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给妈订桌年夜饭

给妈订桌年夜饭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6:07  热度:8℃

水龙镇的郑八斤十年前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带着老婆孩子到市里开了家小饭馆。起初,只有七八条凳,几十只碗,可郑八斤为人精明,一来二去,几年的工夫,就将一个小饭馆变成了三层楼的盘龙酒店。如今,盘龙酒店在市里是隔窗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这几年每年春节,来订年夜饭的是络绎不绝。

眼看又快到春节了,这天早上,柜台上的电话响了起来,郑八斤随手按了免提:“您好,这里是盘龙酒店……”刚说到这儿,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八斤啊,是妈。大年三十那天,给妈留桌年夜饭,妈要来过年……”

虽然声音不大,可站在边上的老婆三妹还是听得清清楚楚,她瞪着眼,朝郑八斤直摆手。郑八斤顿了顿,说:“妈,这都啥时候了,我店里的年夜饭早就订光了。”

“订光了?”老人的声音有点失落,“这可怎么办?”

劝了几句,郑八斤就挂了电话,望着三妹:“208包间不是空着嘛,妈来不是正好吗?”三妹一点郑八斤的额头,嗔道:“你没长脑子啊?你妈订年夜饭,明摆着是来揩我们的油!再说,208你还怕没人订啊?”

一个小时不到,电话又响了。有人要订桌年夜饭,这下,今年的年夜饭全订完了,郑八斤和三妹乐得合不拢嘴。

晚上回到家,三妹突然想起一件事,对郑八斤说:“半年前就听说村里要拆迁,是不是真的拆了?不然你妈平时一只咸鸭蛋要做两顿吃,怎么肯花钱订年夜饭呢?”

听三妹这么一说,郑八斤有点回过味来。郑八斤的爸爸过世早,他和姐姐八月都是妈妈一个人辛苦拉扯大的。自从搬到市里开店,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当时,他卖掉了小楼房,只给老妈留了两间小瓦房,难道真的……两口子想了一宿,最后决定还是回去看看。

第二天下午,郑八斤和三妹就开着车回村了。一进村口,郑八斤就傻眼了,村上的房子已拆得所剩无几,自家那两间小瓦房也无影无踪了。郑八斤四下看看,发现隔壁赵大茂家的房子还在,便走了过去。

郑八斤夫妇刚进院子,赵大茂就迎了出来,说:“八斤啊,这回你家可赚大了,你妈那两间小瓦房换了一套商品房,得了二三十万的拆迁款!”

那两间小瓦房竟能分到这么多钱?难怪老妈要到饭店订年夜饭。现在老妈一个人拿着那么多钱上哪儿去了?郑八斤心里很着急,表面上不动声色,掏出一支烟递给赵大茂,问:“大茂哥,你知道我妈现在住哪儿吗?”

赵大茂接过烟,疑惑地看了眼郑八斤,说:“你家的房子一个月前就拆掉了,我听说你妈搬到你姐姐家去了。怎么,你不知道吗?”

三妹把郑八斤拉到一边低声埋怨道:“都一个多月了,你妈肯定想把这笔钱全给你姐。”说着,两人匆匆上了车直奔郑八月家。

郑八月家在另一个村,半个小时到了村口,下车一看,郑八斤又傻眼了:这儿也都拆迁了!这些年他跟姐姐疏于联系,如今房子拆了,联系也断了。

“他们肯定是故意的,现在躲起来想独吞这笔拆迁款,没那么容易!”三妹气呼呼地对郑八斤说,“走,我们回去查一查你妈昨天打来的电话。”

回到饭店,翻出来电记录,郑八斤回拨过去。接电话的是个陌生女人,她说她根本不认识郑八斤的妈妈。郑八斤就问她是哪位,她说自己是潘镇长的妻子。这一句话吓得郑八斤赶紧挂断电话,三妹也不知所措。但就这样将拆迁款白白拱手相让,她实在不甘心。她从赵大茂那儿打听到村上的老太太都到外地去烧香了,估计要到春节之后才回来。她又去了拆迁办,得知郑家那笔拆迁款一分没动,都在账上存着呢。钱没动,三妹就放心了。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这天,郑八斤出去采购年货,三妹带着伙计们把每个订出去的包间都布置得很漂亮。

下午两点,三妹正在办公室休息,一个服务员匆匆来敲门,说208包间已经有客人来了。三妹一听,心说这客人可来得够早的,就想去问问是不是需要马上上菜。到了208,一推门,只见包间里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三妹愣了,这老太太不就是自己的婆婆吗?她失声叫道:“妈,你怎么来了?”

老太太也吃了一惊,抬头见是儿媳,便高兴地笑道:“三妹啊,妈知道你店里生意忙,就提前来和你们过个年。”

听了这话,三妹心里直冒火,心想等下订这包间的客人来了,还不影响生意?想到此,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叫服务员收了老太太摆在桌上的香炉酒盅,硬把老太太扶到后院去了。

没多久,郑八斤买菜回来了,听说妈来了,就赶紧去后院,却没有看到老太太。正疑惑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刚才饭店前的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老太太被车撞了,包里的香炉酒盅撒了一地……

郑八斤和三妹赶紧去看。马路上围着一群人,一问才知道受伤的老太太已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去了,肇事现场的地上散落着摔碎的香炉和酒盅。

