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亲只认得你的名字

父亲只认得你的名字

收录日期:2025-11-20 13:52:44  热度:9℃

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另外,他还是个标准的文盲。

上过大学之后,生活习惯和观念上我和父亲如同进入了两个世界,我们无法交流。偶尔回家一次,我知道工作上的事情说了他也不懂,干脆就不说,以沉默代替。沉默了好久,父亲总偷偷地抬头慌乱地从他吐出的浓烟中看我一眼,但眼神中充满了对我的怯意。我受不了这种气氛,便立刻走出去,留他一个人在那里咳嗽抽烟。

但一到村里的人群中,父亲立刻像换了一个人,嘴里的话滔滔不绝,从闷葫芦一下子过度到话溜子!我想父亲本身就是不愿意同我说话的,就像我怕他听不懂一样,他知道我不爱听。

但有一次,我听村里人说,他好多次向别人提起多么希望他和儿子坐在一起,摆几个小菜,倒上两杯酒,像电视里的一样两人说说话!我一听就笑了,那你为啥一见我就没话了呢?

我业余时间写的小稿子经常发在本地的报纸上,不过这些父亲肯定不知道,因为我知道他是文盲,对文字天生不感兴趣。

有一天晚上,父亲突然打通了我的电话,接通了电话,听筒里父亲却是一阵沉默,我焦急地问怎么了,连问了几遍,他都不说话。到最后,他才吞吞吐吐说了一句:“小鹏,你你回来一趟吧!”父亲撂了电话。

第二天快晌午我赶回了家,母亲已经摆了一桌子好菜,和父亲端端地坐在桌子前。见我回来,母亲拉住我慌忙说:“小鹏,今天是你爹的生日,老东西不知道咋了,说从今年开始要你给他过生日哩!而且,今天,你爹还特意给你准备了一样东西哩,他说你一准喜欢!”我看父亲,他正小孩子似的红着脸笑呢!紧接着开始吃饭,父亲依旧不说话,不过酒倒喝了不少。我心里想着他要送我的东西,不时地用眼神提示他。他却故意装做看不见,直到把饭吃完。

吃了饭,父亲到里屋捧出来一本毛边的“书”说,这就是给我的东西。我接过来,那是用旧牛皮纸裁成用棉线缝成的一本书,封面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冯海鹏”三个字,一看就是照着样子一画一画搬上去的。一翻书页,我的眼眶潮湿了!里面竟整整齐齐地贴着我在本地报纸上发的小文章!我再看父亲,他盯着我的眼神又慌忙转移到了别处,只小声说:“喜欢吗?”“喜欢!爹,你咋收集的呀?”母亲接过话替父亲说:“你爹听村里人说你在报上写了文章,高兴得不得了,到村长家找了大堆旧报纸,连夜爬在那里找!然后裁下来贴上去的!”“可是,我爹他不识字啊?”“咋不识字?你爹认识三个字了,还会写呢,是你爹认识你的名儿呀!”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猜你喜欢

  • 今生躲不掉的你

    毕业之后,跟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离开了喧哗的城市,来到了宁静的小镇,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这里一呆五年,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我断绝了所有朋友的联系,只是在每年过年时,给家里发一封电报、寄些钱,一是给家人报个平安;二是尽尽孝道。父母理

  • 绑架之后……

    韩明,男,今年五十岁左右,育有一子,老伴早逝。和往常一样,一个人用过晚饭后,悠闲地看着报、喝着茶。韩志那小子已经很有几年没有回家了,自从母亲死后,儿子与自己好像多了很多隔阂。“叮叮叮”突来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正在埋怨着儿子的和韩明的思绪。“喂,

  • 幸福永在,只是拐了一个弯

    那个傍晚,几乎毁了她一生的幸福。她没有任何预感。灶上的火刚停,看了看墙上的表,男人往常都是在这个时候迈进家门,一边嚷嚷着饿死了,一边跟她盘算着一天的收成。男人好手艺,几家建筑工地抢着要。工资翻着番儿地往上涨。男人有一天喝醉了酒,满脸深情地对

  • 领路人

    我对于“父亲”这一身份的认知,原本只局限于“威严”、“责任”等浅显的词汇,可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却在我的心里掀起阵阵惊涛。由于我是个喜欢亲近自然的人,所以从儿子会走路后便常常带着他在小区内闲逛。到了现在,四岁的儿子已经敢于独自行动了,虽然他并未

  • 愿意陪你慢下来的人

    听朋友说,他是个古板的男人。不会蹦迪,不会喝酒,不会打牌,甚至不会抽烟。之前真觉得他是新世纪的四好男人,可后来,慢慢才知道这四好的无趣。朋友是个漂亮的女子,眼睛黑亮,发如绸缎,求爱的男子随便一抓都有一大把。她偏喜欢他,觉得踏实可靠。这时代,

  • 天使的妈妈是天使

    阳光、碧海、沙滩,一位母亲正抱着一个女童踏浪,母亲颈上的丝巾随风起舞,女童粉红色的上衣格外醒目,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而温馨的画面。可是,如果你稍稍靠近,便会大吃一惊:女童怎么长了一张七十多岁的老人脸?是的,女童患有柯凯因氏症,也就是俗称的“早老

  • 一只瓦罐

    她瞪着浑浊迷茫的眼睛凝视着前方,灰白的发髻随着头不由自主地摇晃而乱颤着,磨得油光锃亮的拐杖,紧紧地攥在手里,有意无意地敲打着地面。她像一个活的雕塑,每天定点坐在自家朝着街心的门槛上,保持着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人们已记不清她在这里坐了多久,只

  • 帅爷爷的婚外情

    我长得不像我父亲,没有父亲长得帅;但我父亲长得却极像他的父亲,像极了。据奶奶所说,爷爷当年就是一个“帅呆了”的小伙子。爷爷的“帅”,在别人看来是男人的资本,但在奶奶的心里,却是一种伤痛。爷爷十七岁那年,村里的张丑娃在山的那一边说了一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