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秋之舞

秋之舞

收录日期:2025-11-21 09:40:05  热度:9℃

又值一年姗姗来迟的浓秋,南方小城特有的哀黄秋天。迷醉的秋风裹挟着丝丝疲惫衰老的落叶,在单调的昏黄天际间纷纷扬扬,伴随着幽幽倩风的骊歌,卖弄着华丽却稍显伤怀的舞曲。抬头仰望被灰暗的乌云阴霾,又被朦胧泛黄的落幕天色渲染的苍穹,一张无限感伤而又麻木的脸庞。

似她日益等待的心情,又若她内心深处片片哀伤纷飞的忧伤离思。“三年了,终于又三年了。”她不禁独自哀叹,眉目间岁月的印记丝毫难以被精心涂抹的淡妆所掩饰,就像此时的落叶不会停止舞蹈一样,只要风还在刮,只要时光还在矢志不渝地流淌。

她独自一人来到人潮稀少的秋暮的寂静码头,他打长途告诉她已经结束了国外的留学生涯,今天会回来,所以让她来接。在电话里听见他久违的熟悉声音,想象着在另外一个国度他此生不会忘却更不可能忘记的容颜,不知为何她的浓灰色瞳孔已经被泪水打湿。“好,我去”,只有三个字,却压抑着这些年她几乎所有的情愫,丝丝入扣。

码头的天空是一张亘古不变的衰黄侧脸,因为这里见证了太多的离开与重逢。三年前,她与他就是在这里分开的。三年来,这里的风景依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每天离开抑或欢聚的人。以及她与三年前截然不同的心绪。如今故地重游,她恍惚间又想起了三年前的种种画面,既真实又朦胧,宛若昨日光景又仿佛梦中场景。

那年他们在北京读书,都是舞蹈学院的。他们认识的时候,他大三,她大二。

在学校的一次校庆晚会上,她第一次见到他。同样是在一个衰败的秋天,他身着华丽却不做作的燕尾服,在灯光绚烂的偌大舞台上和一个女生搭档跳舞。周遭灯光瞬间暗淡,一个硕大的光点投影到他和那个女生身上,刹那间他忧郁娴熟的舞姿吸引了她的眼球。他像一个忧郁天使与那个女生牵手旋转,女生洁白纯粹的裙子在他似水般缠绵的舞姿下翩翩起舞,像极了梦境中的独舞,唯美中不缺丝丝柔情。光线打在他帅气的脸庞上,不羁的碎发将他的侧脸修饰得甚是光鲜亮丽。他和那个女生其实是在用灵魂在跳舞,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演绎着尘间的忧伤与华美。

一时间她有些羡慕甚至可以说嫉妒那个女生,因为她感觉自己跳得比那个女生会好些,如果是和他一起跳舞的话。

她再一次不自觉地仰望着晚霞遍布的天空,哀黄的天边掠景被讨厌的乌云渐次渲染,暖黄色蔓延了大部分的天空。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当她再次回忆从前的场景时,内心那根敏感的神经会不自觉的刺痛着她渐渐麻木的感情,于是她又回忆起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如烟往事。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舞会上,他们虽然素不相识却拥有同样的朋友。于是阴差阳错地出现在了同样的舞会上,他也终于有机会看到她的独舞。舞会上的他们是第一次跳舞,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虽然是第一次,却很合得来,他依旧是一身很合气质的燕尾服,而她,浅浅的淡蓝色花边摆裙。她像一个快乐的精灵,随着他的节拍随意舞动婀娜身姿,似乎盛夏天边透彻洁净的云霞般飘渺欲仙。而他,更像是她的守护神,保护着腼腆的她,让她变得随意,让她变得单纯。

那次舞会是她大学时期最开心的一次跳舞,没有束缚,没有压抑,有的只是淡淡的天真与明媚。

从此,他们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相识了。他们也从普通朋友演变成了男女朋友,直到分离。他后来又选择了去美国留学,为成为一名职业舞蹈家作准备。那时,她还在读大四,已经放弃了跳舞。

当她回忆这些如梦碎影的时候,天空已经被蒙上了一层更加伤感的柠檬黄,像是一层柔软的纱布轻拂过美梦的表层。此时海面上隐隐约约有游轮开来,很小,但是她看得到,而且她知道,他就在游轮里。她又一次想起了他们分离时的场景,那画面是她永生都难以忘怀,如同耳朵上针尖大的耳洞,是此生不可能痊愈的“伤疤”,永远跟随着自己,陪伴着自己,同时也伤害着自己。

他们分离的季节是在一个秋季,那时秋意正酣,片片衰老的黄叶在秋景下哀嚎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他们怀揣着难以诉说的难过,踩过校园水泥路面上积压的憔悴枯叶,他们走出校门,他知道或许自己以后再也没机会进来了。她和他的家人、朋友把他送到机场,那一次,她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却欲哭无泪。

“我好想和你再跳一次舞蹈,像那天的舞会一样。”

“好,等我回来一定。”

简单的对白,却使她至今刻骨铭心。所以在他离开的光阴里,她一直在等他,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

游轮靠岸了,海水也停止了欢歌。旅人渐渐下船,透过熙熙攘攘的人流间的缝隙,她隐隐见到了他,和三年前一模一样的精致脸庞,他原来一直没有改变。她想,只是他的身边多了一个淡黄色头发的美国女孩。

他牵着那个美国女孩的手,像他从前牵着自己的手一样。

她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而他,远远地看见了她,同样是一动不动的姿势,倒是那个美国女孩一脸迷惑。一直等到方才喧闹的人们逐渐散场,她迈着优雅淡定的步伐徐徐走进他。随后缓缓把头抬起凝视着昏暗的天色,以及不再像刚才那样泛黄的落暮。他也仰头看天,看秋天泛黄的倩影。“三年了,真的什么都改变了。”她不禁感叹。此时又有几片满目皱纹的落叶随风扫过他们的两侧,那些落叶见证着他们曾经独舞的秋歌。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时间真的可以改变许多事情,包括昔日的海誓山盟,包括曾经难以忘怀的记忆片段,但到了来年再回首之时,就算结局再悲伤,也可以真切地释然了。

因为伤感的秋天并不会持久,暮春三月的绚烂风景终究是会来临的,往昔纷飞的秋叶很快会演化成若干年后的一棵开花树上的花蕾。

猜你喜欢

  • 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

  • 食言而肥的故事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 颐指气使的故事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 顾曲周郎的故事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

  • 顽石点头的故事

    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出自: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

  • 青出于兰的故事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捋虎须的故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桓 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权 冯几前席, 桓 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 权 大笑。”后因以“捋虎须”喻撩拨强有力者,谓冒风险。 【示例】:唐 韩偓 《安贫》

  • 问道于盲的故事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求教于一无所知者,没有助益。语本 唐 韩愈 《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 愈 ,是所谓借听於聋,求道於盲。”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书生便以为 长淮 不易守者,是亦问道於盲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