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陪我一起死

陪我一起死

收录日期:2025-11-21 09:26:49  热度:8℃

英雄帖

校园BBS上出现了一个被狂顶置顶的“英雄帖”。

最新3D恐怖电影《陪我一起死》即将首映,邀请七位最有胆量的“勇士”前来鉴赏。如果你能在整部电影的放映过程中不做出尖叫、闭眼、捂嘴等各种胆怯的举动,就可以获得十万元的奖金。否则,必死。

PS:胆小勿入,吓死自负。

跟帖不计其数,应征者更是数不胜数。

恐怖电影,3D,十万元奖金,光是这三个关键词就足以让周宇热血沸腾。

第二天下午,周宇收到了组织者寄来的电影票。时间是今天夜里十二点,地点是市郊五星大剧院。冥纸黄的票面上画着一颗黑色的骷髅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组织者独具匠心地给了它一双活灵活现的大眼睛,顿时给它的诡异加到了满分,连周宇都不禁打了个寒颤。不过,让周宇觉得奇怪的是,信封上并没有贴邮票,连地址都没有写,它是怎样寄送到周宇手上的呢?

周宇忍不住又去浏览了一下那个帖子。发帖人公布了入选名单:周宇,冯聪,郭淼,石鹏,王宇梦,赵海涛,花蕾。居然全部都是“勇气培训社”的成员,周宇的嘴角掠过一丝笑意,为自己的组员都是公认的勇者而欣慰。不过,花蕾怎么也会在入选之列呢?

“勇气培训社”的成员都以胆大著称,在周宇的带领下,经常组织一些恐怖刺激的活动,进鬼屋对他们来说都等于回家一样温馨。惟独花蕾每次都被吓得花容失色,惊声尖叫。她是整个社团中最胆小的人。

不过,周宇就是喜欢花蕾。

他拿起手机,给花蕾打了电话:“喂,花蕾,今天晚上的电影你别去看好吗?‘胆小勿入,吓死自负’,电影肯定会很恐怖,你胆子又太小,我担心你承受不了。”

花蕾有些愠怒:“谁说我胆子小了!”说罢挂掉了电话。

周宇自嘲地笑笑,花蕾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对她的心意。他继续浏览网页。

名单下面,发帖人紧跟着又跟了一个帖子。

“如果我告诉你们说,今夜,你们都会死!那你还敢准时来看电影吗? PS:反悔者死!”

周宇的心忽地一紧。

果然是制造恐怖的高手。

五星大剧院

周宇紧赶慢赶地抄完了第二天要交的作业,时间已经逼近了午夜十一点。他匆匆赶到校门外,恰巧碰到了花蕾。

“其他人都先去了,我在这里等你。”这是花蕾的第一句话。

周宇感觉周身一阵温暖。两人在校门外的公交站台的牌子上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一班能够到达五星大剧院的公交车。无奈,看看兜里的钞票,周宇忍痛坐上了出租车。

“我们去市郊的五星大剧院。”

四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启动了汽车,却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小伙子,那个电影院早就荒废十几年了。你去那里做什么?”

一定又是组织者用心良苦的选择。

周宇不得不佩服,那个神秘的组织者把每一个环节都设置得诡异恐怖,那今夜的电影一定会刺激到恐怖爆棚。周宇不由得更兴奋了。

“师傅,五星大剧院是什么时候荒废的啊?”路程很长,周宇无聊地打听。

“嗯,差不多快二十年喽。”司机回忆着,“我年轻的时候还在那里看过电影呢。不过,五星大剧院经常闹鬼,所以八十年代大建设时期开始后,就给荒废了。不过,最最奇怪的是,五星大剧院虽然是荒废了,却无法拆除!推土机每次都是在离它还有两三百米的时候就毫无缘由地熄火瘫痪。后来人们打算埋炸药爆破,但是每次埋下去的炸药都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翼而飞!”

