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对父母有多少恨

你对父母有多少恨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6:14  热度:7℃

去青年人常去的网站逛一逛,首页上是怨气冲天的标题:“为什么中国父母这么喜欢贬低孩子?”

点进去看,内容更加触目惊心:因为父母都是Loser(失败者),自己一事无成,在社会上天天被领导上级客户贬低,就回家来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来获取平衡——我没瞎吧?我看到的确实是我看到的吗?

还有,“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父母有哪些常见且难以接受的逻辑及观念”,“哪些瞬间让你感觉到父母的真实恶意”,“父母的爱不是爱,只是打着爱之名的控制”……

我努力地想:是什么,让本应最温柔最温暖的亲子关系,壁立千仞,筑下深沟,而在悬崖峭壁两侧,刀光箭雨?

我从来不认同“天上没有不是的父母”——太有了。无数朋友在深夜打来电话,哭着诉说延续到中年的伤害:父母有无所不至的偏心,儿子五十了,还“他只是个孩子”,逼妹妹照顾;曾经抛妻弃子的浪子,老了却若无其事寻求儿女的赡养,在生活中无限依赖儿女却挑剔、抱怨、骂骂咧咧,就像他前半生对自己的父母和姐妹一样;不论多么功成名就,妈妈看到女儿早上没叠被子,就像她犯了人伦大罪,能唠叨得她自觉一无是处,恨不能直接从阳台下跳下去以死谢罪……

我也有过艰难的青春期:当时的我,认同的是三毛,抑郁孤僻,并为这孤僻隐约沾沾自喜。一有时间我就看书,做白日梦,再把这白日梦写在大大小小的软面抄上。我爸妈当然不理解我,回想起来,我其实是享受这“不理解”的,仿佛证明了我的曲高和寡,我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我还是在日记里写了很多怨言,我爸看到后,气得直接撕了日记本,我伤心得很久不写日记。要到很多年后,到我已经比当年的爸爸更年长,我才明白,他的气里带着很深很深的伤心。

我爸妈很爱很爱我。他们都是理工科出身,又经历过“文革”,根深蒂固地觉得:“文学是违禁的,是会伤身害命的。”他们宁愿我当一個安分守己的工程师,却还是帮我买书借书,纵容我一遍遍看《红楼梦》。大概是我初二初三的时候,我妈鼓足勇气,试图为我做性教育,支支吾吾讲到初潮、清洁卫生……以及“女生要自爱”。我那时已经读过《性心理学》,只满心好笑和轻藐,觉得她的性知识接近于零,她的见识都老土。

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他们的缺点:我爸天真热情,经常说错话,让对方下不了台,让家人也为他难堪。我妈在单位里只知兢兢业业干活,评职称什么的难得轮得她,我气她不懂得为自己争取。他们永远看我各方面不顺眼,我一回嘴,他们就说:“你就是听不得批评,你不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现在家长犯过的错误他们全犯过:逼小孩叫人;认为小孩只能和“好孩子”交往;强迫小孩做不爱做的事,比如运动,比如家务。

我得庆幸当年没有网络,没有地方供我吐槽,否则我一定会发现大量的同道者,我们彼此控诉父母的千古罪行,最后得出了结论:原来父母的一切错,都基于他们不爱或者不够爱我。我想要梨,父母给我苹果——他们不爱我;我想天马行空离家出走,父母把我按在教室里——他们不爱我;我渴望是父母的一切,渴望无条件的爱,但他们要上班要照顾老人自己偶尔还要看看书——他们不爱我。

我的生命来自父母,我有他们的基因;我在父母荫庇下长大,每一点滴都受他们影响。某种意义上,父母就是我的一部分。我对他们的怨怼,就是自己与自己的拧巴。

这拧巴是几时渐渐放松,终于打开?

我上班了,每天在单位里跌跌撞撞,说错的话比我爸还多;机关里人际斗争激烈,我不知站队为何物,后来索性去写小说,我和我妈有何区别?我有女儿了,我也不停嘴地、从全方位指导她,她不会拿筷子,我每餐必说,每餐至少要说十几次,口水累积下来能绕地球三圈……我女儿终于忍无可忍,大叫一声:“你吵死了。”

是的,我父母不完美,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缺陷,又囿于时代局限性。但我是完美小孩吗?从来都不是。我不够勤劳不够自律,我有自私有小心眼儿,我任性起来要伸手摘星,我消沉抑郁的时候,是家里不言不动的石头——沉甸甸压在父母心头。要爱我,只怕是很困难的事儿,因为我没什么可爱之处,但这么接近不可能的任务,我爸我妈做到了。

而我,是完美的母亲吗?当然也不是。我生在这世上,不是只为了做母亲的。我有恶龙待斩,有巨人要降服,我仍是攀着豆茎往上爬的杰克,不打算为了任何人任何事停下脚步。我像我自己幻想过那样,理解我的小孩吗?我已经明白一件事:人与人的完全理解,是不可能的。

我是否曾伤害我的孩子?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事?这答案,可能要到她指责我的那天,才能揭晓。

这是四十岁的感悟,不能强求十四岁的少年懂得。父母并非伟大得有如三春晖,也不是小型妖魔。他们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有时候聪明有时候糊涂,有时候善良有时候恶毒。所以对他们,也就像对普通人一样,有时候欣赏有时候烦躁,有时候反感有时候热爱——但,若有多少恨,还是留给更丰盛多彩的爱情吧,用在父母身上,是太大的浪费了。

猜你喜欢

  • 一米高,两米高

    教练的一席话让他明白,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以平常心去刻苦训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将自己关在训练场苦练,即使刮风下雨,也从没间断。后来,他用出色的成绩让大家记住了他的名字——百米“飞人王”尤塞恩·博尔特。

  • 爱情物语五则

    一瞄准他是特种兵,经历过残酷的丛林训练,头脑冷静,枪法一流。射程之内,他可以将一只飞鸟或者一只苍蝇无比精确地终结。几乎每做出射杀的姿势,他都可以果断击中嫌犯要害。可是这一次,他失手了。子弹呼啸前行,却转了一个三十度的小弧,击中了人质。女孩的

  • 另一种浪漫

    当另一半不再送花,取而代之的是更实用的物品表达浪漫?我曾经失落,但直到那天,我对“浪漫”有了新的想法……偶尔有人问我:“跟诗人结婚,生活是不是比较浪漫?”我就不知道如何回答。其实,我不懂男人如何看待浪漫这件事,但是我自己年轻时就不是浪漫的人

  • 爱是一场孤单芭蕾

    110月,深圳温暖暧昧的秋天。我一直忙,忙着搬家,看求职指南,找工作,带着两盆栀子,浪人般在城市穿梭。迷乱盲目的日子、偌大的城市、迷茫的钢筋水泥森林、灯光昏暗的地下铁……一趟趟列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没有声音,没有烟尘。只有我,捧着栀子,脚下

  • 180度转弯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后来还有很多人也说这句话,但方式不同。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镇给失业家庭发放50美元补助,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

  • 心的容量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回来后,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大口。弟子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弟子皱着眉头答道:“咸得发苦。”随

  • 成功在于竭尽全力

    美国西雅图的一座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脚,受伤的兔子拼命逃跑,猎狗穷追不舍。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猎

  • 沐沐的树

    我闭上眼睛,跨出200步,向左转,张开眼,看见我们的树。在一片即将成为废墟的破房子中间,我们的树正在开花,甚至,还有几只蜜蜂,大模大样地停在米白色的大花瓣上,张着翅膀晒太阳。旁边这栋红石砖的旧房子我很熟悉,因为我搬离它只不过一年。我知道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