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自私就是自毁

自私就是自毁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7:05  热度:11℃

一个美国士兵在越南战争中受伤,成了残疾人,他不知道父母还肯不肯接受自己,就先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有一个战友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不过他恐怕不能和我们住在一起,他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父亲的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几天后,父母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在停尸房内认出了他们的儿子,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

“我们无法想象留给那对父母的是怎样的悔恨与悲哀,但我们却能够深深意识到自私留给自己心灵以及生活的惨重戕害,然而自私之心不分时空不分人群,它如影随形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这是莫顿教授在听到这个故事时所说的一段话。

自私是一种极端利己的心理,自私的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计较个人得失,不讲公德;更有甚者会为私欲铤而走险,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自私也是诱发贪婪、嫉妒、报复等病态心理的根源。

历史一再证明,自私的人是没有好的结局的,从某种意义来说,自私就是自毁,自私者到最后只能独自吞噬恶果。

智慧点睛

卢克莱修说:“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本性,高尚者和卑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克制这种本性而代之以无私的给予,而后者则任其肆意横行。”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不为本人所察觉,私欲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自己私欲得到满足的时候却心安理得地享受,所以,自私的人,没有人愿意与其共事,因而他也永远难以取得成功。

世间成大事的人一般都是做事坦荡,能克制私欲的君子。

猜你喜欢

  • 打不垮的信念

    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

  • 行不在服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道德家。有一天,墨子的弟子报告墨子说:“先生,外面有一个穿着儒生服装的人请求与先生相见。”墨子说:“请他进来吧!”一会儿,那个人跟随墨子的弟子进来。他复姓公孟,信奉儒家学说,是孔子弟子的弟子,人们尊称他为公

  • 齐侯之鞋

    春秋时期,齐景公从鲁国请来一个鞋匠,为他特制一双鞋子。这双特制的鞋子,非常得漂亮,鞋带是用黄金做的,用白银镶边,再缀上珠宝,用美玉装饰鞋头,鞋的长度足有一尺。齐景公认为只有这双特制的鞋,才与自己这个拥有万辆兵车大国君主身份相称。在一个大冷天

  • 释车而走

    齐景公到渤海湾去游玩。风和日丽,景色宜人。齐景公玩得正在兴头上,忽见一人骑马飞奔而来。原来,是一位驿使前来报信。驿使下马叩拜,向齐景公报告说:“君侯,大事不好。晏婴得了重病,病情很严重,眼看要死了。恐怕您赶不上看他最后一眼了!”齐景公立即站

  • 梁国商人

    从前,梁国有个商人到南方做生意,过了七八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临走之前,由于家中的气候、空气、生活习惯等原因,使得他脸上长满了粉刺疙瘩,令他看起来丑陋不堪。到了南方之后,他整天吃杏仁、海藻等药物食品,呼吸江南山川之间灵秀之气,饮用山泉中甘甜

  • 盲人堕桥

    河里的水早就干涸了,但是瞎子不知道。他小心翼翼地走上木桥,摸到桥当中,忽然一脚踩空,只听“哗啦”一声,人整个儿跌落下去,瞎子慌忙攀住桥栏,半身已经荡在空中了。他拼命喊救命,两手抓得紧紧的,以为一松手就要落进深水里。来往行人看见了,都告诉他:

  • 鲁侯养海鸟

    春秋时期,有一年海风很大,本该寒冷的冬季反倒变得温暖了。各类动物都有躲避自然灾害的本能。生活在海上的禽鸟,从海风猛烈、水温升高等反常的自然现象中预感到有自然灾害的来临,它们从海上纷纷飞往陆地。有一天,一只名叫繤居的海鸟,从海上飞来,落到鲁国

  • 大而全不如小而精

    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有赛跑、飞行、爬树和游泳。动物们纷纷报名参加,狐狸也来了,它自称无所不能,要求参加所有的项目。最先进行的比赛是赛跑,兔子一下子蹿了出去,到了终点,高兴地吃了两个胡萝卜之后,狐狸才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接下来是飞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