周宇听得异常兴奋,两眼放光地追问:“那五星大剧院闹鬼是怎么回事?”

司机表情变得凝重,长长地一声叹息:“唉,文化大革命时期,五星大剧院是开批斗会的主会场。数不清有多少人被无辜错打成牛鬼蛇神。听老人们说,有的人承受不了冤屈,当场就被气得吐血而亡。五星大剧院里承载了太多的怨气,能不闹鬼吗?我倒是真的见过一次鬼。那时候我跟你们一样大,一个人跑去看电影。那场电影人很少,我的左右都是空座位,电影放映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右边座位不知道什么时候坐了一个挺漂亮的女孩子,她不看电影,倒盯着我看,看的我心里美滋滋的。年轻人的心理,你们懂的呵!”

周宇抿嘴笑笑,点头表示理解,眼睛却不由地瞄向身边的花蕾。

“但是,你知道吗,我当时他妈的完全是自作多情!”司机的语气里有不易察觉的颤抖,“虽然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还是忍不住要哆嗦。那女孩儿脸色有些灰白,我总感觉她的眼光有点飘忽,像是穿过我的身体看向我左边的什么物体。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去,却看到在我的左边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坐着一个女孩子,她也定定地看着我,脸色灰白。而她的脸跟我右边女孩儿的脸居然是一模一样的!”

周宇听的心肝一颤。

“后来我生了一场大病,老人们说我是在电影院里遇到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冤死的小梅。她被批斗的时候,她的情人躲了起来,她死后一直在电影院里等她的情人回来。”

花蕾怯懦地问:“那小梅现在还在五星大剧院吗?”

“我好久都没再去过那里了。不过,听说最近五星大剧院在夜里总会传出放映电影的声音,还会有女孩子尖锐的叫声。想想都毛骨悚然。”

花蕾吓得一把抓住了周宇的胳膊:“我们别去了,回学校好不好?”

周宇摸摸花蕾的头:“傻姑娘,别这么胆小,说不定那电影就是人放映的呢。咱们现在不也是要去五星大剧院看电影吗?”

花蕾放开了周宇的胳膊,一嘟嘴:“我才不是胆小鬼!”

反悔者死

看看时间,离十二点还有一刻钟。出租屋里,郭淼叼了支烟,悠闲地抱着笔记本玩游戏,浴室中有哗哗的水声,在这所大学中,同居已经不算什么秘密。

这群愚蠢的家伙,收个电影票就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去看无聊的午夜场。深更半夜的,在家里陪老婆多有情趣!想到下午恶作剧地将那张恐怖电影票贴在女友的后背上,郭淼就不觉地要发笑,他喜欢看女友惊慌失措的表情。

郭淼这样想着,电脑屏幕上突然自动跳出了BBS上的那篇“英雄帖”。他吓的浑身一哆嗦,怎么会这样子?百思不得其解,他却很清楚地看到组织者前一秒的最新跟帖:最后提醒,迟到者死!郭淼,一刻钟时间,你赶得到吗?

郭淼吓得魂不附体,他仿佛听到一个犀利的鬼在他的耳边放声大笑。

真是见鬼啦!他疯了似的满屋子翻找那张画着骷髅的电影票。他觉得他必须准时赶到电影院。

女友裹着浴巾从浴室里走出来:“淼,你是在找电影票吗?”

“对,你知道它在哪里?快给我!”

“你不是把它贴在这里了吗?”女友转过身,撩起齐腰的长发。那张电影票竟然透过衣服,牢牢地印刻在女友白皙的后背上。该死的黑色骷髅此刻居然变成了红色,还有血丝从嘴角渗落。

“啊!”郭淼惨叫一声,冲上去想要将电影票从女友的后背上揭下来。

女友却阻止了他。她的脸变得灰白,冷漠地看着郭淼,诡异地笑道:“郭淼,你尖叫了!”

