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换一种方式成功

换一种方式成功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0:40  热度:8℃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
他努力过,可是收效甚微,自己在学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近乎为零。但是,他还是在不断地加班加点地苦读。
他每天醒来后都害怕上学,害怕被嘲笑。周末,他坐在自家的门前,看着草地上喜笑颜开的男孩们,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
时间在一天天地流逝,而学校也在考虑劝其退学。
一次,他看到一个老人为了一张被老鼠咬坏的1美元钞票而痛哭不已。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悄悄回家将自己平时积攒的硬币换成一张1美元的钞票交给了老人,说这是他用魔法变回来的。老人激动不已,说他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
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决定要带他出门,目的地是波士顿。他说:“我们坐汽车可以到达。”父亲说:“那我们坐汽车吧。”可是,在中途的一个小站,父亲下车买东西忘记了汽车出发的时间。就这样,汽车在他的喊叫声中呼啸而去。他很害怕,心想:“这下怎么办,没有汽车,父亲怎么能到波士顿呢?”波士顿汽车站到了,他下车时却看到父亲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他快速跑了过去,扑进父亲的怀抱,诉说一路的忐忑不安,害怕父亲到不了波士顿,并惊讶父亲是如何到达的。
父亲说:“我是骑马来的。” 他惊讶不已。父亲说:“只要我们能到达目的地,管它用什么方式呢。孩子,你学业不成功,并不代表你在其他方面不能成功,换一种方式吧!”此时,他猛然醒悟。
后来,他看到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痛苦不已,就想:假如自己用魔法帮助他们实现,即使是假的,但起码从精神上减轻了他们的痛苦。
从此,他对魔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跟随一些魔术师学习魔术。
他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教他魔术的老师发现他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的悟性,学东西很快,而且每次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很快,老师的技巧便被他学完了,他不得不换老师。就这样,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换了四个魔术老师。然后,他成了大名鼎鼎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
有人问他是怎么成功的,大卫·科波菲尔说:“父亲告诉我,成功对我们来说好比是个固定的车站,我们在为怎么到达而绞尽脑汁,大家都在争夺汽车上的座位,没有得到座位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汽车,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骑马或者乘轮船去车站呢?这样我们不是也到达了吗?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
最后,大卫·科波菲尔又说:“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切是父亲安排好的,其实那个小站离波士顿很近,骑马竟然比坐汽车还快,所以父亲到得比我早。”■


猜你喜欢

  • 以己为镜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围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在河边玩耍,像个十足的少年嬉皮士。爱因斯坦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不学一些东西,长大了如何能出人头地呢?

  • 从来没有“白做”的事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早年,钱穆在无锡一所小学里任教。为了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在教授課本知识之余,钱穆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一次中午放学后,钱穆看到一个男孩子闷闷不乐地坐在教室里发呆,于是走过去询问。原来,前段时

  • 可怜的小黄车

            清晨,一年轻夫妇带一三岁男孩儿在一环境优美的河边散步。那男孩欢快的骑一童车跑在前边,小夫妻俩有说有笑跟在后面。明亮的阳光洒在绿树成荫的人行道上,闲雅的行人漫无目的的走着。微微的风轻轻的摇曳着纤细的柳枝,倒也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

  • 灵魂带灯的人

    一帆风顺的人生固然轻松,但轻松的人生往往单薄。这种单薄体现在:一是智慧不够,二是敬畏不够。智慧不够的人易脆弱,敬畏不够的人易轻浮。前者,因為太平顺而丧失了强大自我的能力;后者,因为太如意而欠缺了庄重自我的能力。相反,阅历丰厚的人,他们对降临

  • 买来的灾难

    富翁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用金钱买来的却是一场灭顶之灾,他不断加高的金钱筹码,换来的却是年轻人的贪婪。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如果只知道用金钱去收买人心,而忽视甚至不屑用正义、良知和仁爱去激励一个人,去鼓舞一个人,去唤醒一个人,那么,金钱买

  • 逆境中的屈从

    在克里米亚战役的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把战区中一座美丽的花园炸毁了,但是在那被炮弹炸开的泥缝中,却发现有泉水在喷射。从此以后,就有了永久不息的喷泉。不幸与忧患。也能将我们的心灵炸破,而在那炸开的裂缝中,会有新鲜的经验和欢愉,不息地喷射出来。

  • 不要在冬天砍树

    一个年轻人,冬天时常在树林中砍伐枯树作为取暖的木柴。春天来临时他惊讶地发现,那些曾被他砍伐过的枯树居然都吐出了绿芽。这时一位老人对他说:“记住,不要在冬天砍树,因为那时你看不到生机,也不要在心情沮丧时做决定,因为那时你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当

  • 不计较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否成功,往往不在于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外界对他(她)的评价,和其内心的幸福感,只有好口碑而没有知足感的人,就像外表光艳内心酸涩的果子,而拥有个人的幸福感,言行普遍遭人诟病者,这样的人多数是极端利己者。只有当声望和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