘都没有,也许,他真的只是像疼小猫小狗一样疼了一个小生命吧。

儿子上了学,老公回国,母亲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连照顾自己都成了问题。

母亲卧床后,他买菜做饭洗衣服,连血糖仪的操作,都一样一样学起来。除了料理家务,与母亲一起奔波在家与医院之间,他还研究起食谱,为母亲增加抵抗力。太阳好的时候,他把收拾得利利落落的母亲抱上轮椅,陪母亲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他与母亲,只是半路夫妻,我不忍把侍候母亲的责任全部推卸给他,便想搬回家来,与他一起分担。他有些恼怒:“怎么,不放心把你妈交给我?”

那样严肃质疑的语气,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

他不再看我,顾自做着手中的活计:“我也有私心,尽心伺候你妈,是为我自己有个伴儿。你休息时回来陪你妈说个话儿就好,平日,把孩子照顾好,你妈心里就高兴。”

我心里,懂了他不要我分神的温暖。

母亲去世前,拉着我的手,看着他,眼里跑着泪花:“这些年,亏你叔,以后,别忘你叔。”

可是,母亲走后,我怎么留他都留不住,他坚决地搬回了他原来的家。他有些凄凉:“你妈走了,这家就散了。我有儿子养我老,能过得挺好。你们放心吧。”

4

他还没有醒来。我不忍叫他,静静地坐在一旁。那么多年,他不动声色疼爱我们的样子,一一浮现出来。可现在,他老了,老得无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他儿子没有条件给他一个从容的晚年,而我,是不是也要如局外人一样无可奈何?

走到院外,掏出手机,给老公打电话。听着我的哽咽,老公安慰:“只要你愿意,咱就把他接回家。其实,我早就把他当成我亲亲的老丈人了。”

我为他拾掇衣物的声音惊醒了他。看到我,他很高兴又很诧异:“你这是要干啥?”

我不自觉地,像对自己父亲一样任性:“你看看你这个样子,让人不放心,我要带你走,回家。”

他的眼里闪着亮光,瞬间又黯淡下来,很坚决:“不行。我对你没有养育之恩,你也没有义务管我。”

“你说啥我都不管,反正你是我叔。在我心里,我叔跟我爸一样重,是我最亲的亲人。”我歪着头,看着他,拿出一副赖皮的样子。

“有你这份心,叔就知足了。叔有儿子。孩子,你走吧,咱们,不过是半路的亲人。”他叹口气,软下来。

“我们是半路的亲人,可我怎么能忘得了那么多年你对我们的情分,”我把口气硬了硬,又带着些俏皮:“在你儿子能照顾你之前,你必须跟我走。从前你冷淡我,现在跟我住一起,我天天冷淡你,报复你。”

门开了,儿子和老公进来,儿子摇着他的手叽叽喳喳:“外公,我们班老三说他下象棋战无不胜,我跟他下了战书,这个星期天,要与他大战三百回合,外公,你得帮我,回家帮我研究招数,可不能看着我输给他!”

老公提起他的衣物,挽起他的臂膀:“走吧,叔。咱回家。”

他看看我,看看老公,再看看眼神渴望的儿子,两滴浑浊的老泪缓缓落下。“罢,罢,”他一跺脚,像从前那样爽气地一挥手:“既然不嫌我老头子,我就给你们添乱去!”

山路十八弯,通向的,是一个叫温暖的地方,即便半路的亲人,也是一辈子的情分,世间的美好,原都是这样的爱写成的。

猜你喜欢

  • 你是我的护身符

    婚后没多长时间,小芸就查出来得了心脏病。医生告诉她不能怀孕,而且每天都得吃药,一天不吃就有生命危险。这种药还很贵,一年的药费就是个天文数字。一想起来小芸连死的心都有了。老公贵祥说,天无绝人之路,药再贵咱也得吃,谁让咱摊上了呢?认了!为挣钱给

  • 背影的温暖

    “二小,到了城里你要好好学习,记着一定别忘了给家里来信报平安。”直到母亲的最后一声叮嘱渐远,班车才肯缓缓地向城里驶去。班车上,我还在为父亲没有来车站送我而耿耿于怀,甚至在我的心里父亲更像是一个陌生人,父亲早出晚归,有时几天也见不着一面,即使

  • 行走边缘

    经过黄士高原翻过太行山,我来到了这座群山包裹着的小城,春末夏初的四月,阳光灿烂,这里的天气却依然透彻着寒冷,不过空气特别清爽干净,凉丝丝的沁人心脾。出了车站,人群稀少,一点也没有火车站常有的那种暄闹,凭感觉就知道,这里是一个慢节奏悠闲的地方

  • 那年的天真无邪

    张明和李敏曾经是大学同学,毕业十年了,终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相见。此时两人都已结婚生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十年前,有那充满纯真的象牙塔中,他们本该是一对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他们还是散了。他们俩人都是本科生,但张明读大学时成绩并不太理想,读到

  • 两只蝴蝶

    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他飞累了,便落在一个花蕾中休息,还一边享受着那喷香的花粉。“蝴蝶老兄,你好啊?”突然,从花柄处面传来了一声问候,把蝴蝶吓了一跳。蝴蝶沿着声音一看,原来是一只毛毛虫,只见它浑身上下长满了蓬松松的茸毛,两只圆圆的眼睛长

  • 小弟,三哥看你来了

    按照常规,五六月份的农村的清晨,应该是空气清爽,适中宜人,但是,那天早上,给人的感觉却有些不同,有点寒意,在出门之前,母亲就叮嘱要加一件外衣,虽然我已成家,并且已为人之父,但在母亲的眼里,永远是孩子,母亲的话,我一向惟命是从,没有反驳的想法

  • 多么希望你是个酒鬼

    也许父亲不是一个好男人,嗜烟,嗜酒------吃喝嫖赌他占了两样。听说他赌技不错,可自从我记事起就没见他上过赌桌。所以,在我心里父亲的坏习惯也就是抽烟、喝酒。尤其是喝酒,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小时候,从书上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我劝他戒了,他不听

  • 我为父亲盛碗粥

    星期六我带着儿子去乡下看望父母。母亲打过不下十次电话,说想孙子哩!话语里满是无奈,母亲晕车晕得厉害,否则早就进城来看孙子了。我刚下中巴车就遇上以前镇单位的一位朋友,多年不见,他非拉我去他家小聚。盛情难却只好应允。哪知晚上酒喝多了,天色已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