三妹又是担心又是后悔,在郑八斤身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很快,两人来到了医院,一番打听终于找到了老太太。郑八斤一眼就认出来,受伤的老太太竟是赵大茂的妈!病床旁,赵大茂站在那里正抹眼泪。原来,赵大茂为了多得拆迁款,硬把他妈赶到他妹妹家去了,老太太无人照顾,这才出了意外。幸亏没什么大碍,不然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从医院出来,已经是傍晚了。夫妇俩急急忙忙赶回店里,饭店大厅里已是座无虚席。夫妇俩顾不得招呼客人,直接来到了208包间。

208的门是关着的,门口站着一位服务员,还没等郑八斤开口问话,服务员就走上前将一封信递给郑八斤,说:“老板,这是潘镇长给你的,他让你看完后再进去。”

郑八斤接过信,忐忑不安地抽出信纸,只见上面写道:“八斤啊,都是妈不好,妈不该瞒着你……”原来,一个月前,潘镇长带着拆迁办到郑八斤的老家拆迁,当得知自己能补偿到一套标准的商品房时,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当场就把拆迁协议签了。正好女儿家也拆迁,她就跟着女儿全家人一起去租了房子。巧的是,隔壁正好是潘镇长的妈妈家。有事没事,老太太总和潘镇长的妈聊天,那天说到房子拆了,自己没地方过年。潘镇长知道后,就让她给郑八斤打电话,让他留桌年夜饭。不料电话打过去,郑八斤说没有位子了。紧接着潘镇长的妻子也打了电话,结果却订着了。这段时间,老太太的胃病又犯了,一直住在医院里,女儿八月陪着她。老太太知道儿子店里生意忙,就没告诉他。今天下午,老太太悄悄溜出医院,想去儿子的店里把年过了,没想到竟被儿媳给撵了出来。回到医院,她急得一个劲地抹眼泪,结果被赶来探望她的潘镇长看到了。

信的最后,老太太说:“八斤啊,妈订年夜饭不是为了享受。咱乡下人有个规矩,每到大年三十都要买几个菜,祭奠一下祖宗。现在妈是租房子住,在别人家祭奠祖宗总不太好,所以妈就想到你的饭店。饭店是你开的,就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还有,那笔拆迁款妈一分没动,过了春节就可以领了。”这时,郑八斤发现信封里还夹着一份拆迁协议书,上面的签名是歪歪扭扭的三个字:郑八斤。

看到这里,郑八斤再也忍不住了,只觉得鼻子阵阵发酸。他小心翼翼地推开包厢门,只见里边空荡荡没有一个人,桌子中间放着四荤四素八个菜,边上放着十个小酒盅和一只香炉,香炉里插着红红的蜡烛……

猜你喜欢

  • 今生,你注定是我的父亲

    A17岁,他离家时,父亲正醉得不省人事。15岁的弟弟小海跟着他转,他摸了摸弟弟的头,说:他喝多了,你就离他远点儿。钱我给你寄你们学校老师那儿。小海的眼泪噼里啪啦掉下来。他出门时,父亲翻了个身,嘟嘟囔囔地骂:你个小犊子,吃老子的,喝老子的,还

  • 可以活着的眼睛

    父亲得了癌症,晚期,自从他住进医院后,我就成了那里的常客。我从没想过父亲会得这病。医生说,即使有再世华佗,可能也无济于事。听了医生的话,我感到眼前一片漆黑。那段日子,所有的放疗、化疗都做了,父亲的病情却一点都没有好转。他的疼痛,已痛入骨髓,

  • 弟弟,天堂里是否有大学

    在我3岁那年,父亲患了一场重病,没挨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两岁,母亲从此没再嫁。6岁的时候,母亲将我和弟弟一起送进了小学。从此,我和他形影不离。初中、高中,始终在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1994年夏天,家里同时收到

  • 她等儿子归来

    在地震灾区采访的每一天,我的心都被一种悲壮的气氛笼罩着。倒塌的学校前那一排排的书包,废墟前失去亲人的那抢天呼地的痛哭声,被埋村庄前安静绽放的野花,无时不在折磨着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但让我最不能忘记的还是绵竹一所学校废墟前的那个疯妈妈,此生我

  • 我也喜欢我妈妈

    1那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情,每一件事,对于秦科来说,都像是发生在昨天。暑假的第一个周末,他过生日。爸爸送了他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在同学当中,还没有人骑过那么漂亮的自行车。暑假的第三个周末,秦科去奶奶家玩,爸爸带着他去游泳,还和他一起下跳棋。妈妈

  • 再喊一声娘

    这是一个可怜又落寞的夜晚。母亲的影子若有若无地跟着我,我禁不住浮想联翩。此时,我真想,真想手捧苍天,双膝跪地,对着远方真真切切地喊一声:娘,我的亲娘!”母亲离我而去整整9个年头了。很多辛酸生活的点滴中,她好像是苦难的化身,又好像

  • 世上最完美的爹娘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那两个要饭模样的人是谁?我看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看着他们时赶忙低下头。我不认识他们但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印都看得出来。妈说像要饭的是因为他们佝偻着身子,老头的身边倚了根拐

  • 原来你和我的账簿是那么不同

    我被胖丫头撞了一下腰姚芬兰比我大10岁,16岁那年到我家时,一屁股坐下去,小椅子就散了架,我目瞪口呆地看着手足无措的她,在她开始脸红时嘻嘻笑起来:大屁股大屁股!”她恨恨地走过来,不动声色就撞了我的腰,我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