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莫言和女儿:文坛“父女兵”的私房故事

莫言和女儿:文坛“父女兵”的私房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1:59  热度:9℃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骄傲不已,但在女儿管笑笑眼中,这位文坛巨匠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写作上,更因为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和好姥爷。30年间,他与掌上明珠演绎出了怎样感人至深的父女情?又是如何把女儿培养成80后作家及文学博士的呢?

你追我赶,大作家与小女儿比进步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山东高密市大栏乡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入伍后,历任班长、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79年,他经人介绍与同乡杜勤兰结婚。尽管妻子只上过小学二年级,身为部队文化干部的莫言,却与这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女子感情甚笃。

1981年,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儿管笑笑呱呱坠地,这个不谙世事的婴儿令莫言和妻子视为珍宝,疼爱有加。小生命的到来也给了莫言创作的灵感,当年秋天,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从此一脚迈进文坛。

6岁之前,笑笑一直跟母亲住在农村,而父亲远在北京,尽管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女儿从没觉得跟莫言有生疏感。“虽然有人觉得父亲长得有点凶,每次回家又都穿着严肃的军装,没有太多的话,但他看我的目光总是那么温和。”管笑笑说,她在童年最期盼的事就是看到穿军装的父亲和他身后那只塞得鼓鼓囊囊的旅行包。因为每次他都能从里面掏出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小人书和连环画来送给她。

笑笑6岁时,为了方便女儿上学,莫言夫妇把家从乡下搬到高密县城。当时家里后院有一块很大的菜地,白天杜勤兰在工厂里做出纳,闲时就摆弄这块菜地,种的菜不仅自己吃,还经常送给街坊邻居。莫言每次回家探亲,妻子就要去园子里摘最新鲜的蔬菜做给他吃,此时莫言就会自告奋勇帮她锄草、打药治虫、翻地,而笑笑则非常乐于做父亲的小尾巴,跟在他屁股后面在菜园里跑来跑去,给他打下手。父亲费了半天劲翻松的地,一不注意就被她给踩实了。莫言也不恼,只是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女儿“糟蹋”他的劳动成果。

自从学会认字后,笑笑就开始觊觎父亲的大书架。那上面的书特别多,大部分都是文学类的。虽然其中很多她都半懂不懂,但还是“装模作样”地一本接一本读了下去。笑笑长大后会一直热爱文学,完全是在这种生活环境里耳濡目染的缘故。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笑笑想学骑自行车,缠着父亲要他教自己。莫言就放下了手头的文章,陪女儿找了一块空地练习。真到了骑上车的时候,小女孩非常害怕,根本不敢踩。莫言用双手扶着自行车的后座说:“笑笑,别害怕,眼睛看着前面,有爸爸掌着呢,绝对不会摔着。”“你保证不松手?”笑笑还是很害怕。“我保证。”莫言坚定地回答女儿。

笑笑终于鼓足勇气蹬起了踏板,车是往前开动了,不过由于紧张,她越踩越快,生怕一慢下来就失去平衡要跌倒,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停下来。身后传来父亲粗重的喘气声,回过头她才看见,父亲一直在跟着单车跑,此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他把头偏向一侧,把肩膀抬起来擦拭着耳边滴落的汗水,而两只手还紧紧抓着自行车的后座。“爸,你刚怎么不松手呢?”看着父亲累成那样,笑笑心疼了。“爸爸跟你保证过的,就一定不会松手的。”莫言喘着气回答。

1995年,14岁的管笑笑和母亲离开山东,跟着父亲来到北京生活。尽管当时的莫言正处于构思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关键时期,但他怕女儿跟不上北京的学习进度,每天都从繁忙的小说创作中挤出些时间,认真辅导笑笑的作业,并与女儿约定:“我写的小说要成功,你的学业也要成功,我们一起努力!”初三上学期,笑笑考了全班第一名,莫言自告奋勇地要代替妻子去开家长会,去之前还跟妻子讨论应该穿什么衣服。母亲笑着对女儿说:“你瞧瞧你爸,简直比去国外领奖还兴奋。”

