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兰陵王

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兰陵王

收录日期:2025-11-20 15:17:42  热度:9℃

兰陵王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王爵,原名叫高长恭,北周宗室,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除此之外,兰陵王还是当时著名的将领。

在各类电视剧、小说、游戏之中,高长恭的形象都是有面具覆面的。之所以会这样,据说是因为高长恭长的十分漂亮,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不足以震慑敌人。所以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威严一点,高长恭就带上了一个狰狞的面具。

个人认为高长恭之所以有面具这样一个形象,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史书记载,高长恭后来曾脸上长痈。所谓痈,就是一种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脸上生了这病,自然无法见人,所以外出应该就会带上面具之内。

高长恭在当时被誉为战神,曾多次带领朝廷官兵击退敌军。所以不管是在军方,还是在民间,高长恭都拥有很高的声望。那么这里问题就来了,一个手握重兵,且受到百姓爱戴的大将,皇帝会不忌惮。

高长恭本人十分的忠心,不愿意反叛君主,当然自己也不愿意死。所以后来在对陈朝用兵,派他为大将的时候,他曾经就感叹过,为什么这时候脸上的病不复发呢?

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创造的英雄手游王者荣耀,非常火热,受到许多玩家的喜爱。兰陵王也是其中一位英雄,定位是刺客。作为刺客,兰陵王在对战之中,往往十分猥琐,奸诈的四处游走,收拿人头。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兰陵王,却耿直忠诚的如一杆标杆。

高长恭经常为国家建功,自然受到很多奖励。武成帝时期,就曾经送给高长恭二十多位美人。个个长的是如花似玉,气质出众。若是其他人,也许就心满意足,欢欢喜喜的收了。但是高长恭却只象征性的收了一位美女,表示接受帝王美意,其他的全部都退了回去。

金银方面,帝王也曾奖励他很多钱财。但是高长恭却都选择了不收,唯一收拿的就是一张金券。而最后临死之前,还让人将这张金券给烧了,并未兑现。

高长恭曾经被人举报收受贿赂,贪污腐败,这事儿的确是有。但高长恭却并不是贪财,若是如此,收了皇帝的奖赏便是。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他在军方和民间的威望太高,害怕引起帝王的不快,所以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贪婪之人。

后来有谋士劝诫说,如此做不但不能保全,还相当于自己将把柄送给谏官。谋士建议他不如急流勇退,上书致士。高长恭接受了这个建议,他是真的想退出权利的中心,但可惜的是皇帝仍然要他效命。

武平四年,后主高纬以毒酒赐死高长恭。高长恭临死之前感叹,自己如此忠心,朝廷为何还要杀了他。他的王妃让他去宫中解释,高长恭却叹了口气,将毒酒一饮而尽。

悲哉惜哉,一代英才兰陵王就此离世!

猜你喜欢

  • 王埝村不出鳖了

    相传过去王埝村每年都要把鳖当做贡品向县上送。年复一年,弄得王埝村人为搞鳖年年发愁。 有一年,又到了向县上进贡的时候了。人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鳖,准备给县上送去。 一位年轻人却自告奋勇的说:今年让我给县上送鳖去。我保证县上今后再不

  • 共产党员的好处

    有个县委书记讲话幽默风趣,干部都爱听他讲话。 一天, 县委书记给党员上党课。他讲的主题是共产党员的宗旨。 他一开口就把大家给镇住了。 他是这样讲的:当个共产党员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我看没有什么好处。不信,你看吗,在利益面前

  • 碗分与砵砵分

    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的鄂西山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还是搞集体,人民生活水平很低,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也很低。大部分都是文盲。国家就实行计划生育这项政策,一位没有读过书的大队书记接到通知,要他到县里开《计划生育会议》,在会上县委书记说:现在我

  • 飞机上的父与女

    飞机上,我跟父女坐一排。孩儿她爸,看着30出点儿头。女孩儿,长的挺机灵,看着也就一二年级。空姐发食品了,小女孩儿一拿到,非常高兴的打开吃,估计是饿坏了。她爹:你谢谢阿姨没?”小姑娘很可爱的说:谢谢阿姨!”她爹:跟阿姨

  • 会冒烟的儿子

    老赵今天很高兴,因为儿子赵大海刚刚打来电话,说要回来陪他吃午饭。别看老赵和儿子住在一个城市,但他们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几次面。为啥?赵大海忙呗!赵大海是个企业家,大款,还是本市的十佳青年。认识老赵的人都羡慕他有福气,养了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

  • 爹恋花

    刘老板老伴死得早,续了个年轻貌美的小媳妇翠梅在家里给他当着家,陪着父母度余年,自己则买卖做得欢,这几年围着全个中国都跑个遍。 一出去就是杳无音信大半年,不过时间长了,他也忘不了让人给妻子捎封家书,让他们放心,同时也表一表自己的思念之心

  • 不小心会错意

    一天,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内急,原因是上一节课的老师拖课的原因,所以没法去厕所方便。忍着忍着,等到同学们都在做练习的时候,我就慢慢地举起的我的手,小声的说,老师,我想去厕所啊”由于太小声的缘故,老师好像听不明白似的,以为我自告奋

  • 教室里来了一只“大黄猫”

    我刚到县一中读高中时,我们寝室有12名同学,黄志刚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刚开始,早晨上自习后,老师不见他的人影,就指派室长去找,室长走进寝室,见他仍在大睡,只能推他起床。后来室长安排值日生起床后,第一个去推醒黄志刚。 过了五一节,开始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