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万只纯洁的苍蝇

一万只纯洁的苍蝇

收录日期:2025-11-20 20:20:16  热度:11℃

人真是奇怪:绝大多数人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讲述自己的光彩事儿,却很少有谁给大家讲讲他当初是怎么学会说谎的。
那是小学暑假临近结束的一天。我们全班同学被班主任召集到教室里,进行开学前的训话。训话结束前,班主任打开手里的本子,拿支笔对大家说:“好,现在我们统计一下暑假里大家灭蝇的数目……”
当时暑假灭蝇是我们这座城市小学生假期的主要公益活动之一。每逢学校放假,大家或多或少都会从家里拿上苍蝇拍,到附近的垃圾箱或其他苍蝇多的地方应付一下,打多打少,记个大概的数目向老师报告。
那天,班主任一说统计,我们这帮玩心正浓的小学二年级孩子赶忙一五一十地算着日子做起加减法来。然后,等着老师念名字,再如记忆中的报上一个数目。二百、一百五十、七百、一千二、五十……报“五十”的那个引起全班的一阵哄笑。
报着、记着,慢慢地,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数出来了:三千一、四千零五十、五千……报数的有男生也有女生,其中两三个还是班干部。
全班四十来个人有几个会整个暑假都守在垃圾箱边,一天到晚一五一十地数着苍蝇打呢?再说,苍蝇会飞,大小也是条性命,就这么好打?众人渐渐有些不满起来。所以,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我没好气地顺嘴喊了一声:“一万!”
“一万?你真打了一万?”女班主任停住了手里的笔,向我核实着这个白痴也看得出是带了气儿的虚假数目。班上又是一阵哄笑,笑声中依稀有那几个班干部故作惊讶的疑问:“一万,那怎么可能?”
好的,一万不可能,难道你们那些四千五千就可能?我越发被别人的虚伪激怒了,同时也更加气愤于班主任的愚笨,当即大声说:“一万,没错,就是一万!”
班主任看了我片刻,然后用笔在本子上记了下来,同时嘴里喃喃道:“一万,可不是个小数……”
过了几天,开学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表扬了班上的几名灭蝇能手,我不在其列。第一名被那个报了“五千”的中队长拿走了,老师对此向全班的解释是,我的那个“一万”因没有具体的苍蝇尸体作证,所以无法核实,暂不算数。这回,班上没人笑我,大家都知道那天我是出于气愤才撒谎的。就连那几个因虚报而获奖的班干部也没敢表现出太得意的样子。倒是我自己,脸上始终火辣辣的,同时心里有一种恼羞成怒的感觉:一样是说谎,老师为什么要偏袒那几个人?为此自己当时别扭了好几天。直到现在,时隔多年以后想起,那尴尬的情形,始终浮现于眼前。
现在想想,老师当时或许处理得对:她的确需要一个超出一般同学的“灭蝇典型”,以此来激励全班,同时获取校方的赞赏,所以即使明知有一两个学生撒谎,也可以视而不见的。只是像我的那个“一万只苍蝇”,虚假未免过于明显。谎言也是要有限度的,限度以内可以允许;限度以外则要予以杜绝。
少年的我不知道这道理,出于激愤把自己置于了那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我同那些学生干部一样,也成了一个撒谎者。
多年后明白了这层原委,真是汗颜!可再仔细一想,难道明白了这些道理的此刻的我真的比少年的自己进步了多少吗?我只不过是以我后来学成的世故看穿了早年这一简单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东西。相形之下,我那“一万只苍蝇”倒多少显得有些单纯可爱了。
哎,可怜啊!我那纯洁的一万只苍蝇!


猜你喜欢

  • 听风少年

    熹之翻开琴盖,钢琴发出悦耳的低鸣。忽然,熹之听见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 “谁……谁躲在那里?”熹之怯怯地问。“是我。”一个尖耳朵的少年跳到钢琴的顶端,说,“我喜欢你弹的钢琴曲!”突然,少年一个转身,竟然消失了。“你在哪儿?”熹之大声喊。“

  • 天堂也有玉米香

    听到村里的同学告诉她的关于母亲的事,王悦坐不住了。王悦家住在离学校150多里地的山里,她决定回家一趟。王悦回到家时,天已黑了。母亲见到王悦很惊喜,赶紧张罗着做荷包蛋。看着忙碌的母亲,王悦想问母亲一些话,终究没开口。半夜左右,王悦被一阵敲打窗

  • 幸福的面包店

    全市奥数竞猜结果出来了,樊奇又是第一,但她却高兴不起来。樊奇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母亲只身去了国外。父亲是一个面包师,平时总是很忙。他们最多的交流,就是父亲把一张张带着面包香气的钞票塞进樊奇手里,让她买练习册和零食。每次在家长会或者颁奖仪

  • 阳光花园有阳光

    我终于答应妈妈一起搬去新家,和一个叫李格格的女孩还有她爸爸一起生活。李格格比我大3个月,也上初二。新家是李格格的爸爸买的,所在的小区叫做“阳光花园”。可是,我总觉得没有爸爸的地方,是阳光怎么也到达不了的地方。新家里,我见到了李格格,她确实很

  • 你的碧海是我的蓝天

    我叫张思怡,是个天蝎座女生。而我的姐姐叫张思欣,则是个侏儒。我们的爸爸妈妈开了个小卖部,他们经常说,你应该好好照顾你姐姐。我撇了撇嘴:“除了个头,她其他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啊。”此时,妈妈会皱起眉头,白我一眼。有次因为我没有帮张思欣拿柜子上的铅

  • 一碗面 一世情

    依然是那个小山村,依然是那座小院落,门前那棵梧桐树依然挺拔,远远的,安云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弯腰在门口倒垃圾,他心里说:“没错,是张书桃大娘!”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一把抱住老人,还未开口就泪如雨下:“张大娘,您还认识我吗?我叫安云,30

  • 你是不是那一个木匠

    他原来是一家国营单位的技术主管,在改革开放后不久,他带领着十几个同事开始下海经商。在下海前他所在的单位就是开发和研究电脑的,因此下海后他和同事依旧做电脑生意。当时改革开放不久,他的生意很快就做得热火朝天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在20世

  • 22年孝亲,只为一个大哥称呼

    20多年前,他应征入伍,到大连当兵。第一天分完班后,他坐在宿舍里与上铺的小伙子攀谈起来,小伙子年龄小他几岁,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身处异乡,这份特殊的缘分自然增添了亲近之感,他们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小伙子叫他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