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桐华:活在最美的时光里

桐华:活在最美的时光里

收录日期:2025-11-20 14:09:23  热度:11℃

她是一个理科女,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原本和写作并无交集,却因寂寞而开始触摸文字。阅读是一扇窗,而写作对桐华而言,不仅仅是隔着窗张望缱绻的旧日时光,一部《步步惊心》其实成全了她,包括梦想、岁月和青涩的记忆。

她不轻易给自己或者别人下定义,她只是觉得,生命,就是应该按照本来的面目,去呈现,去表露。正如她的文字,如溪水般缓缓流淌,讲述心底的故事,不虚饰,不矫情。她说,一个好的故事,不只是文字的技巧,更应该充盈着感情,深深浅浅,浓淡相宜,唯此,才能心为之而动。

桐华:言情小说作家。

已出版作品有《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曾许诺》、《长相思》。

2013年成立工作室,策划电视剧《金玉良缘》。

北大四年 一场恋爱

其实,从文字中就能揣摩出桐华的性情,一定是那种平淡,细微,久了,能深入心扉的女子。桐华从小就喜欢看书,言情、武侠、历史、传奇,范围很杂,什么都看,从小学一路看到高中,却丝毫不影响学习,初中全班前五,高中全校第一。整天埋首看小说,作文不咋样,理科偏偏很好,尤其是物理,用桐华自己的话来说,闭着眼睛都能考第一。高三,别的同学都在下功夫复习,桐华却看了整整一年的闲书,让同学恨得牙痒痒要把她轰出教室,说她扰乱军心。高考的时候,桐华考了陕西省第九名。父亲要桐华读清华,桐华却凭着一股浪漫劲儿而择北大,就是觉得北大的人文气息更重一些。在老师的劝说下,桐华的志愿填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金融,为了以后好找工作,仅此而已。

大学四年,桐华说自己在同学眼中就是个另类,不但基本不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而且基本不去上课,除了考试时老师能见到她一面,此外,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看书。那时,她偏爱看一些理论性很强的哲学书,这让她很早就开始思考诸如人生、价值、目标等问题。在别的女生都忙着逛街买衣服买化妆品的时候,桐华已经读完了叔本华、黑格尔、加缪、罗素等哲学家的著作,在别的同学为每学期的学分纠结时,桐华却一课不拉地上完了她感兴趣的中国卷轴画史和中国美术史等选修课。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其实更容易满足。

正如桐华被问及,北大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回答,是一场恋爱。

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桐华未遂父亲让她读清华的意愿,却爱上了一个清华的男孩。18岁初见,石破天惊般一见钟情,第一次牵手,第一次相拥,雨天,雪夜,花朵绽放的声音,被时光,刻成一方印章,上面写着“在我没有忘掉你之前也不许你忘掉我”,这是桐华对现在的老公、曾经的初恋说过的一句话。

22岁,大学毕业后不久,桐华就嫁了,嫁到美国,和她爱的那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平淡的一种幸福。所谓最好的爱情,就是能让对方更热爱生命和生活的爱情。在桐华看来,最完美的情人应该是他的出现,丰盈了你的生命和你的世界。火焰一般的爱情有可能变淡,但是那种心疼,舍不得爱人受委屈的细水长流的爱情永远都可以存在,而且随着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越久,会越强烈。

近十年的婚姻,两个孩子,和彼此挚爱的人手牵手,每一天的日出日落,牵挂,眷恋,爱与被爱——这就是桐华的生活状态。她一直相信,夫妻之间,爱人之间,要维系两个人长久关系的首要一点,就是选择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只有善良的人才会永远善待你,你也会从他的善良中汲取爱和勇气,善良地对他,和对这个世界。

不可复制的时光

对桐华来说,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时光。写书的最初缘起,是因为寂寞。2005年,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准备攻读财经类专业硕士的桐华,发现自己忙碌的人生正处于一个暂时的休憩阶段:工作辞了,旧日的生活已经结束,新的生活还未开始。每天慵懒地看书,晒太阳,无所事事。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桐华忽然决定,自己写一个故事。

说写就写,她兴之所至,写了一千多字,贴到了晋江文学原创网上。第二天,又写了大概两千字。说实话,那个时候,桐华连男主是谁都没想过。第三天,当她去网上看时,发现有三个人给她留言,说等着更新。桐华一下子就激动了,哗哗地开始接着写。写着写着,桐华进入了自己的故事,每一天,她都会问自己后面会发生什么,一段段的文字,在网友的热烈跟帖和鼓励中,逐渐风生水起。桐华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一个现代女子若曦从桐华手中的魔盒穿越到清朝,与当时还是四阿哥的雍正产生了一段缠绵悱恻惊涛骇浪的爱情。慢慢地,这个故事变成桐华心底一个真实的梦,她用若曦的眼睛去看笔下的人物,用同情和悲悯,用美丽和温情,写出若曦在勾心斗角、权心深重的清廷举步维艰、步步为营的无奈,这就是桐华的第一部作品——《步步惊心》。

