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与有些人分道扬镳

与有些人分道扬镳

收录日期:2025-11-20 20:10:23  热度:10℃

一个人,若灵魂受难,最大可能是,与不在一条道上的人走在了一起。

走在一起还不算。甚至还得一起说笑,一起用餐,一起共事,一起缠绕在时光中。这是一场痛苦而绵长的折磨,恍若走在雨里,一身泥泞不说,天还要阴沉到看不见消散的尽头。

混溺于俗人,苟且于小人,顺遂于恶人,活得窝囊不说,关键是活得狼狈。狼狈到厌倦了还不能说,还得装作逍遥。就这样,一直憋着,绷着,装着。装得越长久,就痛得越深重。表面看起来,一段段日子被敷衍得流光溢彩,其实,内心早已一步步挣扎到遍体鳞伤。

这样做的结果是,到后来,你已不再讨厌那些需要敷衍的人了,而是开始讨厌这个始终委曲求全的自己。

别人的阴影没走出,又陷入自我的泥淖。如果说,此前是挣扎,此后便是折磨了。因为不愿,所以不甘。不甘却又无法脱身出来,于是就自己厌弃自己。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好多人,程度不同地有过这样悲怆地自轻自贱。而真正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破罐子破摔的,并不是身边多的那些不在一条道上的人,而是心底里始终少一种与这些人分道扬镳的勇气。

没有拒绝,就没有成全。同样,没有告别,就没有相遇。不在一条道上,原本就不在一个世界。他追逐的,是你远离的;你喜欢的,是他厌弃的。他的春天,是你的冬天;他的温暖,是你的凛冽。原本就不能在一条路上,却要勉强走在一条路上。爱面子,是一种逞强;碍于面子,是一种懦弱。面子的背后,都是虚荣。大凡虚荣的东西,最终,都是让灵魂受难。

这个世界,有彼此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却如鱼得水地走在了一起。这样的人,不是因为利益结合,就是为了互相利用。一棵树上的雀子,因利益聚,也必因利益散。在利益那里,最容易养一群见利忘义逢场作戏的人。

说到底,怀揣光明的人,不能走在阴暗的路上。因为,身体在此岸,灵魂在天涯。一个人,活到身心始终分离,活过的每一天,都会是梦魇的日子。

因为,地狱里,永难见天堂的光。

如果,生活不幸让你与厌倦的人走在了一起,而你又做不到形同陌路,那么,就要学会分道扬镳。分道扬镳,未必是逃避,也未必是空间上的远离,而是人生的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需要往来,也没必要有交集。你玩你的绚烂,我看护着我的淡泊;你爱你的热闹,我守我的安静。这样做,看似让自己变得有些寂寥孤远,但从此你的内心会变得清幽干净,而人生,也自会拥有难得的安然与轻松。

猜你喜欢

  • “家”与“野”感叹

    早上起来到我们家栽种的花坛上去摘薄荷叶泡茶,邻家三个老太太一大早就坐在我们家花坛附近闲聊,也不知她们聊些什么,突然见到我摘薄荷叶,话题就转移到我头上来了,问我你摘薄荷叶干啥?我回答说,泡茶。陈老太太识货,她说:“你这是野薄荷呢!”我笑了笑未

  • 真正的栋长

    居委会退休办为了加强对于小区居民的有效管理给每一栋居民楼设置一个栋长,栋长主要事务就是上传下达,把居委会退休办意图转达给居民,把居民们要求和困难汇报给居委会退休办,有时也组织居民们学习学习上级的最新指示和精神,但是居民中那些老弱病残者不爱学

  • 六奶显灵

    六奶死了十天后,房二竟然又看到了她。那晚下夜班,房二走到楼下拐角的地方,一拐,便看到了六奶。六奶依旧坐在楼门口的花坛边,满头银发,还穿着那件经常穿的、宽宽大大的白色圆领T恤衫,仍是那副清爽整洁的样子。见到这情景,房二不仅不害怕,还激动地喊着

  • 梦想

    “梦想”一词有点怪,通常,人做梦人是被动的,灵魂在梦中游走,人完全不能自己,至于说到想,则人是主动的,可以想入非非,一千零一夜里面那个卖玻璃器皿的汉子想入非非最后一脚踢碎了玻璃器皿,血本无归就是对“想”最好的诠释,你说把人介于主动与被动之间

  • 袁梅

    幼年时我们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大杂院很大,第一重屋子临街是空着的,门的两边是木柜台,柜台上是活动木板,每一块都可以顺着木槽取下来上回去,第一重屋子房顶有一层木楼,木楼上也用木板格成若干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有一块玻璃亮瓦。一楼的地面上也铺着木

  • 我要看电视

    老郭,今年怕是有七十多岁了,十多年前突然患了脑溢血,经过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但是语言贫乏了,只能说五个字——我要看电视,人也不能动弹了,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一台电视机24小时开着,哪个台停台了,老郭的女儿阿凤就过来帮他换一个频道,老郭就是这

  • 把钱送给谁

    我的老领导今年80多岁,昨天因病医治无效突然去世了,早上出门经过物业小区告示栏,无意中瞧见老领导的讣告,赶紧回家拿钱去给老领导家属送丧礼,也给老领导送一个花圈。老领导这人非常正直,疾恶如仇,敢于向歪风邪气作斗争,当时,有一个有些背景的职工盗

  • 今天多喝了两杯

    平时,我从不做菜,不是不会做而是以前只有重要客人或者是过年过节我才亲自下厨做几个可口的小菜,毕竟学了一回厨师,一辈子不使用岂不是可惜?儿子就说,我煮的素面比他吃过的肉丝面味道还要好,老婆有很多菜式都是跟我学的,比如扬州酱菜酱黄瓜,只有我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