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罗斯福巧治贿赂

罗斯福巧治贿赂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6:20  热度:10℃

除了廉政之外,我们还需要神智健全的政府从职人员。

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商业贿赂盛行,一些大公司如铁路公司、面粉商、教材出版商设法贿赂法律的制定者、解释者和执行者,以获得政府合同、骗取优惠政策或质量认证,为自己谋取暴利。由此新闻界爆发了一场“揭黑”运动,报纸、杂志、专著以及各类演讲都成了“揭黑”的舞台,新闻从业人员对政治、经济、社会上的各种腐败行为口诛笔伐,人民群众更是义愤填膺,大有要推翻美国政府之势。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及时出手,对这场有新闻记者引起的“揭黑”运动进行了引导,既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社会危机,也有力地遏制了商业贿赂等腐败的蔓延和滋生,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改良。

重视舆论

记者斯蒂芬斯更是胆大包天,跑到太岁头上动土。他一个人拜访罗斯福总统,质问总统自己在行政中是否存在贿赂。罗斯福直言说:有时为了使法案通过,不得不和一些议员做某种交易,曾为某议员的朋友在政府部门安排职位。斯蒂芬斯一针见血指出:“总统先生,甚至是你本人都能察觉到为了推行你的利民政策,你得在参众院收买选票,以求得到人民选举的那些代表的支持。”斯蒂芬斯对总统的这些话进行了深度报道,指责总统的贿赂和腐败行为,从而引起轩然大波。罗斯福看到报道后怒发冲冠。

但也从这件事意识到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揭露腐败方法不当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打击商业贿赂、铲除腐败的一系列思想。

首先,罗斯福对媒体的监督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他承认国家政治和商业活动中存在贿赂和腐败行为,“迫切需要与这些邪恶进行残酷的斗争,无情地揭露、打击在政治、商业、和社会生活中任何邪恶的行为、任何邪恶之人,不管他是政客还是商人。”

罗斯福同时意识到一些人利用“莫须有”的罪名肆意攻击商界或政界人士,这种行为引起了民众的公愤,民众的公愤又有力地支持了毫无道德原则的揭黑者。所以,他强调对腐败的揭露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骗子并不比盗贼好,如果他的谎言构成了诽谤,那他就比任何盗贼更加恶毒。”他要求新闻媒体在揭露腐败时一定要事实求是,对腐败的揭露不当,同样会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包括被揭发者的利益。

群众监督

世界历史上的历次运动,都不可避免地有“扩大化”的倾向,罗斯福提醒新闻媒体:“在攻击我们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公认的腐败时,如果范围太广泛,把有道德的人也包括进去,那就意味着公众良心的枯萎,使公众要么愤世嫉俗,要么漠不关心。”“那些没有区分好坏意识的傻瓜与能够区分好坏但还是选择干坏事的人的危害几乎是一样的。在公共场合刻薄地说一个公职人员不诚实,并以此作为笑柄,这对一个爱国者和美国好公民来说是最令人恼怒的。”他还形象把反腐败扩大用绘画比喻:“如果把一幅图画都涂抹成黑色,那就没有把恶棍从他们自己人中区别开来的颜色了。这样的绘画只能导致道德上的色盲,它让人民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真正的黑人,也没有真正的白人,所有的人都是灰色的。”“这种公众情绪给恶棍带来的是希望,给诚实的人带来的是绝望。”

为了防止揭露腐败的运动走向极端,罗斯福用英国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1678年发表的《天路历程》中的故事来启示人民:有个拿粪耙的人,他拿着粪耙目不斜视,紧紧盯着眼前的粪土,一位天使赐给他一顶天国的王冠,但他埋头耙粪,无暇抬头观看。班扬用该故事比喻只注重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修养。罗斯福把揭黑者比喻成“拿粪耙的人”,他们只看到污秽的东西,却看不到美好的东西。他说:“社会的安康需要拿粪耙的人,但是,他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知道抬头看天国送来的王冠,因为这个王冠更值得去追求。他们周围有更美好的东西。如果他们认为世界上尽是污秽,那他们自己也失去了对社会的价值。”

人们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在揭露腐败时难免受情绪的影响。罗斯福提醒人们一定要有自控能力,反腐败也要有节制,认为“歇斯底里的耸人听闻是捍卫正义的最卑鄙的武器”。如果煽风点火,发布骇人听闻的虚假消息,进行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攻击,“它给公众情绪带来的危害比犯罪本身的危害更大。”他强调:“我们要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但这种斗争要在健康意识的引导下进行。”

法规约束

在腐败盛行的社会,人们往往对富人财富获得的合法性持怀疑态度。罗斯福一再强调,不要“仇富”,而要仇视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积聚财富的人。罗斯福总统让大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说:“要看商业行为中巨大财富是如何积聚的,又是如何使用这些财富的。”罗斯福引用摩西十戒中的第八条戒律“不可偷盗”来阐述在经济活动和打击腐败中要公平,剥削穷人或剥夺别人的经济牟利机会是“偷盗”,非法占有富人的财富照样是“偷盗”。

