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

收录日期:2025-11-20 13:56:39  热度:12℃

春秋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聃。据说他刚生下来时,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为他的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老子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

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们。

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

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

即使有武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

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传》中亦有“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的说法。

后来,人们据此引申出“安居乐业”的成语。

——《老子》

【求解驿站】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表示生活美满、安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活学活用】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让百姓~才是硬道理!

【妙语点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一直为安居而沸沸扬扬。在高房价成为人们不能承受之重的情况下,政府建设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让百姓“安居”,社会保障制度等一些措施又着眼于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让百姓“乐业”。事实上,只有在权利的相对公平及公正的目标下,寻求并从事自己所需要、所忠实的职业、事业,才是人们所希望的、真正的乐业。真正的乐业并非由某个伟人或某个“既得利益集团”施舍这么简单。

【近义】国泰民安、民康物阜

【反义】民不聊生、颠沛流离

猜你喜欢

  • 在美女和女巫之间的选择

    那是在一次英语口语课上,我们的美国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学习一篇文章并思考文章的问题,下一堂课将用英语进行讨论。那只是老师为了我们练习说英语的一篇文章,但由此却引出了一些思考。我把那篇文章翻译成中文,大意是:这个问题是:女人真正想要的

  • 画鬼最容易

    古代有一位画家被请进王宫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你认为什么东西最难画呢?”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和马是最难画的,我画不好。”齐王又问道:“那你认为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画家说:“画鬼最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狗和马这些东西

  • 巴顿将军尝汤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道。“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

  • 当机不断的教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的教训,发生在他六岁之时。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

  • 候鸟的命运

    一只鸟飞往南方过冬。天气很冷,鸟冻僵了,从空中摔下来。鸟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这时一头牛恰好经过,在它身上拉了一堆粪。很快地,热乎乎的牛粪使冻僵的鸟慢慢苏醒过来并感到了无比的温暖。鸟很高兴,禁不住在牛粪里引吭高歌。一只饥饿的野猫循声而来,看

  • 耶稣与门徒彼得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希望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

  • 秀才买不到柴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

  • 竞争反应速度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树林里突然跑出一头熊来,两个人中一个忙着穿球鞋;另一个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是要跑过你。”启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