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为名利惑,入戏三分痴

不为名利惑,入戏三分痴

收录日期:2025-11-21 03:51:14  热度:10℃

元末明初戏曲家高明,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都是诗人,受家庭环境熏陶,青年时的高明才华横溢,已声名远播。

高明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又跋山涉水前去著名理学家黄溍那里苦修学业。高明不仅通天文晓地理,诗文俱佳,而且痴迷于戏曲创作。公元1345年,高中进士的高明,不得不收起对戏曲的热爱,收起行囊奔赴处州任职。

公务虽然琐碎,但高明总要忙里偷闲,走街串巷收集民谣民调,尽兴时便写上几首,哼唱出来自娱自乐。好日子没过几天,公元1348年,一个叫方国珍的在浙东起义反元,高明被朝廷任命为浙东阃幕都事,前去协调各种事务。高明再次背起行囊,赴杭州任职。

颠沛流离之苦尚能忍受,但无法专心于戏曲创作,让高明很苦恼。到任之后,因为工作并不顺心,高明毫不犹豫地炒掉工作,回家专心搞创作。

初时写作并不顺利,多年混迹于官场之中,早已脱离生活。于是,高明再次背起行囊游走四方,深入民间收集素材。

当时地方小戏台,经常上演宋代遗传下来的一部戏《赵贞女蔡二郎》,故事讲述了名叫蔡二郎的秀才,上京赶考高中状元,面对荣华富贵,抛弃双亲及妻子,最后落得骂名。

每次观看演出,随着故事情节,总会引起观众唏嘘感叹,甚至痛骂负心之人。

这种现象深深触动了高明,他决定写一部戏,以皆大欢喜为结局,让看戏的观众不再悲愤,为社会注入一些正能量。于是,《琵琶记》的雏形渐渐在脑海里构思出来,高明在开篇写下了“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正是: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就在高明信心满满地写作时,公元1356年,朝廷任命高明为福建省都事,这是许多官员觊觎的肥差,可高明却不以为意,推辞不掉只好上任,谁知路过宁波时,曾经反元而又受招抚的方国珍,极力聘请高明到他府中任职并许以高薪。

面对名与利的诱惑,高明突然间悟出,继续混迹于官场,终将会远离自己的梦想,而《琵琶记》的创作也将遥遥无期。于是,高明果断辞掉朝廷和方国珍的高薪聘请,就在宁波城东的栎社村隐居下来,闭门谢客,开始撰写构思已久的《琵琶记》。

放弃名利的高明,痴迷地进入戏曲创作之中。“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为了达到动人境界,高明将自己融入到戏曲中,与故事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喜怒哀乐皆不由己。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一句唱词,一首曲子,都要经过反复吟唱,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心理活动,高明都是精益求精。在写作时,高明习惯一边写,一边用脚打拍子,而手则敲击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楼板竟然被踏穿了,桌子也因为拍打而留下深深的凹痕。

呕心沥血数年,一部《琵琶记》终于面世了。《琵琶记》一共写了四十二出,从汉代书生蔡伯喈新婚写起,再到赴京赶考,随后发生的故事层层递进,而高明也将人物赋予新的面目,不再是背信弃义之人,而是努力挣扎做到全忠全孝的形象。

《琵琶记》问世后,迅速在民间引起轰动,有人甚至把书进献给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读后给予了很高评价:“五经四书,布帛粟菽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味,富贵家不可无。”不仅如此,明太祖还几次聘请高明出来做官,结果高明“佯狂不出”,于是“高皇不复强。”

“阖关谢客,极力苦心,歌咏则口吐涎沫。”这是高明写作《琵琶记》的真实写照,也正是秉承着严谨的写作态度,一部《琵琶记》不仅成为经典名著,高明也被称为“南戏之祖”。

高明是睿智的,辞官隐居著书;高明是执著的,写出传世之作。不为名利惑,入戏三分痴。世人不会记得高明的官衔,但会记得他的《琵琶记》。光阴如水漫过尘世喧嚣,唯有《琵琶记》代代传唱。

猜你喜欢

  • 宝贝,在去天堂的路上等我

    南方的十月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冷,但晚上也是很凉的,尤其是今天,白天刮了风,今晚特别冷。有一个女孩,她在一家广场里上班,每天晚上下班很晚,回家的道路也很黑。有一次她和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回家,正走着走着,没想到一不小心被一个什么东西绊倒了,她站起

  • 如果爱情记得青海湖

    苏一凡不是属于曲麻河的人,林亚茹不用抬头看他就已经知道。他的手指太过详细苍白,他的嘴唇太过紫,他的表情太过丰富,他的怜悯太过赤裸露骨、事实证明没错,到一块冰煮成水的功夫,她就知道他来自江南,来这儿还不到一个月、他们就是这样相遇的。像所有俗烂

  • 在你的心尖上流浪

    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陆汐,我遇见你时,狼狈不堪,伤不起。你安静地坐在我对面,浅浅的小梨涡映照了不符年龄的天真浪漫,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喜欢你。人们都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情港,水走水流,带走的是时光

  • 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原地

    兜兜转转,走了一圈,我又回到了原地!——题记那年她16岁,他18岁!最终敌不过命运的安排,他们相遇了!缘分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没想到原本萍水相逢的的两个人,也能差出火花!该怎么来述说我们的故事呢!那年16岁的她,胖乎

  • 爱你!无关风花雪月

    出济南上高速的时候,车窗外的雨珠从玻璃上一串一串的滑落,深冬的落寞,和南方相比多了荒芜和凄凉,气温急速的下降,单薄的衣衫在行程匆匆的旅途中不胜寒冷,怀念江南温暖的味道,山青水秀的明媚,那个依然温馨的叮咛。雨水一路临空飘洒,从平邑到五莲沿途的

  • 往事 不堪回首

    一年多了!终于在此画上了句号。我应该开心才对,可是我在也快乐不起来,这场战争伤害了所有人。而我尽是罪魁祸首。我求江答应我去外省,我说:"在那边我会照顾好自己。我答应你不会去找前的。要是你还不放心,我签合同进大厂。反正你知道,我在家

  • 原来我给的幸福不是你想要的

    真心爱你,为什么我给你的幸福不是你想要的?是你看不到我的努力,还是你根本不愿看到?是我忘记了对你说,还是你根本不想听到?你给的幸福不是我想要的”!以为分手真的是可以这么简单,原来只是时间没有让我们去真正读懂,没有读懂你,也没有读

  • 默守不相惜

    秋末的清晨,总是那么凄凉,那么不尽人意。没有花香,没有鸟叫,只有那带有浓浓雾气的寒风。记得曾经,也是秋末,我们相遇,没人会想到我们会相爱,因为我们的爱那么难,那么的不真实。我和你家不在一个地方,念书也不在同一个地方。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