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沈从文的爱情

沈从文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1 14:04:20  热度:7℃

1934年,张兆和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1934年,沈从文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痴情的男人。

那是1934年的沅江,是1934年的湘西。江水流逝了,曾经的风景、人情、乡镇流逝了,唯有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还没有流逝。这些情书,在今天以至将来,就越加弥足珍贵,它不但记录了一段古典爱情,还记录了一条我们现在看不到的河流。

1934年的冬天,张兆和在北平的寒夜里,可能也听到了沅江上的橹歌,看到了沅江两岸的风景,还有那些成千上万一辈子在江上求生的船夫。这些,沈从文在写情书时,都一一告诉了她。她还在寒夜里看见了那只小船,慢悠悠向着沅江上游划去,还有船舱里那个在冷风中日夜为她写信的人。

——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船主的名字叫做“童松柏”,桃源县人。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画的小堤一直向西走,沿河的船虽万万千千,我的船你自然会认识的。这地方狗并不咬人,不必在梦里为狗惊吓。

看来张兆和跟大多数女人一样,怕狗,沈从文才在信里这样宽慰她。与其说是丈夫,更像一个细腻、缠绵的情人。用文字描述湘西的风景,沈从文还嫌不够,他还带了彩色蜡笔和照相机,把沿岸迷人的风景描绘出来和信一起寄给张兆和。

——为了只想同你说话,我便钻进被盖中去,闭着眼睛。你瞧,这小船多好,你听,水声多幽雅!你听,船那么轧轧响着,它在说话,它说:“两个人尽管说笑,不必担心那掌舵人。他的职务在看水,他忙着。”船真轧轧地响着。可是我如今同谁说去,我不高兴!

——你们为我预备的铺盖,下面太薄了点,上面太硬了点,故我不暖和……

一个在千里之外,在河流上和船舱里,向爱妻故作娇憨的情人。

——三三,我今天离开你一个礼拜了。日子在旅行人看来真不快,因为这一礼拜来,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

一个在相思中煎熬的情人!

一个为情所苦所累的情人!

我们今天很难找到这样的情人了,更不要说读这样的情书。

沈从文毕竟是沈从文。他不是一个只会缠绵、相思的男人,不是一个只会风花雪月的情人。除了相思,他在给张兆和的信里,还写了很多爱情以外的东西。这些情书才有了它不可估量的价值,才得以流传,成为一篇篇美文,才让我们看到了一条美丽的涓涓流淌的河流。

张兆和在读情书时游历了一次湘西,游历了一次沅江。我们今天读这些情书,也在沈从文的古典爱情里游历了一次湘西和沅江。

是爱情成就了沈从文湘西行的美文。

是爱情让沈从文成为一个写河流的大家。

如果没有爱情,没有张兆和,沈从文可能不会把沅江的景色、风土人情,以及船夫的艰辛生活那么细致地记录下来。20多天的行程中,他天天就忙着给张兆和写信,天天就忙着把湘西沿岸的所见所闻告诉她。

那是一个民不聊生,水路却非常繁华的年代,从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信里,我们就可以了解湘西底层人在那个年代的生存状态。

——我这次坐这小船,说定了15块钱到地。吃白饭则1000文一天,合一角四分,大约7天方可到地,船上共用3人,除掉舵手给另一岸上船主租钱5元外,其余轮派到水手的,至多不过两块钱。即作为两块钱,则每天仅两毛多一点点。像这样大雪天,两毛钱就得要人家从天亮拉到天黑,遇应当下水时便即刻下水,你想,多不公平的事!但这样的船夫在这条河里至少就有30万,全是在能够用力时把力气卖给人,到老了就死掉的。他们的希望只是多吃一碗饭,多吃一片肉,拢岸时得了钱,就拿去花到吊脚楼女人身上去,一回两回,钱用完了,船又应当下行了。

