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倚门望母

倚门望母

收录日期:2025-11-21 03:17:50  热度:8℃

我回到家的时候,堂屋的门半掩着,午后的阳光晒进屋里有两尺,都堆在沙发边的棉花上,而母亲就在阳光边一针一线缝着小被子。

母亲一听说我怀了二宝,就开始去商店里扯布,四处打听哪儿有高质量的棉花卖,张罗着给二宝做小褥子、小包被、小棉袄。一如给大宝准备的那些。

我劝母亲别忙活了,商店都有卖的,去买点就行。母亲说,买的都是用丝棉做的,没有棉花穿着舒服。我继续劝说,我可以买了棉花,扯了布,去找人加工的。母亲摆摆手说,哪有我的针线活儿好。

母亲执著地开始缝制起来,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我记得母亲给大宝做棉袄的时候,眼神还好,用不着老花镜。只短短三年的时间啊,我内心隐隐地酸涩起来。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大宝要上幼儿园了,母亲按照幼儿园发的被套尺寸给大宝做了被芯,并在被套上一针一线地绣上了大宝的名字,怕幼儿园老师把被子弄混了。可直到绣完才发现,被套的侧缝上本有标签,可以写上大宝的姓名和所在班级。“那么大的标签我都没看见。”母亲说给我听的时候,我也哈哈大笑。不曾想,母亲眼睛花了,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专注地做着手里的活儿,仍然没有发现我在倚门望她。

母亲微微低头,手拿着针在头发上磨了磨针尖。小时候,母亲给我纳鞋底做棉鞋时经常有这个动作,那时母亲满头乌发,油滑光亮。而现在,母亲的发根是常年的白色,虽然每月都要染发,但是白发长出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发根向发尾延伸,依次是白色、灰色、黑色,像一面斑駁的老墙。母亲的发量也越来越少,头顶越来越稀疏,露出了灰白色的头皮。岁月是最残酷的。

母亲的手变得又粗粝又笨拙,不复往日抚上我额头时光滑细腻的触感,也没有了往日的灵巧,穿针引线、上下翻飞——我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这样形容过母亲的手:像一只高速运转的梭子。

等阳光漏进门口只有三寸的时候,母亲才发现门边有东西挡住了她的光,她抬头向我看来,眼神有片刻的空洞,一时都没有认出我来,而我早已泪流满面。

猜你喜欢

  • 阮小二在何地隐居

    水泊梁山北约二百多里处,如今平阴县境内,有一个七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名叫阮二庄。说来奇怪,这阮二庄竟连一户姓阮的人家也没有。这却是为何呢?传说北宋末年,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被招安之后,水军头领阮小二,退隐水泊,带领女儿阮桂英打鱼为生,经常住在这

  • 梁山石龟会爬之谜

    梁山寨西北面一箭之远的地方,有一座青褐色的石头小山。这山呀,奇怪得草芽不生,树木不长。山北面半坡上,有一块五丈多长的大石头,站在山下往上看,那石头的形状,很像是一只活脱脱的大乌龟,挺着***,昂着头,向着山顶爬得好还劲哩。当地人都管这山叫龟

  • 燕青妻坚贞归天真相何在

    梁山群峰风光秀丽,山上松柏苍翠,山下花果飘香。尤其是山东南的杏花村更是幽雅别致。一提杏花村,人们自然先想志杏花酒,就想起杏花。杏花是何许人也?她是怎样坚贞归天的呢?北宋末年,一个姓王的老汉,老伴早亡,带着独生女儿杏妹在这儿开了一个小酒馆。王

  • 梁山百姓是怎样待义军的

    梁山主峰虎头峰崖的北边,有一个小山头。山上山下处处是杏树梨树,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杏花、梨花雪白。远远望去,似九天落下的瀑布,像东海翻起的银涛,因此人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雪山峰。说起雪山峰,还有一段梁山百姓诚心待义军的故事哩。那是大宋年间,山下

  • 英雄井水为何一落百丈

    梁山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山青水秀,而且哺育了一代英雄豪杰,到处都有他们的英雄业绩被人传颂。下面讲的是一个流传不衰的故事。宋江寨顶上有一口长四尺、宽四尺的大井,传说是当年梁山泊英雄们在岩石上人工凿成的。人们都称之为英雄井。这英雄井说来也

  • 白发老奶显神助梁山

    两军作战,都要有后勤兵士供应充足的粮草,埋锅造饭,为作战的官兵办好足够的伙食。可是你听说过梁山的英雄好汉们依靠一块山石煎出的饼子战胜宋军的故事吗?这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大宋皇帝得知宋江在水泊梁山树起起义大旗,万分惊怕。忙集结全国的精兵良将

  • 黄门山石垒是谁堆起来的

    水泊梁山英雄好汉们的神奇传说几乎在中原大地到处流传,只要有人迹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个关于他们行侠仗义的故事。黄门山在石垒很平常,可是你知道它们是谁堆起来的吗?黄门山,在江苏省江浦县西北。这山有一百多丈高,山势险峻,山上有几股泉水,古老的兜率寺就

  • 吴用是怎样巧用疑兵计的

    梁山东南的平原上,有一个绿树簇拥的大村庄,叫蔡林村。这蔡林村又叫晒甲林,说起来还有一段水泊英雄不费一兵一卒就吓得退几万官军的传说哩。当年,梁山四周,大水茫茫,芦苇丛丛。蔡林村地处水泊南岸,还是水中的一片高地呢。宋江、吴用等一伙英雄,在八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