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别让自己离父母越来越远

别让自己离父母越来越远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4:41  热度:11℃

1

有位朋友曾与我说过一件事,我记了很久。

去年朋友的妈妈生病,住院半个月后她才知道。朋友说,她永远忘不了自己赶到医院后,刚看到母亲的样子。

母亲没有惊喜,也没有开心,只是默默擦起了眼泪,像做错了什么事。又怪丈夫多嘴非要告诉女儿,倔强地说自己根本没有多严重,还一个劲儿地催她早点回去:“对不起啊乖乖,耽误你工作了。”

那一瞬间,朋友再也忍不住眼泪,在心里骂了自己一万遍。

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就是忙吧,忙到工作、友情、爱情通通需要应付,唯独父母可以想都不想地忽略;忙到从不吝啬对身边的人花时间,却连妈妈的一条语音都挤不出时间听完。

我们与父母的疏远,有时候是从“一个忘了问,一个不敢说”开始的。慢慢地,父母都变成了最“懂事”的孩子。不打扰,是父母给我们最心酸的温柔。而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

2

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去求职,他谈吐不凡,一听就知道是知识分子,但他想要的,不是什么管理层,而是一个最基层的实习生位子。

面对面试官的不解,老人坦言道:因为自己过时了,不再被女儿需要了。他去营业厅帮女儿缴费,却发现账单已经通过网络自动扣费了;他怕女儿淋雨,坐了很久的公交给女儿送伞,女儿却早就叫了网约车到家。老人苦笑着说:“小时候啊,女儿总夸我是超人,现在啊,女儿长大了,不需要爸爸这个过时的超人了。”

因此,他才决定重新进入社会,跟上这个急匆匆的时代,看懂女儿的世界,做回女儿眼中的“超人爸爸”。

是啊,我们的父母都“过时”了。他们不懂网红,不懂电商,不懂段子和流行梗,不能理解我们的世界。而我们呢,忙着涌进时代潮流的那扇门,却等不及给父母留一扇窗。但其实,他们一直在追赶我们的步伐,拼尽全力。

我们与父母的疏远,有时是从“一个追不上,一个等不及”开始的。而我们,真的有那么急吗?

3

到了一定年纪,父母好像都会自动开启“唠叨”模式,我的爸妈也是。每次长假待在家里的最后一天,就是他们密集式催促的日子:“这些做好的菜都带上,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吃。工作再忙也别熬夜……”

而我,总是像已经到了“容忍”的临界点,下意识地反感犟嘴道:“太重了啊!都能买到的。”“知道了知道了。”“你好啰唆啊”。

以往每次,父母都会劈头盖脸地骂我不知好歹,而这几年,他们竟不再强求,默默地转身离开。

不知从何时开始,父母已经明白,自己催促再多也没用,换来的只是我们一口一个“好烦”,一句一句把他们推开。

对我们而言,成长就是能证明自己不再需要父母。而對父母而言,衰老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父母的确总是在催,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可是他们每一声催促,也都是一句担心:担心你安稳下来的速度,赶不上他们老去的速度。

所以,他们催自己守护你的时间再多一点,催你把自己照顾得再好一点。而这份温柔的心,我们拒绝起来毫不留情。

我们与父母的疏远,有时就是从“一个总在催,一个总嫌烦”开始的。

4

有人说,所谓成长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离父母越来越远?那是因为我们给予父母的,实在太少太少。

成年人奔忙于生活,忘了时光最初的模样,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父母是我们花心思、花时间最少却最爱我们的人。

这55天,就是我们所谓的“来日方长”。

时间太瘦,指间太宽。总有些事,在你推脱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做的机会;总有些时光,你还来不及珍惜,它便将你推向了未来。

陪爸妈好好说说话吧。别吝啬你的时间,别给自己太多的任性。

这份人世间最珍贵的爱,别空留了遗憾。

猜你喜欢

  • 出诊

    “大概是半年前开始的,本来睡在床上,醒来却发现自己居然睡在客厅。”我坐在办公椅上,听一个小腹微凸的中年男子说话。“那时候梦游的状况就很严重了吗?”我问。“嗯,有一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站在厨房,手里拿着菜刀切菜。那一瞬间我差点想拿刀刺自己

  • 做鬼也不放过你

    张军来到南山村时,他的吉普车引来了村民的惊叹。他找到南山村的王二狗,塞给他一把钞票。王二狗拍拍胸脯说:“张老板,不出三天,我就给你办好,包你满意!”接下来几天,张军一直在村外数里地的乌鸦山上逛,有人提醒他说:“张老板,乌鸦山邪气,埋的都是死

  • 朋友

    我有一个好友,名字叫做何力铭,他是台大的学生。我们的交情是从高中就开始了。他上大学之后,我们还是常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直到我大学毕业那年为止。我大四那年的秋天发生了撼动全台湾的九二一大地震。而他,在那场地震之中,失去了最心爱的女孩。从那阵子

  • 见鬼

    刘章做了视网膜移植手术,今天已经差不多痊愈了。一年前的车祸让他失去了视觉,无尽的黑暗取代了他的一切。还好,有钱能使鬼推磨,身为公司大老板的刘章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匹配的视网膜,就这样,手术顺利地进行了。现在,他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贪婪地吸食着这久

  • 噩梦

    凌晨近三点半。我长吁了一口气,确认自己是清醒的。连续五天,都在这个时间给噩梦惊醒,但说穿了,我甚至根本不知道那是不是梦,具体地说,那就像是惊醒前的一瞬间,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抓住自己,使得灵魂陡地从身体内被拉了起来,我仿佛可以感觉到,在这几千

  • 依沙是个勤快坚强的女孩,来城市五年,一路奋斗着买了套新房子。卧室里摆放了张大床,床垫很软,床脚很高。高床软枕,也许就是对在城市里打拼的人最好的安慰吧。依沙每天都是工作到很晚才回家,躺在床上的时候也是一天最舒适放松的时候。晚上,正睡得蒙眬之间

  • 隔壁有人吗

    我和两个人搭伴走夜路。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他们是哪个省的人,不知道他们的职业。不过,他们一路上都在讲故事,打发了很多的寂寞。其中一个讲起了鬼故事:甲和乙赶夜路,经过一片坟地,看见了一个坟窟窿。甲说:“我敢进去睡一夜。”乙说:“你敢

  • 壁画

    罗素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画家。他在郊区买了一处房子,两室两厅,客厅的面积要比卧室大出许多,白花花的墙,一眼望过去,空空荡荡的。于是他萌发了一个念头,从市场买回来大量的颜料、画笔等,准备在客厅画壁画。他先用铅笔打出底稿,然后一点点描绘出极具原始