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王石:哈佛这一年,我获得新生

王石:哈佛这一年,我获得新生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6:03  热度:11℃

2011年,王石正值耳顺之年,这位功成名就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教父”,选择去哈佛大学当清苦的“修道士”—自己做早餐,步行上学,坐地铁出行,和十几岁的孩子一起学习语言。

王石在哈佛近一年的游学生活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轻松随意。每天清晨,他花2。5分钟的时间用微波炉热一杯牛奶,烤一块面包,再切半个西柚,花3分钟时间吃早餐,然后步行去哈佛上课。王石租住的公寓位于剑桥镇的花园街上,到哈佛主校区最远的教学楼或图书馆只需步行15分钟。王石在哈佛读书期间拒绝了公司配车,出行主要靠步行和地铁。

哈佛—“现代修道院”

在哈佛上课如同赶集。王石每天从上午8:40分开始在哈佛设计学校听“城市规划”,临结束前几分钟,必须不动声色地把书包收拾好,一下课就往经济系跑,跑8分钟,再一路爬上3楼,放慢脚步,轻轻推开门进去,本杰明·弗里德曼的宗教课已经开始。

中午,王石穿过哈佛广场,步行去对面的英语学校。他偶尔会找一间咖啡屋,坐下来吃个三明治,更多的时候则是边走边吃。“我想休息一下的机会非常非常少。在哈佛,很清闲的就是游客,学生要匆忙得多。”王石说。

英语学校放学后,他就在哈佛广场的速食店花几美元买一个鸡肉卷回家,吃一半,另一半放在冰箱里当第二天的晚饭。在美国的日子里王石很少有应酬,他的夜生活几乎都是在公寓里温书。他说:“因为我只要晚上安排应酬,我就得学习到凌晨三四点,否则第二天上课就完全跟不上。”

在哈佛大学的11个月里,他感觉自己身处一个“现代修道院”。“我住的地方很简单,旁边是一栋教堂式的建筑,顶尖是十字架,中世纪风格,就像一个修道院。不管在学校还是在附近的星巴克,里面的学生都是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王石说。

到英语学校报到的第一天,60岁的王石差点被人误认为是老师。他的周围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开学自我介绍后,发现年龄最大的也才25岁。

为了克服“哑巴英语”,王石强迫自己每天跟这群比自己的女儿还要小的孩子混在一起。美国课堂强调游戏互动,比如由一个学生来比画,另一个学生来猜单词。“往往一个单词在嘴边,却怎么也说不上来。”最让他有压力的是每周一次的考试,每次的考试时间是60分钟,周围的同学答了30分钟就陆续交卷,考试结束时,教室里只剩下王石和一位等待收考卷的老师。

“我也经历过小学、中学、工农兵大学,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也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这次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后进生了。”王石说。

在哈佛的前3个月,他几乎听不懂主讲人在说什么,如今,王石可以自如地用英语发微博,“气候组织”创始人吴昌华欣喜地在微博上回复他:“以后出国不用给王总当翻译了。”

意识到差距,所以来学习

他对比了“登山”和“游学”的不同。“你问我哪个难,登珠峰当然难,但没有我想象的难;哈佛游学也难,且比我想象的还要难。”王石说,“其实去美国游学,一是自我修为,二是为了想清楚企业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虽然身在哈佛,与深圳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但王石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跟万科总部开视频会议。在一年一度的公司内部沟通会上,他从美国发回视频,视频是在哈佛大学JFK政府学院外的草坪上拍摄的,王石的背后是一群悠闲的大雁。

60岁的新生

在美国,王石每天会抽出至少40分钟发微博,他说:“一来是方便与国内联系交流,二是训练文字简洁表达的能力,三是接受各方批评与谴责。”

他的微博跟国内其他几位房地产大亨相比显得十分“另类”,既没有任志强那样的“火暴”脾气,也不像潘石屹那样爱凑热闹。他发的最多的照片是关于他家里的两只猫、一条狗和一头小香猪。

在微博上,他两次提出“人生抛物线”理论。他说:“人生就像一颗从枪膛里飞出的子弹,我的最高点已经过去了,现在处在下滑期,应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他的微博头像是一张他坐在电脑前面拍的照片,戴着眼镜,嘴角微微下垂,脸庞清瘦,法令纹很深。一位网友指出这张照片显老,建议他换一张。他回复说:“变老是规律,下次换头像会显得更老才对。”

“60岁是上老年大学的年纪,我却跟16岁的人一块儿混,这是另一种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一种更不动声色的咄咄逼人的表达。”王石说,“哈佛的这一年,我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生。”

他去银行办信用卡,因为在国内没有自己办卡的经验,他足足跑了5次银行,花了一个月才办成;他去超市买东西,搭地铁,乘公交车,经常搭错车;他每天晚上一边温习功课,一边烧水冲咖啡,结果那个烧水壶被烧红了3次,塑料壶盖都被烧化了……

一位曾在万科工作多年的员工评价说:“王石让我联想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而王石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的前面有一束光,指引着他永远向前。”

猜你喜欢

  • 中华第一勇士:蒙恬

    中华第一勇士: 蒙恬蒙恬,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佩的将领和战略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他出生于战国时期秦国的贵族家庭,充满力量和智慧,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蒙恬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领导能力。他的父亲是秦国的一位将领,为他提供

  • 红遍网络的22岁正教授

    曾经,有一位年仅22岁的正教授在网络上红遍了整个大陆。他是谁?又是如何取得如此崇高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位年轻正教授的神秘面纱。这位22岁的正教授名叫李明,他在大学期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聪慧和才华。他不仅在学术界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更是

  • 达芬奇学画的故事

    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名叫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天才艺术家,他以超凡的绘画才华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创造力和独特思维使他成为了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人物。达芬奇从小展现出了对艺术

  • 张作霖捉弄日本人

    张作霖捉弄日本人张作霖,辽宁人,民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在中国东北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曾经奋力保卫东北领土,被誉为东北抗日第一人。然而,在他的抗日生涯中,有一次他成功捉弄了近在咫尺的日本人,成为了传世佳话。那年春天,日本侵略者

  • 手绘本爱情

    手绘本爱情,让我想起了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以一本手绘本为媒介,记录下了他们的美丽爱情故事。这本手绘本成为了他们之间独特而专属的沟通方式,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相爱。 这对年轻情侣的名字分别是李阳和王晓。他们在大学相识,研究生阶段他们选择了不同

  • 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这个名字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中是无人不知的。他以他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而闻名,被誉为数学奇才和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于1903年12月28日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富裕家庭中。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他在13岁

  • 比尔·盖茨的童年故事

    比尔·盖茨的童年故事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揭示了他在成为世界顶级企业家之前的挑战和决心。比尔·盖茨于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尔弗代尔。他是威廉·H·盖茨二世和玛丽·盖茨的长子,家境富裕,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从小起,比

  • 航空航天科学钱学森的故事

    航空航天科学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这个名字在航空航天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更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位传奇的人物——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于1911年生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