《步步惊心》只是一个开始,就像一扇窗,推开,看见的是另一种风景。桐华接着写了《大漠谣》、《云中歌》、《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那少时光》、《曾许诺》等作品。在桐华的笔下,爱情一直是主题,或缠绵、或壮烈、或铭心、或卑微……总之,她擅长用平淡的叙述,一字一句,层层剥出爱的本质;如笋心,无论有着怎样粗糙的外壳,藏在最里面的,仍然是无法碰触的爱的疼痛。她作品中的男女情爱,或无疾而终如过眼烟云,或两败俱伤让人扼腕叹息,情路坎坷反而让人念念不忘,欲说还休才会让人百转千回。这是桐华作品的特色,也是影视剧夺人眼球的要素,因此,桐华的作品很快被改编成了电视剧,《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一时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回望来时的路,桐华当年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作家,一开始,只是为了写着玩,正如她对“桐华”这个作家身份一直保持着疏离的态度,“她归她,我归我。然后如果某天,我厌烦了她,可以立即把她甩掉。网络上有人用‘燃情天后’形容我,我觉得很囧,‘天后’就和大白菜一样。”

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不重名利,不计得失,反而给予她一种更完美的状态去写自己想写的文字。还是那句话,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更容易满足。

猜你喜欢

  • 看到和走到

    我站在山脚下,看着山顶,问当地人:“从山脚到山顶,需要多长时间?”当地人说:“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吧。”我说:“怎么可能呢?山不高。”当地人说:“那是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走到的。”果然,从山脚登上山顶,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用眼看到的,只是树立的

  • 消失的告白

    闺密A感觉最近遇到了真爱,原因说出来或许会让人感到好笑——“我们一起睡了一晚却并没有发生关系,或许这是可以开始交往的信号。”也难怪闺密A感到疑惑,这些年来,她睡过的人远比谈过的恋爱要多,早已经忘了什么才意味着一段认真关系的开始。闺密B则抱怨

  • 母亲想要的东西

    现代社会的父母,只要生育了孩子,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教育孩子。但如何培养、教育、陪伴孩子的事,大多转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保姆。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父母只给予孩子的生命,血浓于水的亲情,也远不及那个年代的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也就

  • 考场命案

    清乾隆年间,适逢天下大考。浙江乡试开考那天,天降大雨,监考官巡视考场,路过一位叫孙华鑫的考生身边时,见该考生只是愁眉苦脸地呆坐,问他为何不抓紧做文章?他只是埋头不语。问得紧了,他说到时候自会交卷。监考官不再管他。可头场结束,监考官前来收卷,

  • 要么滚回家里去,要么就拼

    以前在墨尔本的一个室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在我这里马上要凌晨3点的时候。他让我猜他现在在哪里,我说不是在墨尔本嘛,你还能去哪。他很神秘地说,不是 哦,我现在在西班牙。然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很久之前我在一个人人相册里看到有关西班牙的照片的

  • 垫脚石的秘密

    在一座僻静的森林中,有一颗璀璨的宝石和一个最常见的巨石。宝石居住在一个乌鸦的鸟巢中,每当太阳直射在鸟巢的时候,宝石总是散发出一股刺眼的光亮。而巨石却不会有这样的夺目的亮光,但是他一点也不羡慕宝石,相反轻蔑道:你只是乌鸦的一块肉,你的辉煌是太

  • 婚姻里做尊贵的女皇

    嫁给老公十几年了。十几年里,我爱着老公,老公爱着事业,我俨然成了他事业的牺牲品。在外人眼里,他的公司风生水起、蓬蓬勃勃。但是,他每天在家里的时间,最多不超三个小时。每天都是我把饭做好了,等老公回家又凉了,于是再热,有时候,甚至把饭熬得跟心情

  • 单车上的爱情

    梁小雅就读于C大,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该校校刊的编辑。她是传说中的学霸,只不过“霸气”只在学习上,在家,在单位,她永远都是一个乖乖女的形象。梁小雅第一次碰到付春明,是在校园里,他骑着一辆单车从她身旁飞过,为了避让前方开过来的奥迪,撞到了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