1997年,莫言的《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10万元的奖金,这是继《红高梁家族》之后,他的小说再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获奖当晚,在一家门脸不大的鲁菜馆宴请妻女时,莫言笑着对女儿说:“爸爸也算赶上你的好成绩了,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你可要小心。”

父爱如伞,为爱女撑起一片温暖的天

莫言小时候“嗜书如命”,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他就去给小同学家推磨,有时候整整推一天的磨才能换来一本书。一天下来,经常累得脸色煞青,但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面春风。在莫言的影响下,管笑笑自幼也继承了父亲的这个爱好,小时候只要有儿童故事书或连环画陪着,独自在家里呆上一整天她都不哭不闹。这对“书痴”父女的家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丰乳肥臀》获奖后,莫言从奖金中拿出一部分钱,送给宝贝女儿一个向往已久的书柜,和一些她心仪的书籍。当晚,笑笑兴奋得彻夜难眠。

在购书这件事情上,笑笑和老爸更是“心有灵犀”:每当在书店看到可能会对爸爸创作有用的书,她就会毫不犹豫买下来;碰到自己也爱看的,她会一次买两本。而莫言在逛书店时,也会如此考虑。曾经有过几次,父女俩竟然都因为出于为对方考虑,而一次买两本相同的书,结果到家一碰面,一本相同的书竟买了四本!

除了读书之外,莫言还喜欢听音乐,他喜欢国粹京剧和外国的古典乐曲,家里各种音乐CD至少有300多张。爱听京剧的莫言和不听戏曲爱看电影的女儿,有时也会因争抢电视频道而发生半真半假的“战争”,可争执的结果往往是父亲爱女儿,想满足她的小愿望,女儿也心疼老爸,希望他生活得开心,双方都不好意思抢台了。于是最后就被妈妈“坐收渔利”,拿着遥控器看她的家庭剧去了。

进入高中后,笑笑的成绩一直很好,在学校的表现也不错,很少让父母操心。但随着高考临近,每天埋头复习的笑笑明显消瘦了很多。莫言看在眼里,虽然什么也不说,但饭桌上,总会时不时出现笑笑最喜欢吃的菜,比如爸爸亲自下厨房做的啤酒鱼。炎炎夏夜,笑笑在家埋头温习功课时,身后的小茶几上不知何时就会多了一盘切成小块的冰镇西瓜,或几个包装精美的果冻。

有一天中午,笑笑在学校食堂吃饭,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笑笑暗暗叫苦,然而等她回到教室,却意外发现课桌上放着一把崭新的雨伞。同学们羡慕地告诉她:“笑笑,你真幸福,刚才你老爸来给你送伞了!”一股暖流涌上笑笑的心头。从学校到爸爸上班的魏公村有四站多路,而爸爸一路在风雨中奔波,为的就是给自己送一把伞!

笑笑高考那几天,莫言如临大敌,简直比女儿还紧张。虽然考场就安排在笑笑本校,莫言还是不放心,看考场的时候就亲自去检视了一番,低着头猫着腰找到贴着女儿准考证的那张桌子,用手在桌面上细细摸了一番:“恩,这张桌子够平滑,写字时不会忖到。”说着,还坐在椅子上晃了晃,生怕椅子也不够结实。

到了高考前一天晚上,莫言更是在家收拾了好大一个包,什么书啦、衣服啦、药品啦、食物啦……他能想到的一切在这三天可能用得着的东西,全都给装上了,然后和妻子一起送女儿去“赶考”。为了避免孩子来回奔波,莫言提前在校内的培训中心定了一个有空调的房间,距离考场只有一百米,好让笑笑每天能从容地去考场,而中午还可以有地方小憩。

安顿好行李后,笑笑马上伏案复习功课,父亲劝她看看电视或者到校园里转转,笑笑不肯。一直复习到深夜11点,笑笑才在父亲的反复劝说下熄灯上床。可上了床她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又问父亲问题。莫言担心女儿会影响睡眠,索性装睡不搭她的话。等笑笑在迷迷糊糊中被窗外的鸟叫声吵醒,才凌晨四点多。睡意全消的她翻身起床,准备洗把脸继续复习,却没想到父亲早醒了,他说:“笑笑,怎么就起来了?昨天好晚了我才听到你睡着。”看到父亲那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笑笑心里一阵心酸,原来父亲一直都没睡着啊!

