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阅历最为错综复杂的民国奇人

阅历最为错综复杂的民国奇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04:09:08  热度:11℃

民国奇人杨度是近现代史阅历最复杂的人!他做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官,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共。

1915年袁世凯要作洪宪皇帝的时候,天津《广智报》发表了一幅讽刺洪宪帝制的漫画——《走狗图》。正中是袁世凯的漫画像,头戴冕旒,身披龙衮,垂拱而坐。四方是四条狗,画的是为改变国体、恢复帝制作吹鼓手的筹安会中四大将—杨度、胡瑛、孙毓筠、严复。

湖北著名的报人刘禺生的《洪宪纪事诗》详细记载了这个典故的来龙去脉。有一次筹安会的“六君子”在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聚会。胡瑛在会上说:外间皆呼我等为走狗,究竟是不是走狗?杨度曰:怕人骂者是乡愿,岂能任天下事哉。我等倡助帝制,实行救国,自问之不愆,何恤乎人言。即以“走狗”二字论,我狗也不狗,走也不走的。孙少侯(毓筠)曰:我不然,意志既定,生死以之,我狗也要狗,走也要走的。严幼陵曰:我折衷其说,狗也不狗,走也要走的。胡瑛曰:然则我当狗也要狗,走也要走。第二天,“走狗”言志,传遍津、京。因此,才有天津《广智报》漫画的出现。

杨度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特的政治家,先后投身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

杨度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少小有大志,被人目为神童,青少年时就有才子之名。他十三四岁时从学于湖南名儒王闿运。王闿运早年曾为曾国藩幕僚,曾劝说曾国藩反清自立为帝,被曾视为“妄人”而斥退,后专心讲学,学生达数千人。

王闿运传授的学问,有三项,即功名之学、诗文之学与帝王之学。功名之学就是科考之术,光绪二十四年榜眼夏寿田便是此学的佼佼者;诗文之学,不为科考,齐白石即出自王门。但是王闿运认为,他最高深的学问———帝王之学却只有聪明绝伦的杨度能继承,因此视其为衣钵传人,倾己所有尽心传授杨度。王闿运传授给杨度的“帝王之学”,不外乎审时度势,辅君王以管霍之道,或乱世之中效法诸葛孔明,成明主以成霸业。

杨度后又醉心于新学,上了湖南师范。清政府1903年新开“经济特科”的进士考试,杨度成为第一批考生。这科的考题比较现代。“桓宽言外国之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则国用饶而民用给;今欲异物外流而利不外泄,其道何由策?”像这样的题目,写惯八股文章的士人大概无从下笔,而懂新学的杨度中一等第二名。后来成为北洋政府财长的梁士诒这次被取为一等一名。由于梁士诒这个名字被说成是“梁头康尾”(梁启超的“梁”字,康有为字祖诒的“诒”字),而“康梁”因为“戊戌变法”,正为西太后所痛恨,于是,梁士诒被除名。杨度受到这个案子的牵连,又是“湖南师范生”,疑为唐才常之同党和革命党,也被除名。到手的功名,转瞬而失。而且,慈禧太后口谕要捉拿梁士诒、杨度。

要避祸、又对出路感到茫然的杨度跑到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速成科,集中研究各国宪政。到日本留学是杨度成为活跃于清末民初的重要的政治人物一个重要的契机。他是留日学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05年7月,杨度与孙中山相会于东京,“聚议三日夜不歇,满汉中外,靡不备论;革保利弊,畅言无隐。”数度激辩后,两人握手言和并约定:“吾主张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

猜你喜欢

  • 白胜挂鱼

    梁山好汉晁盖,家里挺富。这年大年三十,全家人欢欢喜喜过年。正房里摆上祖宗牌位,摆上一桌供品。晁盖坐在椅子上,脱了鞋,抱着儿子在桌前玩。玩着、玩着,儿子的铜蛋蛋叮咚掉在地上。孩子要铜蛋蛋,晁盖说:我到桌子底下去拾。”说着,就穿鞋。

  • 柴进智救九纹龙

    九纹龙史进大闹了史家庄,投延安府找他老师王进,问遍延安府,也没找到师父。虽巧遇鲁智深,但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连夜逃走。史进无奈,也只得匆匆逃离延安府。逃去哪好呢?听江湖上朋友们讲,沧州柴进人称小旋风,为人仗义疏财,广交天下好汉。因他祖宗曾

  • 董平观灯

    双枪将董平,河东上党人氏,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东平太守姓程,名万里,为人奸诈。他要为高俅立功,同梁山泊义军为敌,在京城调来双枪将董平任兵马都监。这里讲的是董平刚到东平,没上梁山前元宵节观灯的故事。程万里为了歌颂太平,这年元宵节命家家户

  • 刘唐醉卧灵官殿的传说

    据《水浒传》记载:刘唐,天异星·赤发鬼刘唐,梁山英雄第二十一名,排步军头领第三位。祖籍东潞州人氏,自幼飘荡江湖,专好结交好汉。曾在山东、河北做过私商。紫黑阔脸,因鬓边生有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毛,故人称"赤发鬼&quo

  • 施耐庵妙对治病和惩恶的传说

    施耐庵博学多才,不仅小说写得好,而且还会为人看病,曾在家乡兴代挂牌行医。一天,一个叫颜迪的人上门为其独子顾斐求医。施耐庵来到顾家一看,只见顾斐面黄肌瘦,神志恍惚,口里喃喃自语:五月艳阳天,五月艳阳天。”施耐庵详细询问了病情,用了

  • 一百零八将的来历二说

    《水浒》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

  • 官湖和《打渔杀家》的传说

    有一出就戏叫《打渔杀家》,相传剧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邳州的官湖一带。宋朝时候,以官湖为中心,方圆十几里还是一片大湖,湖边的渔民心打鱼为生。在湖的东岸。有个小庄叫丁楼庄,庄上,住着渔霸叫丁三豹,专门征收渔民的渔税,残酷地欺压渔民。梁山好汉被皇

  • 乾隆游梁山

    清乾隆年间,梁山法兴寺有个叫古明的老和尚,不论是才学、为人,真是银元掉了鏊子上­——叮当响。远近州府的文人学士,到梁山拜访他的很多,所以在八百里水泊很有名气。人常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事不知咋传到了大清乾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