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巴顿将军的爱情故事

巴顿将军的爱情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02:09:12  热度:9℃

乔治·史密斯·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这位被誉为“血胆将军”的四星上将,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圣加夫列尔。他出身于一个军人世家,四代人在军队中效过力。父母都是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人。

巴顿19岁那年进了美国着名的西点军校。他高高的个子,端庄的举止,合体的军装和整洁的内务。从外表到内涵,他都是一个标准的军人。凭着他的家庭地位和引人注目的军人风度,不少姑娘前来求婚,可是他的择偶标准常常使姑娘们胆战心惊。

“我要找个能理解死的人!”姑娘们纷纷惧而远之。巴顿家里对他的婚事很着急,他解嘲地说:“别着急,我的老婆可能刚生出来,还小呢。”姻缘,有缘才有婚姻。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来到圣卡特林纳岛度假,在这里,巴顿结识了富商之女比阿特丽丝·拜林·艾尔小姐。她身材苗条,面庞清秀,像天上的云朵一样纯洁。巴顿经常和比阿特丽丝一起玩耍。一天午后,在“捉特务”的游戏中,巴顿只身跑进岛上的原始森林中,不慎跌进一口废弃的陷阱中,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忍着伤痛,用随身带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脚蹬,爬出了陷阱,终于脱险走出了森林。这次历险让巴顿因祸得福,他过人的意志赢得了比阿特丽丝的好感,两人从此陷入热恋。面对心爱的姑娘,巴顿豪情万丈地宣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

巴顿考上西点军校后,痴情的比阿特丽丝周末常专程从波士顿赶到西点与巴顿约会。他们一起去攀登悬崖、郊游和野餐。在巴顿那里,比阿特丽丝了解到不少军事知识和体育常识。巴顿则向比阿特丽丝学习法语、文学,有时甚至把自己的诗作拿出来让她帮助修改。

在交往过程中,巴顿也在试探比阿特丽丝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他告诉自己的心上人:“我想最美好的死法是,让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发子弹打在我的脑门上。”比阿特丽丝则笑着回答:“那么我希望战争永不结束。”巴顿欣喜地发现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知音。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打算与比阿特丽丝结婚,然而未来的岳丈艾尔却不同意,他不愿女儿嫁给军人,担惊受怕。于是这对爱侣向固执的老头发起了轮番轰炸:女儿向父亲撒娇、恳求,软磨硬泡;巴顿则登门向老头雄辩地游说:“我之所以当一名军人,就像呼吸那么自然……实际上公民的最高义务和权利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坚冰被融化了,老头最后的疑问是巴顿是否同其他军人一样穷。孰料,巴顿的家庭竟然也拥有百万财产。于是一对富有的新人在谢里登堡的军营中举行了婚礼。

婚后,新娘子比阿特丽丝随巴顿来到军营,她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在艰苦单调的军营内成为巴顿的贤内助:她帮助丈夫把粗鲁的言辞变得温和顺耳,提醒他如何待人接物,还帮助他克服自卑感。她献身于他的事业,控制他的脾气,安慰他受伤的感情,培养他的外交手腕和敏锐眼光。她还带着巴顿出席上流人士的酒会,结交了不少军界高官,使巴顿在军界获得了很好的人脉。

为支持巴顿的事业,比阿特丽丝支持丈夫自己掏钱资助研发新式坦克,还说服陆军部的7位将军前来观看。为引起他们的注意,比阿特丽丝特意穿着时髦的衣服,驾驶坦克绕场一周。尽管这种坦克被将军们否定了,但她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巴顿的研究,甚至为缺经费的巴顿部队自掏腰包买坦克零配件。

比阿特丽丝没有一滴眼泪,她知道,将军是最不喜欢眼泪的。她又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圣卡塔利娜岛上那次关于“死”的讨论……

在他坟墓上朴素的白十字架上镌刻着最简单的两行必不可少的字——乔治·S·巴顿/第3集团军上将,军号02605。虽然没有歌功颂德的碑文,但二战的历史已为他写好了墓志铭。

9年以后——1954年。巴顿夫人——比阿特丽丝·巴顿也死于一次事故。她追随着丈夫去了。生前,她有个最大的愿望:死后与丈夫一起埋葬在一处普通的墓地里……

猜你喜欢

  • 齐白石的四个贵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自称“草衣”,但一生都有贵人相助。1919年,齐白石举家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陈师曾在当时绘

  • 你是我的Onlyone

    说起蒲易这个名字,可能鲜有人知。但是在中国,作为时尚女性,没有几人不知道梦芭莎;作为IT男,没有几个不知道机锋网;作为广告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安沃传媒;作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白天使医疗一定耳熟能详。倘若这些你均不知,那么你应该知道大众点评网

  • 人物语录

    1.女人如果因为觉得一个男生帅就嫁给他,这是好色;男生因为女生漂亮而娶她,是审美。2.为什么你不要自傲和自卑?你可以说自己是最好的,但不能说自己是全校最好的、全北京最好的、全国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所以你不必自傲;同样,你可以说自己是班级最

  • 合影大帝

    他从15岁起就频繁出现在西班牙高层人士的会议、派对中,与他合影的人往往都是政界要人、商界精英。合影中他稚嫩的脸,与周围的中年人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你可能以为这又是个“二代”的故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日,这位名叫弗朗西斯科·尼古拉·戈麦

  • 挂念一只蜘蛛

    此刻我正挂念一只早已不在的蜘蛛。我是在博物学家威尔森的书里读到它的事的。威尔森说,这只小蜘蛛是乘着风降落在岛上的。然后,威尔森加问了一个问题:“真不知道它织那个蜘蛛网,到底是打算要捕什么?整个岛上就它一个而已。”克拉克托岛后来当然又渐渐复苏

  • 敢让自己那么穷

    台湾著名男演员、剧作家、导演金士杰早年带领一群热爱戏剧的演员刚创办兰陵剧团时可谓一穷二白。1979年,在舞台剧几乎处于荒漠的台湾,兰陵剧团出现了。金士杰和团里的所有演员都是白天做苦力,晚上排练创作,零酬劳演出。这个剧团的成立没花什么钱,但也

  • 那些诺奖女婿们

    1、埃里克·白兹格头衔: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身份:蚌埠一中女婿2、托马斯·祖德霍夫头衔: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身份:无锡女婿、中科大女婿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祖德霍夫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妻子——毕业于中国科技

  • “您”不是东西

    我小的时候说相声的情景是这样的:两个小朋友,身穿小长袍,翻着白马蹄袖,下穿小青布鞋。上台一齐鞠躬,奶声奶气地说:“这场是您表演?”“是啊。”很是有趣。一天,来了一个新老师,一听我们的词儿,立刻说:“这哪行啊?一对儿十岁的孩子,穿上大褂,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