五星大剧院门外,刚下出租车,周宇接到了郭淼女友的电话,她的声音颤抖着:“周宇,郭淼死了!那个反悔者死的诅咒是真的!”

周宇倒吸一口凉气,到现在,他才意识到,这一场电影的恐怖氛围绝非人类制造。

挂掉电话,周宇看着有些发抖的花蕾,牵了她的手,大无畏地走进了灯火通明的电影院。时间是十一点五十五分。

电影院里,其他四个人都已经到了。

“郭淼死了。”周宇沉重地宣布,“帖子里‘反悔者死’的诅咒成真了。”

“我一早就说那帖子很诡异!”冯聪悔恨地抓自己的头发,“帖子里还说今夜我们都会死!我们快离开这里吧!”

说着冯聪就要往外走去,周宇拉住了他,提醒道:“反悔者死!”

他扑通一下坐回位子上,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偶娃娃。

“老大,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王宇梦一双惊慌的眼睛无助地看向周宇。

猜你喜欢

  • 爱,就满足他们的虚荣

    因为一丁点小事,我对公婆非常不满。事情是这样的。之前每个月,我们都会给在老家的公婆寄上500元的生活费。可到了年底,二老将我们寄给他们的6000元钱当压岁钱送给了儿子,又说日子过得挺好,用不着我们寄钱。我们想着寄了钱他们也是攒着,然后再拿回

  • 顽固的爱

    天气暖和了,将远在家乡的岳父母接过来和我们小住。晚上我们回到家,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岳母端起饭碗,看看,然后毫不犹豫地将碗凑到岳父的碗前,扒拉下一小半。岳父无奈地摇着头。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这样,这似乎成了一道程序。岳母总会嫌岳父

  • 一生都在伤害的人

    那个你一生都在伤害的人,其实是你的母亲。在你1岁的时候,除了睡觉、号啕和吃奶,你再不管其他事。那时家贫,没有奶粉、鲜奶、饼干和麦乳精……母乳是你最营养、最廉价的食品。可是贫苦的生活让体弱多病的母亲根本没有足够的乳汁喂养你。然而,每一天母亲都

  • 转过身,看见爱

    她8岁时,父母开始闹离婚。她不懂什么是离婚,只记得母亲反复地问她想跟着谁生活。她说,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北风呼啸的冬日,姥姥牵着她的手说,你爸爸不要你们了。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她的眼泪扑簌扑簌滚落下来。小小的心如掉进了冰窖一样,冷

  • 母亲的骄傲

    这天,边海刚打开办公室的门,就看到一个60岁左右的老人正向外面格子间的员工打听经理办公室在哪儿。老人看上去有些虚弱,穿着朴素,像是从农村来的。边海问老人有什么事情,老人很自豪地说:“我找张经理,他是我儿子。”边海问老人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老人

  • 一定要从妈妈门前经过

    蔡南小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爸爸生病了,怕花钱,自己忍着疼痛不说,等实在熬不住,就晚了,扔下他和妈妈走了。没了爸爸,日子雪上加霜。蔡南到了上学的年纪,妈妈从家里一个破洞的水桶上剪了一块铁皮做识字板,捡一些白石灰块当粉笔,既省了本和笔的钱,也省

  • 爱的印记

    我说,娘,扶住墙别动,我给你搓搓膝盖上那块黑。娘说,别费劲了,搓不掉。我不信,于是拿出吃奶的劲,那块黑最终被我搓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结果被娘叫醒了。我再看娘膝上的那块黑,它正有恃无恐地瞪着我。娘在我家住时,每晚泡脚都会把裤管卷到膝盖上面

  • 这就是最好的幸福

    来自藏区的父亲和来自长沙的母亲相识于云南的一所大学,食堂里四目相视的瞬间,便注定了两人的一生情缘。为了爱情,也为了响应当年“支援边疆”的号召,他们双双留在云南的一座边陲小城当老师,后来又辗转来到了迪庆。我的父母是1967年结的婚,那时把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