——三三,在这条河上最多的是歌声,麻阳人好像完全是吃歌声长大的。

——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验人生,教给我智慧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的确,是故乡的河流养育了沈从文,没有故乡的河流可能就没有沈从文。他的《边城》,这本《湘行散记》,都没有离开故乡的河流,而且是能成为经典得以流传的作品。

在给张兆和的信里,沈从文多次提到麻阳人的橹歌。满河的橹歌,两岸是青山、翠竹、吊脚楼,该是怎样一个美丽的场面?还有30万的船夫在河上求生存,满河的木船、帆影,晨曦、夕阳、晚霞、月光,干净地洒在河上,该是怎样一个壮观的场面?沈从文还多次写到吊脚楼上的女人,特别是提到了一个名为“后江”的地方,说是住下无数的妓女,很认真地经营她们的业务。他感叹她们求生的艰难,以及种种不幸。一条河流,一条原始、自然的沅江就是这样养育底层的男人女人。它也滋养了沈从文的思想和情感。

我不知道现在的沅江是不是1934年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情书里描绘的那条沅江?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水路通往凤凰?我不知道河两岸还有没有吊脚楼,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满河的帆船和橹歌?我只想沿着沈从文曾经走过的水路,走一次湘西,从桃源坐船去凤凰,去看看翠翠划过船的渡口,去感受一下坐在船舱里的悠闲和寂静,体验一下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古典爱情。枕着船舷,静听清澈的河水从船下流过的细碎的声音。

有些东西是回不来了,比如一条原始、自然的河流,比如古典爱情……

而沈从文,有一本《边城》,有一本《湘行散记》,有一个张兆和,一生足矣。

猜你喜欢

  • 饮酒不醉最为高

    随着赖昌星被判刑,当年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看案件的经过,发现受贿的海关官员中,大多都被赖昌星轻易以金钱和女色所俘获,只有一个叫接培勇的副关长是个例外。赖昌星对接培勇说:“我送你儿子出国读书。”接培勇说:“

  • 蔡琴:金色的女人

    年纪越长,越爱蔡琴。蔡琴会唱歌,会带动气氛,会让人大笑,还不忌惮在电视上讲讲糗事。有一次演唱会,蔡琴没有请任何嘉宾帮衬,中途换衣的时间都用表计算,惟恐让观众久等。最快的一次是30秒,从头到脚,一身簇新。她从更衣室急匆匆奔出,上楼梯,拐到光亮

  • 陈年:我不是凡客

    “我妈妈生下我后25天就走了,我19年没有见过她。”陈年说。在奶奶的叙述中,妈妈是个传奇,官宦人家落难的千金,留了点骨血在他们家。他知道,他跟山西闻喜县官道庄村别家小孩不一样,母亲是个北京来的外路人。陈年是由奶奶抚养长大的。奶奶在陈年心目中

  • 站上了世界之巅

    北京奥运会夺冠后的第二天,曾有出版社委托朋友找到我,问可否愿意将那些年的故事结集成书。我没有多想,就婉拒了。一来,对25岁的我来说,著书立传离我太遥远。再者,我的人生才刚驶上高速公路,怎么就要开始回忆了呢?从北京奥运会到今天,转眼又一个四年

  •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仰些什么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要在翻开的这本书里头寻找到什么呢?这个话题似乎要从我们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说起。当人生的这本书刚刚翻开,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在这本书里,我们又要寻找到什么呢?也许两者的答案有很多是相似的。首先翻开一本书,我们希望知道

  • 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

  • 一个怀疑主义者的相信

    这一年,我发现自己过得非常不快乐,我想,那是因为我老了。我因为买房子而频繁与中介接触,他每天给我打十几个电话说:“蒋姐,我给你说一个事。蒋姐,我觉得这个房子还是要拿下。蒋姐,你这个房子要涨……”他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我很不适应,就制

  • 最有钱的民国文人

    民国年间,康有为在文坛上的地位显然不比在晚清那会儿。虽然后起之秀们对这位顽固的保皇派精神领袖多有批判,却也丝毫影响不了他发大财。“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软禁,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党”。当时康有为怀着一腔热血,声称奉有光绪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