政府监管

为了防止商业腐败的发生,罗斯福提出了由政府对公司进行监管的法规,并解释说:“这种监管和控制并不是用狠毒的手段来对待创造财富的人,其明确的目的是:既要对他们公正,也要确保他们对公共利益公正。”同时指出,只有法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这些法律还要由公务员去执行,他认为:“在公共服务中,那些负责监管公司的人不管是立法者还是行政人员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廉政。”他要求公务员要德才兼备:“除了廉政之外,我们还需要神智健全。如果一个公务员胆小如鼠、愚昧无知、躁动狂热、异想天开,那他的廉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为了防止人们对公司产生抵触情绪,他明确指出:“这危险不是来自腐败的公司,而是来自腐败本身或反腐败过程中的腐败。”

为了防止“超级资本”给社会带来的“深远罪恶”,罗斯福提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措施:“要对所有超过一定的数额的财富不管是商业获利,还是接受的赠予或遗产用累进税率征税,采用这样的税率制度是从这些巨大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来发放给其他个人。”针对一些公司的自由放任行为,他说:“他们播下的不是种子,而是风,将来只能收割旋风。他们最终会激发起极端暴力,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动乱的改革,而不是稳定、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罗斯福治理商业贿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媒体揭露、群众监督、法规约束、政府监管上。这一思想是建立在积极的、乐观态度的基础上,既看到污秽,也看到了美好。和商业贿赂作斗争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要实事求是,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在防止一些腐败分子蒙混过关的同时,也要防止打击腐败扩大化。不要因为腐败的存在就对国家的前途悲观失望,怀疑一切公司和商业活动,公司和商业活动不会带来危害,带来危害的是腐败本身和反腐败过程中的腐败。

猜你喜欢

  • 梅妃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她为何斗不过杨玉

    说到美女,大家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这句话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杨贵妃的容貌,就是这句话中的羞花。可是,比起杨贵妃至美的容颜来说,梅妃也是一位少有的极有气质的美女,当时也是当地最有名的才貌双全之人。历史上,梅妃和杨贵妃都有同一个丈夫,那就

  • 戈小娥生平简介 她是什么朝代的人?

    戈小娥,是我国古代元朝时期的历史人物,她是元朝统治全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即北元的第一位皇帝元惠帝(也被叫做元顺帝)的淑姬。清朝时候,有位叫做马骆的画家,他在《美人百态画谱》中将戈小娥的相貌画了下来。为了表示对戈小娥的喜爱之情,他还为此画题了一

  • 吕相绝秦发生在什么朝代?吕相是谁?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公元前578年,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要和秦国断绝外交关系,秦晋之好,就要变成秦晋绝交了。晋厉公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是西周统治下的诸侯国之主,在位时间不到十年,就相继打败了秦国、楚国以及齐国三大诸侯国。之所以

  • 宇文家族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宇文姓氏的

    《楚乔传》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高居不下,剧中林更新饰演的宇文玥,是一位训练谍者的宇文家族的大房少主,深受大魏皇帝的信任。可以看出来,宇文玥所在的家族是当朝的一个豪门世族,在朝中势力极大,地位极高,还拥有皇帝最信赖的谍纸天眼基地。但是,《楚乔

  • 宋朝奇女子陈妙常简介 陈妙常人物结局

    陈妙常,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奇女子。其传奇在于,以尼姑的身份与人空门偷情,最终嫁给有情郎。陈家原本也是临江的官宦之家,陈妙常一位官家小娘子之所以成为了尼姑庵中的尼姑,还在于其年少之时体弱多病,找遍名医也无法治根。后来有人为陈妙常批命,说她命犯孤

  • 宋朝奇女子魏玩简介 魏玩是怎么死的?

    魏玩,是宋朝时期著名的才女,又名魏夫人。魏玩是当时极有名的才女,虽然在今天名声不显,但是她却是能与著名词人李清照相比的女词人。魏玩,字玉如,一作玉汝,邓城人氏。虽然她本人不为人所熟知,但是她的弟弟和丈夫却是一等一的名人。魏玩的出身世家,弟弟

  • 才女魏玩的丈夫是谁?魏玩的坎坷爱情

    才女魏玩,虽然加了才女二字,但是这个名字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听过的。魏玩,其实就是那位能与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相提并论的魏夫人,同样也擅长诗词,以婉约词渐长,多些闺阁之怨。若是这样说,对于魏玩大家还是没有什么印象的话。再提一个人,那就是曾布。曾布是

  • 如何评价魏玩此人?魏玩的代表诗词

    魏玩,又叫魏夫人,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曾布的妻子。原本是邓城人氏,后从夫籍为南丰人氏。曾布登高位之后,凭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她魏夫人的称号就是从她的封号而来。魏玩是一个可悲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女人。婚姻的不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