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赵幽缪王是不是一个昏君?是他派人杀了李牧

赵幽缪王是不是一个昏君?是他派人杀了李牧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4:15  热度:7℃

赵幽缪王是赵国灭国的推手,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他就是一个昏君,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死在他手里的。赵国明明有思念赵国的老将廉颇,却因为赵幽缪王听信奸臣郭开之言,相信了廉颇已经年老,不适合带兵打仗,就错过了一个好的将领。

其实,在赵国的历史上,昏君还不少,但是秉着人无完人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强求赵国的每一任君主都是一个大大的明君吧!赵国历史上,距离赵幽缪王最近的这几代君王就都犯过严重的政治错误,就连让赵国变成七国之首的赵武灵王也不例外。

赵武灵王时期,他励精图治,探索让赵国变强的方法,终于让他发现了胡服骑射这一改革方略。赵国全国上下进行了一场学习模仿胡人的改革,赵国的军事实力猛增,赵武灵王训练了一支骑兵队伍,就连强悍的秦军也闻之丧胆。正是因为赵武灵王训练的精炼骑兵,匈奴最终就败在了上面。赵国之强盛,依靠着军事实力的支撑,强者就有话语权,赵国便是如此。赵武灵王之前,赵国一直都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形象,赵国属于中等国家,土地也不是最辽阔的,但是地理位置却是极为重要的,几个大国都想要吞并赵国。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很有可能像军事战略要地上党那样,被几个国家瓜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赵武灵王这位天纵奇才,利用自己天生的军事嗅觉,发现了强兵之策,并练出一批优秀的将领。

但是,即使是赵武灵王这位有着宏韬伟略的精明之人,在国家大事上依然会犯错误。选继承人的时候,赵武灵王就犯了难,他的大儿子公子章和小儿子赵何他都很喜欢,他的王后吴娃,他也爱得不得了。怎么办呢?吴娃临死的时候让自己立赵何为太子,自己就废掉了优秀的太子章,太子章并没有错,是自己的一己私利剥夺了他成为一个好的赵王的机会。因为愧疚,这位父亲竟然生生掀起了一股权力争夺战,将自己和两个儿子均牵扯其中。他不听肥义的劝告,执意要将赵国分为两半,最终自食恶果。

赵惠文王吧,没什么大错误,靠着谨小慎微的态度,还是抵御了秦国十多年。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和秦国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起来,就因为赵孝成王贪图上党之地,搞得秦赵大战,赵军应对不及,首战失利后便节节败退。不止如此,他还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大战将前临换将领,是为大忌,他却依然这样做了,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长眠于长平。明明之前都做梦预见了不要贪,贪就没好事,他还是贪了。赵悼襄王时期,更加恼火,赵国就是从他这一代迅速走下坡路的。不知道赵国是不是中了反间计的毒,总之君臣之间一直都会发生这种怀疑的事情。赵悼襄王宠信奸臣郭开,逼走忠臣廉颇,宠赵悼倡后,而废王后立赵迁,为赵国的毁灭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

赵幽缪王时期,他只要按着祖辈们给他铺好的亡国路继续走就好了。本来这条路挺平坦的,可以用几十年的时间顺利过渡,但是赵幽缪王急啊,于是火急火燎的就将这条平坦的大路给改造成了滑滑梯,以一种非人的速度下降着。

郭开在赵幽缪王面前说李牧要带兵造反,赵幽缪王相信了,于是马上就下令,让前方的李牧不要带兵了,我派了人来接替你的位置,你最好乖乖听话。李牧信奉的道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所以没有接受赵幽缪王的命令。赵幽缪王一看,好小子,看来你这是造反了呀,我的命令也敢不听。于是,他从遥远的邯郸派去一波杀手,刺杀李牧。李牧武功高强,但是他受到君王的怀疑,心里郁闷,又想着连年不断的战事,跑到小酒馆喝醉了酒,昏昏大睡。刺客们趁着李牧醉酒熟睡,杀了李牧,还割下了李牧的头回去复命。一代良将李牧就这样被这个大昏君赵幽缪王给毁了。

猜你喜欢

  • 最重要的人

    阿P是单位的笔杆子,每次重要的会议,领导都要阿P写稿子,阿P也不负众望的完成领导每次布置的任务。领导总是夸阿P是单位最重要的人。每当这时,阿P总是受宠若惊:“自己哪能比领导还重要啊。”但是在阿P心中还是洋洋得意的,没我你们的稿子就写的乱七八

  • 垮塌的大桥

    午夜电话“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在平安县城郊的一栋别墅内,一个光着身子的中年男人起身开灯,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凌晨1点多了,这个点是谁打电话打到这里来呢?”男人低头看了一下电话上显示的来电号码,心里不禁咯噔

  • 打工的秘密

    1,孩子的妈“哇……哇……哇”一阵阵急速的哭声打破了大周村冬日的宁静,循着哭声望去,正在啼哭的是一位男婴,这个小男婴正爬在院子里一个摇篮里,四周无人看管,情景很不符合一个一岁大婴儿应该得到的照顾。听见了哭声,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妇人,抱起婴儿走

  • 理发师

    我到理发厅剪头发,接待我的理发师是个个头不高的青年胖子,黄发,圆脸,其貌不扬。稍有特别、最让我在意的是他的着装,他穿了件绘着白骷髅头的黑色皮夹克,理直气壮袒露着腹部圆滚滚的肚腩,他的牛仔裤中规中矩,可惜松垮垮地挂在裤腰上,活像只斗败了的公鸡

  • 刚出鼠洞,又进狼窝

    自从女儿大学毕业后,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工作,三平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可是两年多过去了,自己除了四处碰壁外,孩子的工作,仍是毫无进展。眼看孩子已经二十六七,到了找婆家的时候了,如果工作还没有着落,这身价也就只能和中学毕业的女子一拼了。眼看着别人家

  • 四百瓜

    四百瓜,其实是一个人的名字,至于为什么这样称呼他,现在已无法考究了。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一九六二年,是在三年困难时期,被下放回家的时候。这是一个干净利罗的老头,微胖的身体罩着一套整洁的中山装。说话先带三分笑,而且还时不时的来个小幽默。听说他下

  • 赴客宴打糍粑过新年

    离开乡下多年,总忘不了那一幅幅风物,那一道道风情,那一件件风韵。我下乡在川东,那时重庆没直辖,属四川管。每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或红白喜事,我们知青都被热情的乡亲邀去赴宴,山里人的客宴那套讲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山里人的客宴席位讲究“等级森严

  • 走人户

    走人户,意即走亲访友。走人户,如今城里人已经不屑于挂齿,但在农村走人户的人照样在走。城里人嘴上不说“走人户”,其实人户还是在走的,只是说法变了,走的花样也多了而已。如今城里人走人户,除了走亲访友之外,走的对象也增加了不少。走人户是一种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