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孟尝君的门客的历史典故

孟尝君的门客的历史典故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7:24  热度:10℃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 “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猜你喜欢

  • 忤逆墓

    洪武二年,朱元璋命大明北伐军兵分南北两路,攻取山西。南路军的主帅是征虏大将军冯胜,主攻目标为平阳府。冯胜深知欲占平阳府,必先攻取其南大门——曲沃。他决定派都指挥使王进打头阵。王进年轻时曾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特赐他

  • 眼见不为实

    清朝时候,颍州老城有家德仁堂药铺,是家百年老字号。药铺老板孙少祖,自从三十岁接手德仁堂,苦心经营,生意日隆。这年冬天,德仁堂的马老掌柜因病去世。马老掌柜在德仁堂干了几十年,对德仁堂忠心耿耿,如今他一走,孙少祖只觉得丢了一条臂膀,心里悲痛不已

  • 狐妖

    王道士是山西河北一带的捉狐高手,他不仅法术高强,脑子也十分灵活,善于巧取智胜。这一天,在河北农村出现了一只狐妖,一年之内,先不说年轻后生,就是老头子都被它整死了十个了,最恐怖的是那些人被折腾的瘦骨嶙峋奄奄一息,临死时还当着床边老婆的面说:“

  • 蛇咬三生冤,狗咬对头人

    我爷爷一直说:蛇咬三生冤,狗咬对头人。也就是说,蛇和狗是不会随便咬人的。如果有蛇或者狗无缘无故的咬你的话,那就证明你以前一定对它们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说是我们那边以前有个商人,经常到外县去做生意。有一次,他路过一条河边,看见有条蛇在那里喝水

  • 洗玉

    大帅的心病话说清末民初时候,军阀割据,局势动荡不安。军阀齐孜飞攻占了山东老城即墨,就在满城百姓人心惶惶的时候,齐孜飞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派兵把城北的几座古墓大肆盗掘一番。这是为何呢?原来这个齐孜飞是富家子弟,他的父亲齐财主是一个古玩行家,他虽

  • 心魔

    嫉妒可畏,多疑可怕,心头一旦缠上这般恶魔,注定会有一场劫难……古时候,城里有个周员外,因结发妻子李氏一直怀不上孩子,就又娶了小妾孙氏。成婚后,他听说谢公庄的观音庙菩萨开光,便带孙氏去那里上香。不料,途中周员外一行遭遇了劫匪,他们不仅抢光了周

  • 让小偷着迷的故事

    “老婆子,你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看来今天不给你说个清楚,你是睡不着觉了。”屋里说话的声音低了下来。站在窗外的那人伸长耳朵,屏气静听,一句话都没漏过。??金陵城外的秣陵镇,背靠凤凰山,前临太子湖,湖光山色交相映辉,是江南著名的避暑胜地。清代

  • 乱军坟滩

    在老家农村,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烧土炕取暖。烧炕用的燃料主要是晒干的马粪或庄稼秸秆。在过去,有些人地少家贫,养不起牲口,秸秆也不够用,入冬的时候就要上山去扫柴。所谓扫柴,就是用荆棘和刺条扎的扫帚,把那些散落在山坡地埂上的苔藓、枯草和树叶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