在笑笑的学业上,莫言就像一个谨小慎微、爱操心甚至爱唠叨的中年人,这位大作家对女儿的期待和担忧,跟全天下的父母并没有两样。笑笑没有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00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

最牛家庭,先出文学博士再现“诺奖”得主

在山东读大学期间,管笑笑与父亲之间还有一个小小的癖好,就是书信往来。虽说当时通讯已经挺发达了,但她总觉得书信是一种很质朴的媒介,能承载的情感也是纯朴而厚重的。大二的时候,笑笑突发奇想要给父亲写一封毛笔信,当下就跑到文具店买了宣纸,拿起毛笔一本正经地写,一封几百字的信写得非常费劲。莫言接到女儿的毛笔信后,感动得不行,竟把这封信贴在客厅的墙壁上,天天茶余饭后就站在旁边细读品味。每次有客人来家的时候,都会惊奇地问到这封信,莫言就会装作很平淡地回答客人:“是的,这就是我女儿给我写的。”当客人羡慕着赞叹他有一个有心又乖巧的女儿,他嘴上不说什么,神情里却透出按捺不住的得意。

2002年暑假,笑笑回到北京家里,忐忑不安地拿给父亲看她的处女作《一只反刍的狗》。莫言一字一行地读完了这部19万字的言情小说稿,然后淡淡地说了句:“还行。”但在笑笑看来,父亲嘴里能蹦出来这俩字,对她已经是莫大的鼓励。因为莫言从不会在言辞上狠夸女儿,他说还行,就一定算不上糟糕。于是笑笑就鼓起勇气问,既然还行,我就投投看吧。令笑笑喜出望外的是,后来她的书稿还真出版了,并且在市场上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一时间,媒体上充斥着“虎父无犬女”之类的赞誉,让她着实陶醉了一把。

本科毕业后,由于管笑笑成绩突出,被学校老师推荐保送到清华大学文学院,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此后,她和父亲的共同语言更多了,经常在饭桌上和他滔滔不绝地聊文学,母亲一句话也插不进来,急得直嚷嚷:“饭都凉了!”

2006年,笑笑第一次把男朋友带回家给父亲看时,莫言当面没有过多的表示,对那个小伙子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男友很忐忑,偷偷问笑笑:“你爸爸是不是不太喜欢我啊,一个‘好’字都没说呢!”女孩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我做了我爸20多年的女儿,好容易才混到一个‘还行’,你来吃一顿饭就想他说你‘好’呀,那你可把我爸想得太容易了。”莫言事后也没有过多地评价笑笑的男友,但不反对他们交往。笑笑知道,这就代表父亲接受了他。后来还是母亲私下里向她透露,父亲观察了她男友很久,结论是从各方面看来都是个可以托付的年轻人,而且他也相信女儿的眼光。

2007年夏天,笑笑翻译了一本库雷西的小说《加百列的礼物》,拿到出版后的书样后第一个就送给了父亲。莫言摩挲着书页,一行行仔细阅读,末了说:“笑笑你长进了!”幸福得像个孩子。

研究生毕业后,笑笑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一名老师。每到周末,她总会想多找一些时间陪陪父母,有时候鼓捣全家一起出动看电影,有时候带着父母去郊外摘野菜。莫言一家人都很喜欢自然,喜欢享受田园之乐。每当在某个山头野地里辨认出一些可食用的野菜,笑笑会兴奋地拿给父亲去验证,此时的她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院子里种菜的那个年代。每逢采了野菜回来,莫言就会兴致很高地亲自下厨,笑笑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晚上的饭桌上就会有一些野菜烙饼、野菜盒子,全家人围着桌子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乐融融。

2011年,笑笑读完了在职博士,登台参加毕业典礼前,当父亲发现她稍稍驼背的时候,就轻轻地推了一下女儿的背。只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却差点让笑笑当场落泪。从上高中开始,每天伏案苦读的她就落下的身子不挺拔的毛病,父亲时常这样矫正她,这一“推”就是十多年啊!

