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探骊得珠的故事

探骊得珠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6:20  热度:1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猜你喜欢

  • 无价之宝

    小马学习古董鉴赏,跟的师父是收藏大师牛清远。小马的师兄叫老刘,这几年声名鹊起,成了著名鉴定师。小马眼红心热,也想出师,琢磨着怎样跟师父开口,试探了好几次,师父总也不接茬。这天,师父告诉小马:“刚接到你师兄电话,说陕西有单好东西。我明天得去香

  • 卖烟叶儿

    不是谁都会卖东西,我在卖东西方面就很无能。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到集上卖过一次烟叶儿。那是一次失败的经历,至今想起来仍让我感到惭愧。新学期开始了,我还没有缴学费。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讲,哪些同学的学费还没缴,尽快缴一下。虽然老师没有点我的

  • 谁的证更牛

    归来都说“三岁看到老”,有个叫王大宝的,从小就是村里的“恶霸”,他爹死得早,没人管他,他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成年后进城打工,又因为偷车被判了三年刑。十多年过去了,当村民们快将王大宝遗忘的时候,他却坐着一辆奔驰车“杀”回来了。村民们发现:王大

  • 车厢的故事

    “小孩子来这儿坐吧,一刹车可能会不小心磕到扶手。”说罢,一个老年大叔站起来,让了位置给一位带着小孩的年轻母亲。年轻母亲抱着孩子坐下,教小孩说了句:“谢谢伯伯。”小孩转过头,一字一顿说了句:“谢~谢~伯~伯”老年大叔稀疏的头发随风飘逸了下,说

  • 一门三进士的故事

    一个狮子对象头,一个葫芦水上游,哪个阴阳识得破,辈辈代代做诸侯。话说在清朝中期,现今大河镇篆湾村委会的程家村,村落坐西朝东,山脉南北走向,居住地点为台阶式,从上至下分为七台住居。该村后山突起,山脉来得甚远,后山似龙状长约1。5公里,龙脖、龙

  • 开网店

    小林干文秘工作,收入不高。他眼看自己的同学开豪车的开豪车,住豪宅的住豪宅,而自己房贷还没还完呢,老婆总是怪他没本事。为此,小林是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小林一直在思考改变现状的办法。他发现和自己一样的小职员都在偷偷摸摸经营第二职业,自己为什么不

  • 直虾

    盖遍天大酒店老板姓张,名之禄,人送外号“盖遍天”。张之禄家传厨艺,世代名厨。其祖父曾是清朝皇宫御膳房总管,其父也曾在国民党总统府任司务长。张之禄从小耳濡目染,加上父辈的口传心授,很快就学得一身非凡厨艺,烧、煨、煎、蒸、煮、炸、爆、炒、焖、卤

  • 留一张我家的火车站站台地图

    我父母在建筑单位工作,哪里有活儿就去哪儿安家。我家六个孩子,出生在四个地方,而我的父母,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山东人。在我懂事之后,我的家庭才相对稳定地呆在了一个城市。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奔波最少,然而在小时候,我是多么羡慕我的父母与哥哥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