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八角琉璃井里怎么会有梁山大旗杆呢

八角琉璃井里怎么会有梁山大旗杆呢

收录日期:2025-11-20 21:52:50  热度:8℃

水泊梁山东山外有一片杏树林子,人称十里杏花村。村里寺庙座座,是唐宋时讲经说法的胜地。法兴寺有一眼大井,用大块琉璃砖砌成,口呈八角,名曰八角琉璃井。据说梁山大旗杆是从这里找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人在梁山聚义造反,四方英雄纷纷来投,山寨上兵强马壮,威名大震。宋江思量在聚义厅前立杆大旗,广招天下豪杰,图一番事业。不想打出了旗杆窝,绣出了“替天行道”旗,却没找到根好旗杆。两三丈高的旗杆竖在山上,很不起眼,总要有个十丈八丈,才有点威风的样子。宋江对众兄弟说:“哪位兄弟找到好的旗杆,山寨给他记一大功,开宴三天。”

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李俊、朱仝、李逵三人做伴,到东山杏花村王林酒店里吃酒,三人又说起找旗杆的事来。李逵向着李俊说:“李大哥,你能翻江倒海,就不能找根旗杆来?铁牛也沾光吃几天酒肉。”

李俊微微一笑,说:“说句大话,这旗杆也不难找,只是北方哪里有这种树木,需去南海走一遭才行。”

李逵听了,哈哈大笑说:“你是有骆驼不吹牛大,咱离南海十万八千里,就是那里有,你咋运得回来?”

李俊用手一指门外的八角琉璃井,说:“这井水连南海,我在那边找着旗杆,放进海里,你等着拖上来就是了。”

李逵见李俊越说越玄乎,就跟朱仝说:“朱都头,你这可听见了,山上再不用宰牛了,都让李大哥吹死了。”

李俊认起真来,对朱仝说:“朱老弟当个证人,我若从井里运来旗杆,你问铁牛愿打愿罚?”

李逵只是不信,说:“咱谁吹牛皮谁输,往后在这里吃酒都要他掏银子!”

李俊站起身来说:“咱一言为定。你们俩人记着,第三天一大早,你俩来井边等我,帮我从井里往外拖旗杆。”说完,他把衣服一扒,转身走向井边。

李逵将信将疑,问朱仝说:“你信不信?”

朱仝含糊地一笑,说:“第三天你就知道了。”

两人话音没落,只听井里扑通一声响,李俊已跳下井去了。李逵想到井边看看,朱仝拉住他,说:“人都走了,你看井有什么用,咱先回去,第三天才来见输赢吧。”

一晃就是两天,第三天一大早,朱仝叫醒李逵,又到了杏花村里。两人刚到井边,只听李俊在井里大声喊:“李二哥,放下根绳子来,把旗杆拉上去!”

李逵向井里一望,真傻眼了!李俊浮在水面上,两手真的卡住根碗口粗的旗杆呢。

王林送来了绳子,李逵把一头放下井去,叫李俊拴牢,就和朱仝一起往上拽。李俊搂住旗杆下头,也被拉上了井口。李俊抹一把脸上的水,问李逵:“当面认认帐,谁掏银子吃酒?”

李逵嘿嘿一笑说:“咱自认输了不成!”

梁山上的“替天行道”旗竖起来了。八丈多高的旗杆竖在虎头峰上,整个梁山寨里都望得见。事也凑巧,有人说李逵从八角琉璃井里运来旗杆的头天夜里,东平府城头上的大旗杆不见了。可是,人们不相信李俊弄来的旗杆是东平府的,因为李逵亲眼看见,李俊是从井里送出来的。

猜你喜欢

  • 我们的女儿在大江飘流

    事件发生的原因是这样的,小女孩杏病了,发着高烧,原先还哭哭啼啼的,后来便满脸通红,嘴唇一张一合,已经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杏的母亲郁清流着眼泪说,得给女儿看病,我们不能总是看着女儿这个样子。庆说,我们到长水吧,长水会有好的医生给孩子看病的。于

  • 死亡

    我和观在村边的竹林下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远远地向我们走来。花白头发的他穿着一件白衬衫,摇着黑纸扇,笑嘻嘻地看着我们。我们都说:灯五。他满脸的皱纹骤然间都拧起来,好像在思索什么,像一个呆子,一动也不动。我们都很惊讶和害怕,我们那时候都知道

  • 人性的童话

    闭了眼睛,与一些歌同行,我们长水默默无闻的图书管理员小蔡在一个热辣辣的午后在一架图书面前发呆,脑海里出现了很多歌声,他手中拿着一本书,书名他已忘记,其实他也无心看书,书的扉页隐隐出现一个少女的画面,漫画一般,如天使可爱。 许多情节汇聚

  • 狗娃

    狗娃16岁了。狗娃老想找婆家。我在家的时候,她找各种理由来我家窜门儿,惹我烦儿。我说:狗娃你没事儿吗?”没事儿没事儿。”狗娃说,黑妮行婆家了,昨晌儿来瞧人儿,你知道啵?”我说我不知道。你怎么不知道呢?你应

  • 夏三奶

    夏三奶是旧社会过来的人。夏三奶在旧社会里头上过新式学堂。人们说她祖上一直很发达,或许是地主。因为地主才有精力教育子女啊。啧啧~,即使是地主的女女子也比贫下中农的男的强啊。在过去,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一般都选择素养高的嫁,夏三奶就是的。夏三奶是

  • 如此招商引资

    1、春节刚过,县委、县政府就召开全县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书记朱从强调: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得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我县投资兴业,全县上下立即要以超常规的举措,全面掀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你将资金引进来了,就是大功臣,我给你发大奖;否

  • 同路

    一座繁华的小镇,一列豪华的客车,一群杂七杂八的人。 大肚皮、长玉腿、小杂毛、解放鞋,就像一股狂浪一样涌向了一条小小的缝隙,那是客车的两道小小的门。而上面要下来的人,也不示弱,就这样互相顶着、僵持着,买票的人、开车的司机不约而同两声吓下

  • 空冢里有两只花盆

    村前有一片烈士墓,埋着全村人为之骄傲的革命英烈。 提起这片烈士墓,村里再瞎混为人素质再差的混蛋,也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躺着的英雄,都是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保卫家乡的。所以每一年的清明,人们都会自发组织地带着花圈去烈士墓扫墓,以此凭吊全村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