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牛顿有时也不开窍

牛顿有时也不开窍

收录日期:2025-11-20 16:01:25  热度:10℃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伟大科学家,他有时也不开窍。

牛顿小时候养有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牛顿为了让猫自由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也是一个洞大,一个洞小。一天他的邻居见到他,对他说:你何必要开两个洞,只要开一个大洞不就行了。

牛顿听了,恍然大悟,连声称赞道:“说得对,真是高见!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你这个好主意来。”

牛顿一辈子打光棍

他的这些不修边幅行为,竟然使他在情场失意,终生未娶。

牛顿年轻的时候也谈过恋爱。有一次,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热情奔放地向一位相识的姑娘求婚。能得到这样一位青年学者的钟情,姑娘自然感到幸运。牛顿轻轻地握着她的手,含情脉脉地望着这位漂亮的少女,她羞涩地低下了头,两朵红云飞上了脸颊。然而,正在这热恋的时刻,牛顿的思想忽然跑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满脑子尽是些符号、公式,完全忘记了身边的情人。他的手抓着情人的一个手指,误为捅烟斗的捅条,硬往他的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起来。牛顿这才从数学王国里跳出,明自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赶紧向她道歉说:“亲爱的,饶恕我吧!我知道,这是不行了。看来,我是该一辈子打光棍的。”牛顿的一生真应着了他的话,他一辈子是“光棍”。

猜你喜欢

  • 冯尧安 将现代史锤炼在对联里

    冯尧安,1918年生于重庆,一生陶醉于楹联,所作之联成千上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精通诗词楹联,被尊为重庆市联坛三老”,曾亲笔撰写过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对过去的记载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九旬翁冯尧安的记录方

  • 七夕对联赏趣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在浩瀚的联海中,有的对联与七夕相关,七夕节赏七夕对联,别有几分情趣。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有一好友,名为宋建三。宋建三生于农历七月初七——七夕

  • 巧对对联慑群魔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名代表想羞辱中国人,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

  • 贾平凹纠错撕对联

    贾平凹虽是陕西人,却对晋南的蒲剧情有独钟,一有空闲,就要找机会去欣赏。在日前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他谈到20多年前在看蒲剧中发生的一件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空戴了个作家的头衔,咋就稀里糊涂写了一副对联,险些坏了蒲剧振兴的大事。”1

  • 曹亚伯的对联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日子里,我翻捡出珍藏的曹亚伯的一副对联,摩挲凝思,追记先贤,感慨万端。曹亚伯是辛亥元老,退隐后皈依佛门,不问政事。北伐开始后,蒋介石欲任命其为中央委员,不受。1931年九一八”,日寇大肆侵华,曹亚伯忧国忧民,

  • 苏东坡和对联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

  • 萧克编对联

    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万安县茅坪乡一片欢腾,乡苏维埃政府还带领群众走访慰问在这一带游击作战一年多的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说起独立红5师,茅坪一带的苏区民众

  • 李白与黄鹤楼

    张豆豆最近喜欢上了唐诗,准备坐着时空穿梭机去唐代旅行一番。但是他拿不定主意该在什么地方降落,于是去问李乐乐。李乐乐说:那还用问吗?当然要降落在黄鹤楼!”张豆豆不解:为什么?”李乐乐说:因为唐代诗坛流传着这么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