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诸葛亮没腿疾 为什么轮椅却成了他的标配?

诸葛亮没腿疾 为什么轮椅却成了他的标配?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8:04  热度:8℃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人物,为蜀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演义的传播,诸葛亮在后世许多人眼里几乎已经成了神一样的人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幼时失孤,与自己的弟弟一起长大。诸葛亮虽然有经天纬地之能,但是却并没有找到伯乐。甚至当时很多人,取消诸葛亮一无所长。野心勃勃的刘备,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此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建立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等人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历史上名气很大,到今日也同样如此。特别是中国古代十大名著《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推向新高度。《三国演义》数次被拍摄成影视剧,诸葛亮都是其中不可获缺的人物。而在这些影视剧中,羽扇、轮椅几乎成了诸葛亮的标配。甚至还有人因此认为,轮椅是诸葛亮发明的。

诸葛亮明明没有腿疾,为什么行军打仗却要乘坐轮椅呢?对于这个问题,答案不一。

有一种比较奇幻的说法,说的是诸葛亮和孙膑都是姜子牙的转世。在孙膑之时,因为膝盖被挖,此后不能走路,孙膑后来替齐国打仗就是这样的。而这个习惯留给了后世的诸葛亮,所以尽管诸葛亮没有腿疾,也有坐轮椅的习惯。

第二种说法,诸葛亮早些年的确没有腿疾,在书中甚至还有几次描写诸葛亮骑马的场景。孔明遂乘马到桥边绕河,而他后来之所以坐轮椅指挥,是因为他后俩受伤了。不过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跟,就和诸葛亮不会骑马一样。因为有出现国诸葛亮骑马和坐车同时出现的场景。

《三国演义》:孔明引一队不整不齐军,过金雁桥来,与张任对阵。孔明乘四轮车,纶巾羽扇而出,把枪一招,大小军校齐杀过来。孔明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走过桥。

诸葛亮所坐轮椅,确切的说应该不能称之为轮椅。四轮车,应该是一种战车。宋《类说》:乘素车,葛巾,持羽毛扇指麾三军。司马懿叹曰:真名士也。元代《三国志平话》:武侯引三千军,轻弓短箭,善马熟人,军师素车一辆。

战车之称,古来素有之。骑兵占主要地位的时候,通常乘战车的是地方统帅。诸葛亮之所以乘车指挥作战,应该是出于鼓励军心之说。意思是我既然坐在这儿,那么就与你们一道对敌。而将士们看见军师稳坐后方,自然也就有了勇气和胜利的信心,杀敌也就越加勇猛。

从实际情况来说,这车远没有马跑的快。也许当时的士兵心里想的是,要真败了军师也不好跑脱。而他如此淡定,肯定是有必胜的信心。

相比于演义小说中四轮车的说法,其他记载都以素车称之。所谓素车,应该是一种简便轻巧,而没有过多装饰的车子。

所以诸葛亮真正坐的不是轮椅,应该是同战车一样的东西。而之所以给人留下轮椅的印象,这可能是受到现代影视剧中对诸葛亮形象塑造的影响。

另外羽扇虽然在现在成了诸葛亮的标配,但在当时却并不是。羽扇在当时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大抵军师一类的人物都爱用。而苏轼写周瑜的《赤壁怀古》,就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句子。

猜你喜欢

  • 女孩与发夹的故事

    女孩与发夹的故事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名叫小娜的女孩。她是一个善良、聪明的女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在她的生活中,有一样东西一直陪伴着她,那就是她最喜欢的发夹。这个发夹是小娜的妈妈送给她的礼物。发夹上镶嵌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发出迷人的光芒。

  • 孩子,这是甜的

    孩子,这是甜的故事从一个小村庄的小学课堂开始。在这个小学里有一个特别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叫小花。小花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孩子之一,她总是充满了活力和好奇心。有一天,小花的老师安排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她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袋糖果,然后告诉他们:“孩子

  •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幸福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它能够让我们心满意足,充满能量。当我们感到幸福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跺跺脚,好像要把这份幸福固定在地上,让它永远存在。幸福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它不一定需要什么特别的原因或者外在的条件。有时候,

  • 在生命的外衣下

    在生命的外衣下生命是如此神秘而奇妙的存在。每个人都穿上了生命的外衣,展示给世界看,却隐藏了内心最深处的故事。穿着这层外衣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这些故事如同一本书一样,将自己的生命展现在世人面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独特的小说

  • 那枚独一无二的柠檬

    那枚独一无二的柠檬在一个寂静的小村庄中,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他住在一栋破旧的木屋里。尽管他生活简朴,但他有着一份与众不同的激情——收集独特的水果。他的收藏室中堆满了形状奇特、颜色绚丽的水果,每一个水果都是他从世界各地的果园里亲自寻找而来。一天

  • 真实的故事

    真实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小村庄,名叫静溪村。它坐落在一座山的脚下,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森林。这个小村庄里住着一群善良勤劳的村民,生活宁静而美好。静溪村里有一位老人,名叫王大爷。他是这个村庄里最年长的人,也是村民们的智囊团。每当有人遇到问题或需要

  • 最感人的一句话

    最感人的一句话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小明,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村庄里。这个村庄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人们大多依靠务农为生。小明的家庭条件非常艰难,他的父母只能靠种田勉强维持生计。尽管如此,小明从小就很懂事,他努力学习,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命

  • 紧握木棒的黑孩子

    紧握木棒的黑孩子在一个偏远的非洲小村庄中,有一个年幼的黑孩子,他紧握着一根木棒。这个孩子名叫阿萨,他生长在贫困的家庭中,父母长年辛勤劳作,勉力维持着温饱。然而,贫穷并没有击垮阿萨的精神,反而锻造了他坚韧的意志。阿萨的父母都是村里唯一的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