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诸葛亮教子的故事

诸葛亮教子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8:24  热度:10℃

诸葛亮是古代中国蜀国的智勇军师,被誉为“千古奇才”。他不仅在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的才能,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关于诸葛亮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

诸葛亮的儿子名叫诸葛离,他聪明机智,很有天赋。然而,他却喜欢游戏和娱乐,不喜欢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诸葛亮十分苦恼。他知道,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此决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激发儿子的学习兴趣。

诸葛亮首先找到一位年长的学者,约定每天给儿子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这位学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授课,每天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孔子、刘备、孙子等。诸葛离对这些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对历史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诸葛亮意识到要培养儿子的实际动手能力。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游戏——围棋。诸葛离对这个新奇的游戏充满了好奇心,他父子二人开始了围棋的对局。起初,诸葛亮刻意让儿子赢几次,激发他的自信心。随着对局的进行,诸葛离渐渐开始体会到围棋中的奥妙和策略,他对这个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逐渐成为了一位出色的围棋选手。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注意培养儿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他常常教诸葛离要正直、诚实,并尊重他人。同时,他还倡导儿子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诸葛亮自己就以身作则,经常亲自参与慈善活动,帮助贫困的人们。通过这些教育,诸葛离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品德和价值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离由一个游戏爱好者逐渐成长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年轻人。他在历史学、军事学和政治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以其温和善良的个性和高尚的品德为人所称颂。

这个诸葛亮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品德和兴趣的过程。了解孩子的兴趣并加以激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是成功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法,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 无一幸免

    幸福街上有四个小老板:竿弟、胖哥、胡须刘和陈文轩,四人的职业依次为:开发廊,开包子铺,在菜市场摆摊卖猪肉,开日化用品商店。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四个人,却成了生死冤家,这事真有些奇了怪了。竿弟的发廊叫“竿弟美发屋”,隔壁就是胖哥的“胖哥包子铺

  • 一个座位五百元

    赵大壮是个开货车跑生意的,虽说自己没啥文化,但儿子小壮书读得好,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给他这个当爸的争了不少面子。这天,赵大壮接到老婆电话说,儿子小壮的座位被新来的班主任调到了最后一排,这大老爷们跑生意的劲头顿时全没了。可不是么,这教室里

  • 卖茶水的女人

    炎热季节,王英失去了坐办公室的工作,她狠下心来去火车站广场转了两天,见卖茶水的生意还可以,就壮着胆子加入了卖茶水的行列。白白嫩嫩的王英,不但人长得漂亮,就连说话的声音也格外好听,她第一天出来摆摊,就受到了同行男同胞们的支持,大家都抢着给王英

  • 换房

    汪源最近日子过得挺滋润,夫妻俩工资涨了,几年前买的房子还清了贷款,儿子也很可爱。可是这天,妻子黄慧欣突然对正在玩电脑的汪源说:“老公,儿子不小了,咱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他的学位问题了?”汪源吓了一跳:“儿子才多大呀?要拿学位,怎么也得上大学后

  • 遗失的唐卡

    这天我下班回家,发现书房里一沓过期的杂志不见了,心里一惊:那些杂志中可夹着女友送我的一幅唐卡呢!我忙问母亲把杂志放到哪里去了。母亲答道:“我刚卖给收废品的了,反正也是旧书,放着占地方。”我听完一下呆了,那幅唐卡是女友从西藏带回来送我的生日礼

  • 最后一个安打

    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太平洋上有个叫瓦胡的小岛,毗邻美国著名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在瓦胡岛上,棒球运动十分盛行,几乎老老少少都会两下,而一个叫迪克的小伙子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击球手。他已经连续在多场比赛中打出安打,而只要再多打出一个安打,就将创造瓦

  • 和老板斗智

    去年,我一时找不上工作,只好应聘到一家小工厂上班,地址在城市郊区一个叫青白石的地方。进了厂才知道上了老板的当,本来说好的工作时间,不是那么回事,伙食也不是那么回事。每当晚上七点,快下班的时候,老板就来了,然后帮我们干这干那,刚开始我不了解情

  • 复仇之光

    古话说得好。切莫赌,赌博危害甚于虎。猛虎有时不乱伤,赌博无不输精光。妻离子散家产破,落得颈项套绳索。郑华本是正经生意人,开一五金杂货店,十多年下来也算是小有积蓄。说来也巧,那几天他店门口来了几个玩扑克的。本来他也没在意,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