管笑笑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莫言微博中也常常流露出当姥爷的自豪感。在他获茅盾文学奖后接受访谈时,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收尾:“我每日做的事,多是与文学无关的,但也都是与文学有关的。朋友们,我该给外孙女洗奶瓶了,谢谢各位捧场!再见!”再成功的人,在家人面前,都是老小孩。

猜你喜欢

  • 潘曼智辩父母官

    潘曼智辩父母官县城里有个贫苦农民,被人偷走了一头耕牛,到县衙门报案,县官却把他轰出大堂,那农民伤心地哭了。仫佬族机智人物潘曼见了,决定帮他找牛。第二天,潘曼和农民又到衙门去告状,状纸上告的偷牛人就是县官老爷。县官大怒,喝令各打50大板。潘曼

  • 刮加桑娶富家女

    刮加桑娶富家女一个富人的女儿聪明、漂亮。但她从来不跟任何生人说话。富人说:“谁家的小伙子,能让我的姑娘跟他说上三句话,我就把姑娘嫁给他!”从此,富人家的门前拥挤着来自各山各寨的青年人。可是,没有一个小队子能逗得姑娘说上半句话。刮加桑知道后,

  • 李宰相献百口鸭

    李宰相献百口鸭毛难族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李海进身高不满三尺三,在朝廷做宰相,脑子比别人聪明。皇帝既依赖他处理政事,又妒忌他比自己能干,常常想方设法为难他。一次皇帝请李海进赴宴,故意把桌子架得高高的,想使李海进丢脸。李海进入席之后,不慌不忙地

  • 玉斯哈斗店掌柜

    玉斯哈斗店掌柜从前有一天,玉斯哈(东乡族的机智人物)赶着一头骡子,给一个商贩当脚户,来到了繁华的果朱巴咋。卸完货,他走进一家肉面馆,想吃一碗肉炒面。这家炒面馆的掌柜,为人趋炎附势,刻薄成性。见了衣衫褴楼的乡下人进来,他就让伙计高声叫喝:“乡

  • 玉斯哈驱羊扮仙

    玉斯哈驱羊扮仙一天,天傍黑了,蜜罐嘴儿假心肠的东家奶奶(东家老婆)又睡在自己的热炕上,长吁短叹的,怜悯着多病的小伙计,那大慈大悲的声音,满院子都能听得见。打短工的玉斯哈,听着实在是烦透了。好吧,把她的好心肠让大家见识见识。玉斯哈把一头大山羊

  • 巴拉根仓摔锅子

    巴拉根仓摔锅子蒙古族有个财主新买了一只锅,骑着马正往回赶路,遇见巴拉根仓,就耍笑他说:“巴拉根仓,人们都说你有智慧,你如果能让我把自己新买的这口锅摔碎,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巴拉根仓悦:“别说一口锅,就是让你自己的脑袋摔碎也不难,就是今天没

  • 巴拉根仓和臭肉

    巴拉根仓和臭肉一次,王爷进城,想带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做随从,选中了巴拉根仓。走着走着,日头偏西了,马也累了,人也饿了,便停下来歇脚。巴拉根仓先服侍王爷吃饱喝足了,自己掏出牛肉干刚要吃,一不小心,把牛肉干掉在地上了。刚要拣,王爷看见了,说:“掉

  • 巴拉根仓打山羊

    巴拉根仓打山羊一天,巴拉根仓打死两只黄羊,路上,碰上了好占便宜的毫布达格诺彦。毫布达格诺彦气势汹汹地叫道:“这明明是我家的山羊,快给我放下!”巴拉根仓说:“噢!原来诺彦家的山羊是这个模样?”说完,就把黄羊交给了毫布达格诺彦,背上猎枪,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