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成龙:中国式父亲根本不懂爱

成龙:中国式父亲根本不懂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20:38:50  热度:9℃

成龙:中国式父亲根本不懂爱

作者:黄佟佟

成龙这样的中国式父亲也许是世上最可怜的一种父亲,童年从未得到过爱,长大了不会付出爱。

房祖名吸毒,娱乐圈震惊,房祖名本人微不足道,全赖他有一位名扬天下正义凛然的巨星父亲成龙,成龙的“中国人是需要管的”言论尚在耳边,儿子就吸了毒,而且已吸八年,这无疑是当众给父亲啪啪打脸,所以父亲成龙在紧接而来的道歉声明里第一感觉是“愤怒”。愤怒什么呢?这种愤怒用一种更中国式的话语来说就是“父母累死累活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你却不好好上进读书光宗耀祖,为父母争脸,反而做出这等事来让老子蒙羞”。

很多年前,我曾经看过成龙与房祖名共同出席某场合的视频,这一对父子关系很奇怪,一方面他们是绝对相亲的父与子,一方面又相互暗地拆台,父亲会无比威仪还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到处说“犬子不成器,请多关照”,而房祖名虽然表面上规规矩矩害羞且怕事的样子,但实际句句有骨,“我跟我父亲不太熟”。

他确实跟父亲不熟,也难怪,在他成长的大部分时光里,父亲都是不存在的,忙碌的父亲每年只有两周时间和他的母亲待在一起。母亲林凤娇和他像两尾冰箱里的鱼被掷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宅里过着沉默的生活。

在中国,像成龙一样的中国式父亲特别多,这样的男人是什么样的呢?他们都喜欢说“人是要受苦的”,因为他们小时候受的苦特别多,以成龙为例,他的父母在领事馆做仆从,他才7岁就被父亲送到科班学戏,那时小孩被送到戏班学艺几乎相当于被“遗弃”,清早5时起床练功,晚上12时才能睡觉,每天如是,师傅也穷,整个班子如同乞丐,要数人头去领救济品,在科班里打骂是常事,甚至生死都听凭师傅发落。在成龙成长的过程中,他没有领略过家庭的温暖,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哲学——这落实到他的人生里,就是他总在说的人要“自强不息”,他把人生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工作和赚钱之上,他几十年都在搏命工作,他把那视为自己最光荣的性格,因为他是那么“拼”。

他的世界里只有兄弟,没有爱情;他的家庭观里只有金钱,没有亲情;他对儿子只有教训,没有陪伴。房祖名的回忆里“我父亲连背影也没有”。

当所有人都在暗暗嘲笑成龙教子无方被打脸时,最心碎的恐怕是成龙自己,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却要受到如此羞辱,他们一生勤奋地给家人提供最好的生存资料,以为这已经是此生对他们最大的恩惠了,谁知道家人一点也不领情……有时,想一想,像成龙这样的中国式父亲也许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一种父亲,他们在家庭里是孤独的存在,他们的心智从未成熟,他们的童年从来没有得到过爱,所以他长大了也不知道怎么付出爱,要到六十多岁时,发现儿子已经吸毒八年时,才茫然地发现原来英明神武的自己真的有可能是“教子无方”。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教子无方”,只有“教子无爱”,或者根本你就“无方可教”。

猜你喜欢

  • 天夺之魄的故事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赵同的态度很傲慢,刘康公看后很不高兴,骂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典故】

  • 一木难支的故事

    南北朝(刘)宋顺帝的时候,萧道成把持政权,杀害忠良,横行恣肆,大有篡夺王室的企图,当时大臣袁粲和刘东两人,秘密商量要杀死萧道成,但事机不密,被萧道成同党褚渊知道了,把秘密告诉萧道成,萧道成十分恼怒,立刻派部将戴僧静率领了很多人马去攻打袁粲,

  • 映雪囊萤成语故事

    拼音 náng yíng yìng xuě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 避面尹邢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汉武帝同时宠幸尹夫人和邢夫人,对他们照顾有加。为了避免她们互相倾轧,下诏书让她们不得见面。后来尹夫人请求汉武帝让她见一见邢夫人,汉武帝考虑再三同意了她的要求。相见后,尹夫人低头痛苦,自叹不如邢夫人。【注音】b&igra

  • 琅嬛福地的故事

    传说古代书生张华路过一高山,山陡如壁,奇峰怪石,恰好路边有一山洞,他好奇地进入,没走几步便有童子上来引路,径直把他引到一书房,那里各种藏书应有尽有。张华十分高兴,想租借此书房一段时间。童子不允,告诉他这是琅嬛福地。

  • 瓜李之嫌故事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 得不酬失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酬失。

  • 穿井得人故事

    【成语故事】传说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每天要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取水。后来他请人和自己一起打水井,他觉得自己上阵省了一个劳动力,于是逢人便说:吾穿井得一人”。外面就把这句话传成了丁家打井挖到了一个人。【拼音】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