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给自己留后路

不给自己留后路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9:15  热度:10℃

一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

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会担心失足落水,而一但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于专心致志地划船。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快更认真吗?

当年轻人拜师学划船时,船工却要求他先学会游泳,对此,两人有不同的想法。船工认为,在划船时无后顾之忧,便可以专心致志地划船;年轻人却想,如果划船时一旦想到自己不会游泳,就更加会专注地划船。两个人当然有各自的道理,但我更赞同年轻人的看法。

不会游泳,使得自己努力去学好划船,因为加注在自己身上的是不敢随意丢掉的生命。可能有人说何必呢,学会游泳之后不会更加保险一点吗?可正是因为人们心中的这个保险,为自己留了一条后退之路,让我们不能一心投入这件事当中。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抱着侥幸心理的,当我们走向一条荆棘之路时,大部分人看到眼前的泥宁、尖刺都不由得心中一缩,而旁边的路宽敞明亮。对啊,既然还有一条路留给自己,为何要走这条更难的路?假设你一踏上这条荆棘之路时,身后却没有退路,那么你肯定会心无旁鹜地走完这条给你伤痕的漫漫长路。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诸如项羽没有“破罐子破摔”,不给自己与其他将士留后路,自己除了拼命便还是拼命,所以,破釜沉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正因为点燃了众将士的生命斗志,项羽才得以突破包围,最后成为一代楚霸王。

破釜沉舟的勇气实属难得,但正是因为这种一心想要成功的斗志,才让项羽下了这道不可思议的命令。

在狮子与鹿的故事中,狮子是捕猎者,狮子妈妈对小狮子说:“你只需要跑得比最后一只鹿快就好了。”而鹿妈妈这样教导鹿孩子:“你必须要跑赢最快的那只狮子,只有这样你才有活路。”当鹿面对狮子时,已经无路可退了,鹿只有让自己跑过任何一只狮子,才能生存下去。

一个人若想要成功,便不可三心二意。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当做一场鹿狮角逐之战,自己是那头被追的鹿,你若不竭尽全力,便成了狮子口中的一道美味,人生便从此了无意义。因此,让最快的那头狮子也被你远远甩在后面,那么相信你离成功之门也不远了。

猜你喜欢

  • 雪花盛开的冬天

    这一年的冬天非常冷,不停地下着雨,天空每天都在哭泣。晚上,我缩在被窝里听午夜电台的节日,把收音机抱在怀里。外面很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从不见月光。我喜欢的那个DJ,叫安,无数个下雨或者不下雨的夜晚,我枕着他的声音沉沉入睡。很多时候羊羊跟我

  • 系在瓶口的红丝线

    杜昭明记得很清楚,大一的那个夏天,过得有些混乱,常逃课去操场踢球,踢球的姿势很漂亮,接传球、过人、破门一气呵成。每当这时,操场旁围观的人群都会爆发出喝彩和掌声。杜昭明在学校里一贯是风云人物,因而有着高傲的脾性和飘忽的眼神。很多女生暗恋他,却

  • 乖乖女和怪怪娘

    大丫儿是个乖巧的孩子,可她命太苦了。她还不记事儿时妈就走了。爸爸是独子,爷爷奶奶又死得早,父女俩没法过,只得把她送到姥姥家。姥姥呢,也是个苦命人儿,三十多岁就孀居,守着一个闺女艰难度日,刚过六十,闺女又走了。多亏有大丫儿爸爸这个女婿,接长不

  • 干嘛不理我

    老刘夫妇退休后被女儿接进城里居住。 进城后老伴带外甥、做家务,忙里忙外,自己许多事情插不上手,英雄无用武之地。抽烟还要到凉台上去抽,觉得憋屈。于是每天就到公园里散步,在凉亭里抽烟,可人地生疏,寂寞难耐。老刘在散步时,经常看到一位老汉在草坪上

  • 出轨

    深夜,男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房门,女人在卧室的床上已经睡着了。男人把皮包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褪去衣服,径直走进了卫生间。这时,门铃突然响了起来……男人听到了声音,马上停止了一切动作,屏息静气,静听门外的动静。男人想,一定是自己出门做生意长期不

  • 10秒

    她决定和他分手。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他非常爱她。“为了你,即便献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这是他对她的誓言。她从未怀疑他的爱情,觉得自己似乎也爱他。但她还是决定和他分手,她越来越觉得生活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他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每月两千来元工资

  • 又不是你受伤

    那是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和朋友们一起聊天时,我突然感到口渴,于是一边用水果刀削苹果皮,一边继续聊天。也许聊天的话题太具吸引力了,结果眼睛没注意到手上的动作。突然,我感到一阵钻心疼痛。低头一看,手指被锋利的水果刀割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殷红的鲜

  • 那一年我二十七岁

    我母亲家有六姊妹,两个哥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母亲是长女,两个哥哥是大外婆生的,外公因为大老婆故去才重新娶了我外婆。从小我母亲就聪明伶俐,所以很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外公,去什么地方都带母亲去。当时母亲的二哥在外地读书,假期里回来时也常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