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鼠宝宝学外语

鼠宝宝学外语

收录日期:2025-11-20 20:17:36  热度:10℃

鼠妈妈一下子就生了八个鼠宝宝,第一个生下来的叫阿大,第二个生下来的叫阿二,这样一个一个排下去,最后一个叫阿八。这八个鼠宝宝又调皮又可爱。鼠妈妈一心要使八个宝宝成为最聪明的老鼠,所以一生下来就教他们说话。

“吱吱吱,吱吱吱!”鼠妈妈教。

“吱吱吱,吱吱吱!”鼠宝宝学。

不到一天,鼠宝宝们就学会了他们老鼠的语言。鼠妈妈乐得眉开眼笑,她把八个宝宝叫到跟前说:“从明天起,妈妈教你们学外语。”

“什么叫外语呀?”阿大问。

“外语嘛,就是别的动物的语言。”

阿八最调皮,他马上说“我是老鼠,只要会吱吱叫就行了,我不要学外语。

“不行,一定要学!不学,我就揍你的屁股!鼠妈妈板着脸说。

“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学呢?“阿二又问。

“学了对我们老鼠有好处。妈妈要让你们成为最聪明的老鼠。”

没有办法,为了不让妈妈打屁股,鼠宝宝只得乖乖地坐在那里学外语。

外语真难学呀,鼠宝宝的尖嗓子,要学别的动物的大嗓子,真累死了。阿大伸懒腰,阿二打哈欠,阿三说喉咙痛,阿四说嘴巴干,阿五阿六做鬼脸,阿七阿八打瞌睡。气得鼠妈妈又拍桌子又跺脚:“谁不好好学,就揍谁的屁股!”吓得阿七阿八从椅子上滚到地上,瞌睡也吓跑了。

“哈哈哈!”“嘻嘻嘻!”

“哟——”一股香味钻进洞来,阿大第一个闻到:“啊,多好闻的香味儿!”闻着,闻着,口水也滴下来了。

“妈妈,我肚子饿!”

“妈妈,我也肚子饿!”

鼠妈妈决定先带孩子出去找东西吃,吃饱了再学外语。鼠宝宝跟着妈妈,向发出香味的东西走去,哈,原来是一块掉在墙角的巧克力,鼠宝宝们你推我-挤地围着这块巧克力:“真好吃!”“真好吃!”

“喵——”突然,一只圆眼睛翘胡子的大花猫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哈哈,你们跑不了啦”

这一喊,鼠宝宝都吓呆了,像钉子钉在地上一样,不动了。到底是鼠妈妈,她见过猫,她马上说:“孩子们,不要慌,快说狗的外语!”

经妈妈一提醒,鼠宝宝马上清醒过来,八个鼠宝宝一起对着大花猫:“汪汪汪!汪汪汪!”这声音比在家里学外语时响一百倍。

这下子,大花猫给弄糊涂了,这到底是什么动物?说是老鼠它会狗叫,说是狗吧,长得鼠头鼠脑。还没等大花猫想通,鼠妈妈早已带着鼠宝宝逃走了。等大花猫明白过来,连老鼠的影子也不见了。

鼠宝宝回到洞里,气还没喘过来,都争着说:“学外语真好呀”“学外语真好呀!”

猜你喜欢

  • 赢得天下输了她

    那一刻,他从劫匪手里救下她的性命,她欣赏上了他。他曾经是一个落魄的书生,混迹在游行的人群里,高喊着爱国的口号,却目睹自己挚爱的战友倒在血泊里。他在痛苦和彷徨中度过自己的牢狱生涯。出狱后,繁华却又纷乱的上海滩接纳了他。他提着行李,一袭白色的围

  • 纸上的旋转

    法庭。静悄悄。一场调解,在无声中进行。这是一起离婚案,当事双方都是聋哑人。法官不懂手语,一时又找不着哑语老师,情急之下,法官想到了纸谈,幸好两个当事人都识字。法官拿出纸笔。女的迫不及待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我要离婚!!!一连三个惊叹号,以示决

  • 父亲和朵拉

    1朵拉是我们家的一匹马。那年,我家那头老牛再也拉不动车了。一个清晨,父亲去集市买牛。晌午的时候,父亲哼着小曲,手里却牵着一匹马回来。本来看好了一头健壮的牛,正当牛贩子死活不降价时,父亲感觉到身后有人拽他的衣服。回头一看,见一匹马用嘴巴在拉他

  • 长途跋涉的肉羹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

  • 天堂在哪里

    天堂在哪里我一直都是玉里镇乡下一所小学的老师,来过我们学校的人,都会同意我们学校真是世外桃源。站在校门口四处望去,看不到任何一栋房子,当然也看不到一个人。20年前,我还是个单身汉,我的同事张老师也单身。学校没有宿舍,县政府替我们在玉里造了一

  • 送相机

    陈春这几天做生意发达了,邀约着老同学张良、向军全家人一起自驾出游。一向豪爽大方的他找了两辆车带着三家人高高兴兴地向九寨沟出发。晚上住宿宾馆时,同车的张良提着自已的行李,也帮着陈春提着行李上楼。陈春见状马上说:“这个我来,你帮我把相机拿上就行

  • 生死爱

    小花迷迷糊糊的往前走着,雾很大,她根本就看不清四周的景色,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里,心里竟然有点害怕。她早上坐车去城市的姑姑家,坐着坐着自己就睡着了,好像做个梦一般的,就到了这里,这显然不是城市,她脚下的路弯弯曲曲,而且她走了那么远,连一间房

  • 再见老城南

    站在自家的屋顶上看向四周,眼前这片凌乱的街道与古旧的房屋就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老城南。它看上去十足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糟老头子。在这里,主妇们会操着最地道的南京话和菜农小贩讨价还价。老人们喜欢坐在太阳底下喝茶,用单调的词汇,粗陋的言语交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